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医康复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步探索研究

2020-01-20沈斌陈进于翠何世仪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康复知识点

沈斌,陈进,于翠,何世仪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 22400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改革和发展。智能手机作为新时代学生和大众的标配,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1]。随之而来,移动端信息的教育应用也日益完善,教育应用、小程序以及公众号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便捷性、碎片化以及灵活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它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不固定地点和方式的学习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便捷性及开放性的移动学习终端,使得移动学习在国内教育得到极大普及。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式, 实现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地学习。 通常学生通过QQ、微信、钉钉等其他教育应用程序学习知识,并及时反映学习遇到的问题和疑点难点[2]。 尤其一些小程序公众号里的小测试、每日一练及有奖答题,极其丰富了学习种类和方式, 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去学习知识解答问题。

移动式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和移动网络资源教学相结合,不仅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互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3]。 图、文、声、像组成的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将单一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完善为动静结合、由易到难、由单个到整体的系统化教学,从而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中医康复课程涵盖中医、针灸、推拿以及饮食的综合性学科,知识难点多,内容繁冗,学习接受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有些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传统讲课模式又比较单一无聊,学生极易产生消极情绪。有些小的知识点难以记住, 又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着重学习这一个知识点,也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而移动混合式教学则弥补教学过程中知识难点的讲解以及碎片知识点的积累的缺点。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混合式教育模式已初露端形。 我国北师大教授何克抗老师最早提出来混合式教学模式,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和新时代网络信息相结合,摆脱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弊端。 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变得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引导和辅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索。 张雪伍等[4]基于移动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社会统计学”课程之中,结果发现教学方式和资源的提升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邓洪滨等[5]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口腔医学教学之中,相比于传统模式学生跟着老师固有的节奏相比,新的微课和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主动者,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也得以提升。陈剑波等[6]基于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研究,新型教学模式极大利用了碎片化学习、定向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锻炼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育模式在国外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也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Burkardt AD 等[7]认为混合式教学包含3 个特点:以学生为主导;加强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线上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总结与形成相辅的评价体系。 Sáiz-Manzanares MC 等[8]研究护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发现,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得到了加强,护理基础知识也变得扎实和丰富,十分认可新型的混合式教学。 Kerzic D 等[9]也注重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感、主动性和创造性。 Fernandes 等[10]虚拟远程教育与面对面交流的教学方式,这种专家提出分析问题导师评估结语的网络混合模式让参与者特别满意他们的教学和管理技能。而在中医康复教育领域, 混合式教育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对于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医康复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模式构建

2.1 教学模式研究的出发点

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育探讨如何优化中医康复教育教学,根据学生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条件而相协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优化线下课程设计,开发线上网络资源,以线下教学和网络资源为基础,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拓宽学生学习中医康复学的视野和深度,提高中医康复理论教学的质量,优化中医康复课程理论教学模式,为我国传统教学现代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切入点主要是开发研究线上丰富可共享的网络资源,充分协调线上资源和传统课堂实现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育,提高学生自主性能力培养,改善中医康复课程教学质量。

2.2 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目前几乎所有人手一部。这也推动了移动教育应用的积极开发,且功能资源丰富。目前微信、QQ、钉钉等用户数量巨大,沟通使用相当便捷,利用其便捷性构建集图、文、声、貌于一体的公众号或小程序。 通过学校公众号完善中医康复课程模块,主要建设以下3 个模块:中医康复课程视频、知识点和疑点难点。公众号内含中医康复课程精选视频、疑点难点讲解、知识点小记,另外加入一些每日一练或趣味小测,从而辅助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理论。精选的微课视频或单个知识点占据时间少、较易理解的特性,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在课堂接受新知识理论也比较轻松。

微课短视频制作需要形象生动地解释抽象化的概念或理论,其主要目的用以辅助课堂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是线上教学的优点所在。精炼化的微课视频微知识点简单易学,调动学生碎片化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另外,搜寻国内其他高校中医康复课程优秀动画视频,形成中医康复系统化课程教学视频,推送给学校公众号、学院官网和学生邮箱。

2.3 移动学习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医康复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基于移动学习的方便性,研究设计了中医康复课程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推动学生主动性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课前学生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学习目标,预先学习新的课程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理解课程中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并概括归纳线下学习的主要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线上向老师提问,教师可安排实时讨论或非实时讨论,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线上答疑。课前教师收集整理线上教学中学生讨论的相关问题,将这些问题整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自行解决的,一部分是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在后续的线下教学中进行归纳总结。 课前学习完毕后,学生可以练习知识点的掌握,做个简单的学习后小测验。

课堂教学中,老师对章节核心总结性讲述,针对中医康复知识关键点提问加深理解记忆,同时安排学生小组内讨论疑点难点,提高学生的主导性和参与性。 其大概过程为课前小测验、关键知识点总结、小组问题讨论、问题难点解疑和课末知识测验。 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传统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推动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作为辅导者,在老师的组织下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更高层次的中医康复学理论。

课后提升知识点掌握能力,针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点的难易,老师可以安排线上内容点回顾,同时辅以安排线下作业。 借助网络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勤加观看微课视频和知识点,对于课上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的问题要反复研究,力争理解熟记课程概念和理论。线下移动资源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极大地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评价反馈以调整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程度,保证线上线下差异互补、相辅相成。 线上主要依赖于在线问卷调查,线下则依靠学生信息反馈。 周期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态度,及时查漏补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水平。

3 结论

经过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医康复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展示了积极的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较为可观的改善。结果表明,98%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100%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资源类型多样、资源丰富;9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模式降低了学习难度,易于理解;85%的学生认为可以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新的知识。

对于学生,传统模式下,学生按照老师固有的节奏学习课程知识,而中医康复知识疑点难点多、抽象化概念多、动手实践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理解知识点,长期以往容易产生消极抵抗情绪,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新的混合式教学丰富了学习途径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课堂中也变得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且后期中医康复学生实践课程偏多,大部分时间待在医院康复实践,参加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线上教学则摆脱地点时间约束,随时随地利用个人碎片化时间学习新的康复理论和知识,合理协调医学实践与课程学习的冲突,同时也解决了老师后期教学安排的种种问题。

对于老师,传统课堂老师需要提前预备课程讲解,难点疑点需要多加备注详解,课堂节奏相对较快,且由于学生理解接受效果不好,极易造成课堂进行拖沓,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混合模式老师安排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优化中医康复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宽中医康复教学的研究视野和范围,有利于互联网资源丰富中医康复教学资源和方式,弥补传统中医康复教学不足之处,丰富中医康复教学的价值理论,促使其改革不断优化,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为探索中医康复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我国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网络技术与现代化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提供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康复知识点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一张图知识点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