APP下载

中医内科疾病五脏分类的临床意义

2020-02-06杨思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医

杨思明

【摘要】中医内科疾病较为典型的中药方剂主要是古代经方,而大量的药物归经都在五脏范围内,把药物归经和脏腑定位联合起来,确定疾病的脏腑位置,在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基础之上,在脏腑归经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靶向性。导致气血津液功能失常的主要因素就是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属于五脏分类,有助于对疾病进行定位归经用药。

【关键词】中医;内科疾病;五脏分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1-119-02

1 关于中医内科疾病五脏分类的历史

人类五脏可分为肝系、心系、肺系、肾系以及脾(胃)系五大系统,其中肝系统主要是肝、胆、目、筋和爪;心系统主要为心、小肠、舌、血脉和面;脾系统主要包含脾、胃、口、肉和唇;肺系统主要指肺、大肠、鼻、皮和毛;肾系统包含肾、膀胱、耳、骨髓和发。五大系统均与脏腑和器官、体表相表里,称之为脏腑表里结合。在临床中,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可以实则泻阳明,若需可以补太阴等方法都是通过脏腑结合理论而运用的。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也正是整体关系的表现,对某一脏腑进行调整来增损其他脏腑实则泻其子,虚者补其母,这正是应用了脏腑整体观。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与病变位置、病因以及疾病的性质等其他因素相结合,从而确定了五脏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而疾病诊治比较关键的就是定位,先确认疾病处于那部分脏腑,风、寒、湿、燥、署和热症与肝、肾、脾、肺、心相对应。通过病机可以确定好疾病属于哪个脏腑病位,脏腑定位是说明疾病病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日后认知疾病以及用药指导打下良好基础。

脏腑功能出现紊乱是引发病理的主要因素,所以现在的内科疾病根据脏腑来分类,中医内科疾病主要分为肢体经络、五脏系统和气血津液病症。虽然书中并没有对疾病五脏分类理论进行论述,但也略有提及。内伤杂病较多,而且通过病理变化可发现均有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以及经络堵塞等情况,所以内伤杂病的分类根据各个脏腑的生理情况可以分为脾(胃)系、肺系、心系、肝系、肾系、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症。脏腑根据自身所属经络,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以及皮和肉的筋脉等构成一个整体,脏腑的病症和十二经络有着直接关系。气血津液主要由脏腑化生和输布,脏腑又依赖于气血津液满足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一方出现病变均可影响另一方,气血津液出现病变无法离开脏腑病变而独立生存。脏腑病症与气血津液有直接关系而且和所属经络有直接关系,所以,脏腑辨证属于辨证论治的重心。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中,心、肝、脾、肺、肾五大系列疾病为对象,分别统计各系列疾病证治分类中的代表方剂的药物归经。其中,心系疾病包括心悸、胸痹、不寐等7种;肝胆系疾病包括胁痛、黄疸、积聚等9种;脾胃系疾病包括胃痛、痞满、呕吐等9种;肺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等8种;肾系疾病包括水肿、淋证、癃闭等6种,共计39种疾病。

2.2 方法

2.2.1 药物归经统计

①根据《中医内科学》附录中“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查到每个代表方的药物组成并统计总数,再根据《中药学》查出上述药物归经(每味药物只取第一归经),统计归心、肝、脾、肺、肾经药物的次数。②对《中药学》药物第一归经进行统计。

2.2.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类中医内科疾病归经药物的构成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内科疾病五脏分类的意义

中医内科疾病以五脏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归结为肺系、心系、肝系、脾(胃)系、肾系等,在书写格式上更易于统一。其次,绝大部分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的方法都属于脏腑辨证,客观上为五脏分类方法提供了可能。再次,中医内科疾病所选代表方剂都是以古代经方为主,方中多数药物归经均在五脏范围之内,将疾病脏腑定位与药物归经结合起来,临床上一旦确定了疾病的脏腑定位,则该疾病所有辨证分型的治疗药物原则上都在相应脏腑归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靶向性。

如何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择最佳中药组成最佳方剂,是提高中医临床療效的关键,也是很多医家探索的一个问题。如果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一致,就像找到治疗的靶点,疗效一定会比没有明确脏腑归经的提高。

我们根据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的一致性这个规律以辨证论治为组方原则,根据每种疾病脏腑归经,选取同功效归本经的药物。例如,水肿病按疾病归经归肾经,如辨证需用利水渗湿之品,在利水渗湿的31味药物中,归肾经9味,按疾病归经组方选取归肾经的利水药物就可以了,如需补气药则尽量选用归肾经补气之品如西洋参,这样选药组方更加精准。在此理论指导下,管竞环教授将其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方二半汤中药物,尽量选取性味相似的归肾经药物替换原方中非肾经药物组成一半汤,同样方法替换治疗肾衰的肾衰合剂药物组成归肾经的肾衰合剂,临床观察归经方均在不同程度上较原方疗效提高。

4 内科疾病五脏分类的局限性

脏腑辨证体系虽然是内科疾病主要辨证方法,有利于疾病五脏定位归经选药组方,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疾病辨证论治,一些临床复杂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涉及到皮肤、血管、筋膜、五脏六腑等所有器官,很难以单纯脏腑定位。其次我们临床统计归经多以第一归经为主,药物的疗效决定了归经的范围,药物治疗范围小者,可只归一经;治疗范围大者,可归几经。同样复杂的疾病可累及多个脏腑,临床用药不可能仅归一经,那么一方中各脏腑归经的分配如何量化值得探讨,而方中君臣佐使的药物归经比例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此可见,疾病脏腑归经理论的发展需要量化的研究。

5 结束语

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都是同时代的产物,中医诊断虽简单,但传统的中医理论能识别传统的中医诊断,并自成体系应用了二千多年,一旦把中医诊断改为基因诊断,传统中医诊断就无法识别了。目前,传统的中医诊断还有临床实用价值。中医内科疾病按五脏分类后,使我们对一些中医理论和临床选药组方有了新的认识和启迪,这项工作的探索仅仅是开始,后续工作量还很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蔡明财.基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探讨温阳补肾法在新加坡的适用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 王铁军.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分类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S1):58.

[3] 陈仁铭,潘静,覃伟.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分类方法探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6):60-61.

[4] 罗仁.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的特点[J].中医函授通讯,1988(01):26-28.

猜你喜欢

中医
中医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张之文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
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中医治疗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