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路径研究

2020-01-19袁志香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政特色思想

袁志香

(四川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先建设好我国青年人群的整体素质,即青年人的思想建设,才能够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更好地走下去。在复杂的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青年群体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做好青年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就需要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青年的思想建立起来,成为有用之才。

一、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状况

大学生具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高校的教育使其能够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的理论,但在掌握文化与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及道德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开展相关的思政教学。而思政教学包括思政课程,学科教师的思政教育融入,相关的各种社团活动,学术比赛,以及一些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等,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1]。

而就目前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情况来看,有大部分的高校对于学生思政的教育重视,调查结果显示,84.23%的当代大学生会主动谈论现代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等,这与高校教育重视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直接相关,但还是有15.77%的学生表示在生活中不会主动的去关注社会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我的社会责任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也就没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这需要教育界以及社会加强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与教育[2]。

二、培养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

探索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让大学生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特征的基本,这是促进大学生思政意识的基本前提。

1.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培养

认同也就是如今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而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也就会造成人们的社会观念产生一定的变化以及多样化,这样的观念改变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3]。人们不断的在觉醒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让人们都认同一件事情就变得非常有难度,人们的认同都在这个社会中不断的在构建,又被一些因素所打破,然后再继续的重新建设,当代大学生正是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对大学生来说,可能出现的任何事物的构建认同度都会受到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研究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需要了解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并且了解其造成影响的因素等。认同也就是说需要与之建立共同的情感以及相符的信仰,能够确立自身的社会角色,实际上也就是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将其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从而能够产生相应的一些行为价值,并且让整个大学生群体共同形成正确的价值[4]。这就像“集体良心”一样,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要具有连续发展性的,还应该从一些社会活动中反应。认同也是人们在社会中对于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政治领导以及制度等的归属感,一个国家能够得到人们的支持、能够得到人民的肯定,那么这个国家的政策才是成立的,制度才是成功的,国家领导人才是被承认的,所以这就也体现了人民凝聚力的重要性,大学生推动中国发展的希望,作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那么就需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将理想转变为现实,所以,认同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途径也是极难做到的步骤[5]。

2.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指向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证国家、社会、人们基本生活的发展以及政治生活的指针,大学生肩负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责任,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认同包括了社会方面以及个人方面,这两个方面体现了对社会价值及自我存在的一定的肯定。

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认同,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途径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等。大学生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就需要正确的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真正明白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价值,并且需要观察这一思想理论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意义,了解大学生是否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对社会进行独特的理解及观察这个社会的视角,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时,其理论和道路给中国的人民带来良好的生活以及幸福时,有没有和其余的社会人群一样对国家产生相同的归属感,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段与其他年龄层段的人具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心理层面不同,正处于三观形成与建立之时,会逐渐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自我意识,全球信息化不断丰富着大学生的生活,有着更多开拓视野的渠道。

大部分的大学生思政认识都是来自于课堂的教学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是浮在表面上,普遍的表面一套,实际一套[2]。所以,对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仅是指单纯的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更为重要的指向是现实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的支持及认同。

3.强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

重视各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教育的指导,在高校专业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上,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先从相关的理论开始了解,培养其对思政学习的重视程度,由于本门学科所涉及的理论文字性的内容较多,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疲惫感或是抵触感,这就对专业的思政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各种新形式来优化教学,并结合实际社会问题热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兴趣。将高校校园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全面的融合,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下潜移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氛围。需要高校积极开展更多的相关社会实践,让学生实际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基层情况等,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需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的整体学分之中,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中,除了高校需要积极的建设相关路径而外,社会也需要为大学生营造相关的氛围。首先是家庭方面,发挥家庭的思想道德培养作用,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在信息化时代不良信息无孔不入,这些信息会对青年的思想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诱惑,所以,政府需要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制度,完善相关网络文明法律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从源头上消除不良信息。社会中的相关媒体需要担当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责任的意识,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7]。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要坚持走的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还有道路以及制度,大学生是一个被国家、被社会都给予了希望的群体,代表着生机、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拥有着更多的创造性和未来。青年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中都有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保证当代青年具有正确的思想,较高的政治意识,才能够保证社会能够积极向上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