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活世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2020-01-18丁秋玲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世界

丁秋玲

(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所以,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界关于青年价值观问题的基本思路从关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转向促进其生活化,即研究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旨趣、困境与方法等。

作为分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向,“生活世界”理论纠正了以往割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生活的必然联系的缺陷,将二者有机地关联和通约起来,成为研究青年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透过现有研究的检视发现,学者们主要采用哲学思辨方法,由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性,得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生活化的理论认知。如有研究揭示了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价值世界与生活世界在本质上的本源共生性——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2];指出日常生活不仅维持了个体再生产,也为社会生活精神领域的再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价值观形成的根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的学理根据是日常生活本体论地位的凸显和强调[4]。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生活世界的特点、瓶颈因素和解决路径等现实问题的研究结论,也是基于理论的整体定性分析得出的。上述见解为后续探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都缺少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学等多学科的视域去系统思考和实证研究,尤其是以生活世界对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作为实证考查对象。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测度生活世界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及其程度大小。

一、理论框架

1.生活世界的内涵。“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年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是作为解决欧洲科学危机而提出的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在胡塞尔看来,科学危机是生活危机的表现:生活意义的丧失。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失去了其真正的基础——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世界有奠基性和本体性:生活世界是“是一切经验的历史基础,先于科学给我们描述的自然世界,或科学世界”[5];“客观科学只是生活世界中一种特殊的实践,科学的认识以生活世界的明见为基础。科学家也是具体的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人”[6]。生活世界有“日常生活世界”和“纯粹生活世界”。前者是现成实在的客观“生活周围世界”;后者则是纯粹和澄明的先验主义的世界,它是作为科学基础的生活世界存在的根基。但是,生活世界最终只是胡塞尔追寻和建立“先验哲学的最终形式”即先验现象学的一个成就。因为寻找普遍的和无历史的先验主义基础,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最初基点和最终归宿,是“整个近代哲学的隐秘的憧憬”[7]。

胡塞尔以后的现象学家以及现代西方哲学家摒弃了其纯粹的先验哲学立场,生活世界理论的丰富意涵在他们那里得到不同角度的挖掘和发扬。海德格尔以人的日常生存样式为基点来展开对此在的生存论哲学分析。他的基础存在论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实践存在论的。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事关文化、社会和人格的再生产,生活世界的失败就导致意义的丧失和无所适从、失范和没有团结,以及种种心理病症。[8]列斐伏尔、赫勒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活世界称之为“日常生活”,并把日常生活作为基础性的概念来阐发其哲学理论。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包含了有差异和冲突的一切人类活动并塑造了人类及每个人之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9]。赫勒从内涵、构成、特征的维度阐释了日常生活的理论及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这些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范畴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区别与联系的意义,即它们指向点各异却都强调生活世界的基础性、属人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思想蕴含在科学的实践哲学观中。“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0]78,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反观、理解现实生活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对于马克思而言,现实生活世界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和建构起来的现实具体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整体。综上所述可知,生活世界不是简单的哲学概念,而是一个意义丛生、复杂的概念。但无论是胡塞尔、还是哈贝马斯等西方哲学家和马克思,他们对于生活世界理论的阐述,都包含着可以相互融通的内容——“人”和“日常生活”活动。总体来看,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在理论阐释的深度和变革性方面都超越了胡塞尔等人。据此认为,对生活世界内涵的界定和描述,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综合借鉴吸取各西方哲学家的合理概念内核,不能将其理解为胡塞尔的主观先验世界,也不可将其等同为哈贝马斯等论域中的世界。生活世界是根植于人的实践而构造出的人的世界,包含人类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以及物质生产、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文化发展等实践样态,是人与物、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世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嵌入。嵌入是指某一事物印刻于它事物的事实,它表明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程度。[11]“嵌入”本是波兰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旨在反映经济与政治和社会问题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后来,随着格兰诺维特对嵌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所做的重大推动,嵌入概念逐步扩展到更高的理论层次和众多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组织研究、政治学、管理学等。从嵌入理论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落实决不是宥困在狭小封闭的圈子中,而必然是与整个广泛的生活世界地带互构互为的。

嵌入理论认为任何事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存在,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复杂形式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并与结构中的其他事物处于有机的联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世界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种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嵌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移入,而是一个全面地将自己嵌入到生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内容、关系、结构和功能组成的有机整体;从价值构成的角度看,每个层面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中介是其具体的构筑要素。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生活世界,它是大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实践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所,具体内容丰富,包括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知识技能学习和培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真正实现前者对后者的嵌入,就是要悉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要素、内容、实质、结构,深切嵌进实存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和实践生活场域,以促成二者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成长和意义生成。

3. 大学生生活世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大学生生活世界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在参阅和综合了已有的研究后,本研究认为主要有大学生的个体特征、社会关系网络、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新媒体传播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大学生个体特征。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成员或群体因各种原因会形成相区别的特征,并由此在社会角色、生活境况、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别。当代大学生内部已然分化为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化兴起的事实,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从生活世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选取性别、城乡背景、学科基础、经济条件作为子变量进行研究,以揭示处于不同属性下的大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已经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引入到德育中。该理论认为行动者并非如同原子个体,其行动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可见,社会关系网络会对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效力。选择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影响变量,研究社会网络整体规模、集体象限规模(大学社团与组织)、友伴关系等,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影响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偏好和行为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因素。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塑造出人们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因此,受特殊文化环境浸染的大学生会孕育出与之匹配的价值观。拣选传统观念、信念、信仰、宗教及现代文化样式作为影响变量进行研究,阐明其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新媒体传播。当代大学生是“纯正”的网络化一代,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数字时代的“原生代”[12]。新媒体的发展产生的将是一个丰富、多元化的人类社会空间,因而,必定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生活及思想价值观念。采选网络、手机、数字媒体作为影响变量,分析其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二、大学生生活世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调查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7年3月至4月对湖北省不同地区的6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所做的个人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文化样式和环境、新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此次调查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共回收有效问卷1891份,回收有效率为96%。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723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8%,女生1168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62%;城镇户籍的学生492人,占26%,农村户籍的学生1399人,占74%;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527人,占28%,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1364人,占72%;人文社科类学生635人,占33%,理工类学生1115人,占59%,军警类学生14人,占1%,文体类学生127人,占7%。

1.大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青年是一个内部分化的群体;90后青年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还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接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13]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分化在所难免,并进而影响大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作用”调查中,选择赞同“作用很大”的,女大学生为44%,男大学生为50%;军警国防类大学生为50%,人文社科类大学生为49%,理工农医类大学生为42%,前两类学生的赞同度略高于第三类学生,这可能与国防生军警生的思想道德优良、政治条件过硬,人文社科类学生相对丰富的人文知识素养有关。在有关“生活世界的内涵及构成”的调查中,数据显示,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认识最清楚明确,人数最多,占43%。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哪种方式最科学合理”的调查中,选择肯定“将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城镇户籍的大学生占21%,农村户籍的大学生占24%;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占35%,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占3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世界联系紧密吗?”的考查中,认同“非常紧密”的,城镇户籍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分别为38%和39%,而农村户籍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分别为41%和49%。这表明,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来自城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程度的认识有稍微的差别。农村户籍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对生活世界和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更加关注和认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活学习压力、心理适应、就业困境等。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不同属性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生活世界关系的认识存在差异。

2.社会关系网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60。根据马克思这一经典的理论,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现实性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并集中表现了相应的社会关系。大学生既是兴起的独立化个体,也是可以依照文化层次等可变因素而归类的特定青年群体:他们既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又依附于各种团体,并且必定和团体成员产生实际的关联。

关于生活世界影响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中,调查数据显示,高达69%的大学生选择“社会组织网络和友伴群体网络”。在具体的子变量调查中,“社会组织网络中有哪些要素会影响大学生认同和践行价值观”,选择“学校教师同学”“家庭父母亲戚”和“党团组织和各类学生社团”的人数比例依次是79%、70%和61%。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父母的学历是初中和高中的大学生最赞成用嵌入生活世界的方式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例为41%和36%,远高出父母是本科和小学学历的大学生的赞同度,其比例是8%和13%。为什么父母的学历层次居中的大学生更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生活世界?这可能与他们的父母渴求改善生存生活状况的态度和愿望有关。“在接受和认同价值观时什么社会组织对你的影响最大”,69% 的认为是“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 60% 的认为是“党团组织”,21%的认为是“民主党派组织”。在“友伴群体能否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中,30%的认为“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大”,6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且影响适度”,9%的认为“有微小影响”,只有2%的认为“没有影响”。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教师、同学和父母)和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党团组织和社团),对大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

3.文化环境。个体所秉有的价值观根源于一定的文化世界,是在现实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发、培植并建立起来的。在当前中国社会形态中已经形成和出现的多元文化样式、社会思潮以及在人们的生活中世世代代起作用并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都会对生活世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是一个直接显著的影响因子的大学生为71%。对于促进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类型,80%以上的大学生选取了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34%的大学生选择了“大众文化”,27%的大学生选择了“精英文化”。在当代中国内外存在并流传的各种社会思潮如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民主主义等,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有助于他们吸取多元思想资源和形成开放的心态,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内含的缺陷和弊端而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的确立带来冲击和挑战。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最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负面冲击和影响,选择的人数比例分别是38%、37%和36%。认为宗教文化和西方文化会阻碍认知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别是56%和39%。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能显著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以及践行,而多元社会思潮和宗教文化、西方文化则起着阻碍作用。

4.新媒体传播。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新媒体全面兴盛并日益取代传统媒体的时代。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媒体技术和理念得到快速推广和普及,新媒体传播深度影响并改变着当代青年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思想观念。

调查显示,认为“网络、手机、数字媒体”会深入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人数比例高达60%。具体地分析其中的积极影响方面,认为“各种新兴媒体海量的信息能够增长大学生知识,扩大视野”的人数比例是73%,认可“网络等媒体的开放性能够拓宽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渠道”的人数比例是64%,认为“新媒体便捷化的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提高学习和传播核心价值观速度和效率”的人数比例是47%。而关于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中充斥的一些低俗、恶搞甚至极端的内容”“海量的碎片化的新媒体信息”“新媒体中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和“个性化戏谑化的新媒体话语”等因素确实会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实际的冲击和消极影响,这些选项的选择人数比例依次是69%、61%、50%和44%。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可以在知识、渠道、速度方面促动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以其海量性、碎片性、即时性特征对大学生产生较为严峻的挑战和冲击。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生活世界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环境、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个体特征和新媒体传播。具体地剖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极其显著的正面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则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子变量,父母的政治面貌和职业、党团组织和友伴群体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中的变量因素,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大,不同的户籍和家庭经济条件则有较大影响。新媒体传播既有重大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

据此,需要重视各种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嵌入大学生生活世界。

一是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分化和差异特征。根据不同性别、学科背景、户籍、经济条件等等,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世界知识的传授,使其深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必要性、作用与意义;同时,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生活世界嵌入的实践机制,创新制度与组织格局,扩充资源、载体和内容,促进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世界中的自我建构。

二是要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网络和友伴群体网络的功能。要深入挖掘教师、父母、同辈群体及友伴群体的积极效应,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政党、社会团体、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等组织共同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充分释放社会组织和群体的正面效能。

三是要整合并修缮多元的文化系统。将多样性的文化因子组成一个生态,并根据不同种类文化的性质、特点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影响,取其精华而发展,弃其糟粕而抵制,促其进步作用,抑其反面作用,建立具有内在整合性和修复性的文化系统,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四是要引导并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在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媒体功能和属性,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推进适宜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容生产,并探索匹配的合理与多样化的话语表达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构筑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提升监管水平,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世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