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进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研究

2020-01-28李红芬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实践小学语文

李红芬

摘 要:书法是一门审美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积极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扬活动中的应有之义,还是人们加强人性修养、道德锤炼、审美濡染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学校教育中,书艺活动既是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道德引领的良好载体,又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审美”等综合性能力与素养的优质平台。在快速进入教育“微时代”的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语文书法教学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微信公众号角度,试对此做出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支持;应用实践

自古以来,在我国长期流传“字如其人、亦如人生”的信条式经典之说。其意重在表明:字是人写出来的,“长、短、横、竖、撇、捺”看似直观简单,其中“每一笔”都有着各自应有的位置和标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之旅中的“旦夕、张弛、善恶”等种种百态,同样都带有人性的烙印和特质。既然从一个人的“写字”可以看出其性格和风貌,那我们就应当从写字过程中学习并学会“启迪与感悟”人生。“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儿童时代是启智益能、怡情涵德的原始黄金时期,在这启蒙教育的关键时刻,充分利用母语学科平台加强儿童的书法艺术教育,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呢?

一、简要解析小学生书法艺术教学的基本现状

自十八大会议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强调对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然而,由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迅疾发展,对学习并修炼书法艺术造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直接导致社会与家庭、学校与学生普遍忽视对汉字“正确、规范、美观、艺术”的书写,甚至到了“提笔忘字”“毫无写字坐姿”等实质性问题的境地。据某媒体不完全调研信息显示,对某农村1000多名小学生的写字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后,发现在“执笔和写字”上的正确率仅为35.6%,写字水平的合格率不到60%,优秀率则显得更低,而达到新课标提出“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要求”要求的只占有一小部分。这种境况确实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畅通一条“信息化书法教学”的阳光大道呢?结合“智慧校园”创建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推进书法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选择。

二、对微信公众号推进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的简要探究

(一)善于在微信公众号下开展“识字写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与写字”是其中不容忽视的有机组成。它既是“基础项”又是“常规项”,始终贯穿在学科活动的各类环节之中。人所共知,“识写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书法艺术育人的过程,既可培养儿童的良好书写习惯,又能渗透相应的书法艺术精神。就“识写教学模式”来说,它基本可以分为“听默复习、初步感知、深入文本、指导写字、总结提升、作业布置”等六个环节;其中“指导写字”往往又分为“看、范、描、写、评、改”等六个步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认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有效性学习,就能在善教乐学中逐步达成——教师从“教”到“教会”再到“不教”、学生从“学” 到“学会”再到“会学”的主要目标和教学任务。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应首先利用传统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一般性教学和指导,然后再通过微信公众号这种信息平台,对其中的一些环节、步骤以及部分汉字、重点笔画等进行凸显,以“音像和谐、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呈现出来。

(二)善于在微信公众号下组织“识写欣赏”活动

有业内人士说过:“包括识写字在内的书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人的欣赏活动。”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开展“识写字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是在师生“共同状态”下的一种互动教学和技能培养过程,同时又是对他们在书法艺术教育上的一种欣赏与引领过程。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如果把这种“欣赏与引领”搭建在推而广之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不仅有利于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锦上添花”效益,而且有利于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的争先创优效应。比如,教师在日常性识写教学过程中,把有些规范化汉字由“象形字、金文、小篆、隶字、楷体”等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在小学生眼前,既可引导学生学习“字源字根”,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逐步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历史文化。此外,把学生中书写较好的“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出来,能够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作用。

(三)善于在微信公众号下促进“德智双赢”互动

正如上文所说,包括“识字与写字”在内的书法现象,既是一门审美艺术,又是一种历史文化,它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教育功能。不仅如此,小学教育还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摒弃过去那种“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性做法,而是要本着“战略与战术并重兼顾”指导思想,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从书法教学中挖掘与之相应的“德育”元素,同时把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并有效地融合起来。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体现书法教学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而且有利于在“德智互动、德智双赢”中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有一些“左右结构”且两边相似的汉字,如“林”“从”等,笔者把它们分别写成“左短右长”的正确形式和“左右一样的”的不规范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呈现出来,以此让全班学生进行辨识和评价。

(四)善于在微信公众号下赢得“家校合力”现象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终身学校”,家长是他(她)们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就是学生的“家外之家”,老师就是他们的“教父教母”。众所周知,无论在什么时候,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是目标一致、同样期待——“让成人的孩子成人,让成才的孩子成才”。正因为如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手中拥有的各种“非权力”因素,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多元化方式,一方面主动对学生家长做出积极性指导、作用和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相互消耗或彼此抵消”现象;另一方面,把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等情况经常进行联系、交流和沟通,从而在“家校互动”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合力”现象。就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来说,教师可通过极其普遍而又非常普通的微信班级家长群,把小学生在校园内的书法学习情况与家庭进行互动。新课标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一条关键性建议:“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练习情况,还可让家长每天在家里帮助他们增加10分钟的书写活动,并且通过同样方式发布这种过程和结果。

总之,无论从“工具性教学”上而言,还是从“人文性教育”上来说,包括语文识写在内的书法艺术教学是一项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积累与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平台,能够攫取不容忽视且令人欣喜的“科技附加值”。

参考文獻

[1]何金红.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02):135-136.

[2]蒋永清,钱钦胜.小学写字教学的育人作用及教学建议[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9(18):30.

猜你喜欢

应用实践小学语文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