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生态理念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2020-01-19陈鹤丹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者人文理念

陈鹤丹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语言具有双重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及传递思想和信息时依靠的是其工具性,而语言还具备着承载文化的使命,人类文明的传承是靠文字的,这一点在任何一个文明之中都是毋庸置疑的。当其表现人文属性时,人类社会所凝聚下来的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下去。

语言的这一特点其实也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特点,既要注重其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教育者应当明确其教学使命的全部意义,要在教学工作中合理平衡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工具性特点的展现。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所提出的,“语言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的东西,对于语言的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由内而外的发生变化”[1]。

人文生态理念强调人与其所在的人文环境要和谐相处,即表示英语教学中的教育者及学习者都要具备一种正确认识自身人文生存方式的能力,根据生态学观点,人只有了解人在环境之中的地位及生存的特点才能实现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英语教学本就强调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传授,任何一名教育者都要深刻理解文化传授在英语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生态理念的概念及内涵

1.人文生态理念的概念

人文生态一词最早提出是用于描述思想的继承性,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活动而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体现着人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追求。人文一词最早是指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西方,人文一词是相对于神性而言的,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我国,人文是相对于天文的概念而提出的,指的是人类的自我存在,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应当体现互爱、互助等精神。

人文生态理念融合了人文和生态两种概念的核心,即强调人应当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和谐相处,在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超越,实现生命的终极关怀[2]。

2.人文生态理念的内涵

人文生态理念的内涵指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强调人要具备超越性,即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价值的突破从而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解放和满足感。人文生态理念是将人生活的文化环境当成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讲求不同文化理念之间的和谐共生,人在不同文化之间可以自由行动。

不同文化之间既存在着交流,同时也存在着竞争,就像人生活在自然界一样,人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自然,而自然也会影响人类,只有和谐的共生才能保证人类不会被自然灭亡,自然不会被人类破坏殆尽。文化之间同样如此,只有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文化之间才能更为彻底的交流,人们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之中才能不断找到满足于自我价值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在文化的交流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二、人文生态理念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1.促进大学生内在精神的振奋

人文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并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这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十分必要,人的成长虽然很多时候决定于外部环境,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其内在所具有的精神。当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内在精神的缺失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学生更多的关注的是英语的工具性而并不在乎其人文性,这与当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学生内在精神的缺失,学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没有认同,也就难以获得自我价值的定位,也就难以找到超越现有自我价值所能够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

人文生态理念的灌输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这种自我价值的找寻结果,让学生能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能更好地看清自己的成长目标和未来的模样,从而能让学生通过英语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看到自己的成长,并在这种成长体验之中逐步找寻自我价值提升的幸福感和愉悦感[3]。

2.促进大学生文化理解力的提高

人文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语言的学习本就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是因为当前的考试制度使学生和教师更多关注英语的工具性。但随着人文生态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成长于汉语文化环境的学生与英语文化环境之间的相处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基于文化基础而进行的英语教学更具有灵魂,学生的英语习得也更加高效,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也更深刻,在应用层面,有文化注入的英语习得明显高于只注重工具性特点的英语习得。

人文生态理念显然能让学生将目光更多投向英语文化,而不仅仅是英语工具,基于此,学生会慢慢尝试去感受英语背后的文化,感受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互通性,随着英语的学习而慢慢地在自己的思维体系之中完成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这样的方式显然对学生文化理解力的提升有着莫大帮助,有了这样的帮助,学生的英语能力必然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3.有助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自我定位

其实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的处境是有些尴尬的,明明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性语言,也是国家非常认可和重视的第一外语,但在大学所有的课程中,英语课程的地位似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甚至英语课程好似独立于其他以汉语为主的课程之外。

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之间的独立,英语文化并没有被大学校园所接受,而仅仅将其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看待,自然能用到这门工具的专业会相对重视,而用不太到,或者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影响不大的专业自然也就轻而视之[4]。

基于人文生态理念,大学英语课程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自我定位,即从文化的角度来形成一种与汉语课程的和谐共生,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门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是愈加频繁。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似乎对异国文化的态度仍停留在“敬而远之”的状态,并没有达到一种和谐交融、深度交流的状态。

三、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1.课时数量有限,语言环境缺失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英语专业之外,基本上都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进行的,众所周知,语言的教学最好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发生,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承载。语言环境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学生更多地将英语当成是一种工具,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受影响。虽然近年来有许多教育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开展英语化的教学,呼声很高但是却影响甚小。

不仅语言环境方面有所缺失,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的课时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普遍反映出来的是课时压缩现象严重的问题,在人文生态缺乏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英语仅作为基础课而存在,而现阶段我国大学不同类型课程之间课时争抢现象十分严重,表面虽然安然有序,但是基础课、通识课、专业课之间早已经是彼此牵制和相互影响的状态[5]。

2.英语文化缺失,改革难以落地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是非英语环境教学,这也导致了英语文化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学英语只是为了学而学,甚至是为了考试而学。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眼光应当更具国际化色彩,做好充分的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准备。但是从现阶段从我国英语教学的状态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其实并没有做好进行国际化交流的准备,更多还是停留在语言的沟通层面而不是教育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学习。

另外,文化缺失的英语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失落感,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也不愿意主动改变学生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学生在离开大学之后,由于工作岗位可能不太会用到英语,因此,也就逐渐将英语抛之脑后,即便有的学生英语基础不错,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也难以表现出足以应对国际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当真正去观察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现状时,不难发现,这些改革成果好像并没有真正走入实际的大学英语课堂,这当然与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教育者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关系。

3.缺乏人文理念,学生自我价值不明确

当代大学教学环境之中,人文理念欠缺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教育并不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塑造成个性化的人才,而是将学生进行标准化的人才创造。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自我价值的模糊,而当他们在遇到与其未来的工作关系不大的学科时,其学习态度可想而知。

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施行四六级考试制度,学生也知道在实际求职中用人单位会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英语四六级证书。但这种制度不仅没有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反而让学生更加轻而视之,很多学生都完全变成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模式化和程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得仅仅关注英语的工具性,而不再重视人文性。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并不能完成国际化交流的原因。

四、从人文生态理念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困境的策略

1.构建和谐课程架构,激活英语生态环境

人文生态理念强调不同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各类课程就像是不同的人文环境一般,学生和教师就是生存于各类人文环境之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现阶段,我国大学各类课程之间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些课程之间本就互为基础,相互补足,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分,作为教育者而言,首先应当秉承人文生态理念,消除学生内心之中的厚薄之分和轻重之念,对所有的课程等而视之[6]。

另外,教师要设法激活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更好地去体会英语和感受英语,毕竟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相应的语境之后,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一般。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加浓郁的英语语言氛围,以人文生态理念为出发点,追求英语课程文化与其他课程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2.大胆尝试改革成果,推动英语文化供给

人文生态理念强调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这一点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同样也是意义极为深刻的。现阶段,很多教师并没有执行大学英语改革的成果,其实也是对于一名教育者自我价值认知的模糊,由于制度及学生的态度问题,使得很多教育者不再敢于去尝试教育改革的成果,再加上没有任何的鼓励措施,就更加导致教育者缺乏勇气和动力。大力推广人文生态理念可以使教师及学生更多地找到自身在英语课程之中的价值追求,从而更多地从自我激励的角度来促进整体英语教学现状的改变。

另外,作为教师而言,基于人文生态理念的影响,各学科之间需要以文化环境的角色来和谐共生,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地将英语文化注入到英语课程之中,而不仅仅是将英语工具带到课堂之上,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本就不应当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被大学生所学习,而是应当让大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去了解英语文化,并且具备以英语为媒介沟通和了解世界的能力。

3.呼唤大学生自我价值认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人文生态理念之下,教师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眼界放得更加长远,同时也更具国际化色彩。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积极参与世界性的交流,中国已经有许多行业开始跻身于世界领先者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其实就等于是走向了世界,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学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世界性的交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性的语言,对于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势必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

五、结语

人文生态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由于其内涵的丰富和深刻的意义,势必决定了人文生态理念之于大学英语教育的非凡意义。作为教育者,应当秉承人文生态理念努力尝试大学英语的各项改革成果,推动和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的人文生态培养目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人文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品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