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2020-01-26穆海兰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

穆海兰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才结构失衡、人才总量不足、教育投入不足等角度简要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并从强化教育、规范机制、科学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的人所拥有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一切物的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利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直接生产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创造更多的技术发明,从而实现多方位的生产增长和经济效益。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境内有中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区和唯一羌族聚居区,其中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达到了全省总面积的60%,但整体经济增长状况相对内地要缓慢许多。因此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对促全省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本文就阿坝地区为例简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1.人才结构失衡

一是地区结构失衡,人力资源大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县城,乡镇和广大农村、牧区人才比例非常底;二是职业结构失衡,传统人才存量多,高新科技人才匮乏。阿坝地区人力资源大多分布在行政、教育、卫生等领域,在直接生产活动、企业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缺乏相应人才载体。

2.人才总量不足

一是人均文化程度较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7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群多数受教育止于小学初中阶段,农牧区文盲、半文盲占比很大;二是本土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年轻人向往大城市,不愿回到气候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区就业,更何况部分地区还受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民族地区人才补给严重不足,人力资源队伍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3.教育资源匮乏

受到经济落后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往往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以阿坝地区为例,受限于教育資源,各县设置的高中数量少,绝大多数县仅设有一所高中且招收人数甚少,初高中人数差距悬殊大,同时全州只有4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院校,升学渠道较为狭窄。甘孜凉山两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此外,教育投入不足也是导致教育资源匮乏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予以大力支持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较之内地,仍然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和生源流失严重、教学成效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4.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滞后

一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致力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开发人才,但这些政策与内地、沿海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政策的兑现度也不够;部分地区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还用“强硬的人才留用制度”来加以限制,结果适得其反;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结合,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整体性战略观念,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不足,难以形成人力资源开发合力。就阿坝州而言,近年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项规定”;实施 “人才强州”战略,并出台“阿坝英才招引工程”“阿坝英才培育工程”,设立“阿坝英才贡献奖”,旨在引进紧缺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但实践中紧缺人才引不进来,本土人才关心学历提升不注重能力素质提高,现有人才服务期满后辞职或通过考调等途径到内地工作的情形累见不鲜。

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一)立足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1.树立长远观念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根本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树立长远的教育观念,立足长远,逐步规划教育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教育基础。

2.增加教育投入

明确教育对于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大计是关系到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此来积极增加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丰富其教育资源,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奠定基础。相较于其他投入来说,教育投入有着较长的回报周期,且回报效益体现在人力资源素质提升上,这是一种隐性效益体现,即不仅要增加对硬件设置的投入,更要注重教育软件、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方面的投入。

3.完善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应当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教育体系,避免出现上文中提到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注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和均衡,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产业转移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提升科研水平,为经济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规范机制,提升人才使用力度

1.完善职业发展规划

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众多,例如职业前景、劳动报酬、个人价值实现及工作环境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工作环境和劳动收入优化调整的空间较小,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以个人价值实现和职业前景为抓手,确定员工的职业性向及基本技能,引导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2.实施柔性化管理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想要大批量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不现实的,同时会给地方财力带来较大压力。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柔性化管理的办法,实现各个区域人力资源的共享,通过外聘专家举办讲座或指导的方式促进区域之间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流动,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少数民族地区财务压力,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才在区域之间流动和共享。

3.创造良好软环境

人力资源要开发更要重点维护,保证人力资源开发成果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方能转化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即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涉及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重要的是人才保留,少数民族地区应当以实际需求为基础,积极建设和完善劳动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人力资源在本地区工作的后顾之忧,从精神和物质上双方面着手,着重进行照顾和激励。

4.创建科学配置体系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至关重要,应当积极完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一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和发展吸纳人力资源潜力大的产业及行业,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需矛盾;三是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多元化、民族文化多样化等优势,形成人力资源聚集效应。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影响
中小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