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课堂评价误区与对策

2020-01-1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评价语文能力

高 静

(呼伦贝尔技师学院 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职业教育院校因强化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基础课学习,而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的重要课程,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基础课教学不能弱化。本文以语文课为例,论析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误区以及对策。对学生课堂评价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师生间进行思想、智慧与情感沟通的重要纽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已经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教育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多个误区,从而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希望能帮助职业院校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制订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误区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发展性评价新理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评价单一

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过于单一现象。如课堂评价标准的单一,即教师往往习惯以自己的经历、体验、教学思路与设计为主,或者仅以参考答案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来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若学生所言与自己的预设或参考答案不符,便对学生的答案予以否定;再如,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单一,即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仅用口头语言这一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表现予以评价,同时常用“对”或者“不对”“是”或者“不是”“好”或者“不好”等简单的评价性语言进行点评。这种刻板、单调、乏味的评价语对学生毫无启发与引导,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学生们对教师的提问都有自己的看法,只不过理解与阐述个人化,不够具体、不够全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给予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评价和引导,而不能用“不对”这一单一的评价性语言进行点评,使学生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受传统模式化束缚,认为只有按标准答案回答问题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参考答案作为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抑制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评价随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随意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教师会用“你真伟大”“你真有才”“你真了不起”等过于夸张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些评价语过于随意,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让学生感受不到真诚与真实。例如,某教师听了学生代表的回答说:“你真伟大!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学生的回答确实很精彩,但精彩的背后是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教师仅对发言的学生予以赞扬,致使小组其他成员失去了好感与继续探究的兴趣。过于随意、夸张的评价语言,容易使被评价的学生产生骄傲心理,降低未被评价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三)评价盲目

各类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以激励性的评价语为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可定性评价,职业类院校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有的教师便在课堂中一味使用鼓励与赞赏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诚然,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但将鼓励与赞赏异化为全盘肯定与赞扬必然会出现问题,使评价变得笼统而盲目,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误区。例如,某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发言说:“同学们,有想法请站起来直言,课堂就是让你们出错的地方。”经教师的鼓励,多名学生举手发言。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到:“说的真好!能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可见你对这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把握很准确,有理也有据。”听到这话,其他举手的学生都放下了手。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能简单的、片面的、不分对错都给予肯定,而没有做到顺势引导,忽视了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使课堂教学漏洞百出,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疑问,失去了人文学科教育的作用。

(四)评价模糊

模糊评价,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即教师未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明确的评价。没有明确指出学生回答的对,对在哪里;错,又错在哪里。启发学生从哪一个切入点思考与回答会更好。如某教师评价到:“回答地非常不错!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教师这样瞬间转换话题,对此问题的放弃,会使学生们在期盼中产生失望。因而,教师的问题设置就显得很重要,他可以通过此问题的设置与全员探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感情,这样才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此外,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课堂资源。通过学生论述,教师不难看出,学生是经过了认真地思考与总结的,而教师的评价过于模糊,“回答的非常不错”,未具体的指明不错在哪里,是观点不错、思路不错、或是表述的不错。为完成教学预设,教师匆匆结束此话题,会使学生误认为该同学的论述就是唯一答案,错过了课堂资源的精彩生成,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由此看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给予学生实质性的评价,通过具体、明确的评价顺势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成长。

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误区成因

如前所述,现在职业类院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许多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

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会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顺利实施。教育教学中,笔者对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活动,部分学生从未参与过课堂教学评价的活动。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使课堂教学脱离学生。此外,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评价制度、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评价制度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评价制度都未得到具体地计划与落实。这反映了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不重视和学校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状,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健全教学评价制度是学校首先要做好的工作。

(二)教师思想文化修养不足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最主要的误区之一就是评价盲目,而盲目的根源在于教师对所教授的知识没有做到科学、准确的把握。一是教师对继续学习不够重视,没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二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没做到求真务实、恪尽职守。是对是错,教师应坚持科学精神和公正客观的原则,不能盲目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观点与想法。执教教师可能由于自身教学态度和文化素养不足,使自己因轻率或知识面狭窄而对学生的片面回答做了盲目肯定,而未顺势启发与引导,使课堂教学出现漏洞。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应变能力,能对所教语文学科的知识与结构有科学、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达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运用自如的境界。因此提升教师思想文化素养是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的基础。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予以重视,都努力做名副其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三)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足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教育理论知识,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并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基础出发,关注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发言仅用“对”或“不对”这一过于单一性评价,显示出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需要,削弱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有待强化与提升。

(四) 教师能力素养不足

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是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即指教师的课前备课能力和课堂施教能力。备课能力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准备和科学规划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能力,包括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评价的简单模糊,体现了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的不足,教学目标也存在不明确问题。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只注重知识本身的传递与教学的进度,而忽视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接受能力,也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情感熏陶与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继续参与思考的积极性,错失了课堂的精彩生成。课堂施教的能力是指教师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指导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对学生的想法与见解未能予以准确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仅用“回答的不错”这一模糊性的评价语敷衍了事,这是教师课堂施教的指导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弱化的表现。评价的毫无启发与引导,会使课堂教学平淡无味。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人文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与个性化解读,教师评价有所改进。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可以用诘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获得新的理解与认识。

(五) 教师教育研究意识不强

教育研究能力主要指教师通过提问与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措施的能力。是否具备研究能力,可以看出语文教师的差别。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会总结经验,还会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教师们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必要的教学评价艺术,满足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时在教学评价的标准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在教学上十分重要。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着眼点。本研究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及成因,通过对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多方面的思考与分析,力图提出有效、切实可行的对策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当前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不重视和学校评价制度不完善的现状严重的制约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因此,制定学校评价制度,规范评价体系十分重要,且刻不容缓。评价制度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的评价、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评价。

1.教师教学行为表现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关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习活动、评价和激励学生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明确、清晰、全面,且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能否根据教学目标,创造必要的教学情境,组织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思路是否清晰,首尾连贯,过渡自然;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的评价是否客观、富有鼓励性和针对性;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准确、简洁、鲜明,能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板书的设计与安排是否合理、规范、富有创造性。这一评价制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与课堂施教能力。

2.教师对教材处理评价

教师要有处理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手中的教材“二次加工”“二度创作”,对教材进行为我所用、为生所用的处理。所以,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应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评价,具体评价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能否充分的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教材的内涵;教学内容能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结构有序;教学内容能否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明确难点且突出重点。这一评价制度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智慧,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教育能力。

3.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评价

语文课堂也追求效果和效率,应该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来实现。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能否准确的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并灵活的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轻松且愉快;课堂教学能否完成所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整体提高。这一评价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评价体系,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对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评价

随着教改的深入,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课堂参与热情与情感体验以及探究思考问题的过程等。因而,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是否已经明确了学习目标,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并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学生是否能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灵活的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能否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大胆的发表个人看法。这一评价制度可以使教师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双基”为根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

教师的文化素养、语言素养与教育能力是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的基础。教育家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扩大知识面,包括文史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牢牢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认真备课满足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第二,教师要不断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引导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积累丰富而生动地课堂教学评价语,促进评价的启发力、激励力和反馈力。这就需要学校发挥其主导地位,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为教师强化文化素养、语言素养和教育能力拓宽渠道,促进教师的完善与发展。比如开展师德培训、专业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等,有利于教师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请专家讲座、看专家视频讲座、学员互动交流或考核、考评、推优等。尤其是开展教育理念培训,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掌握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艺术,从而强化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使之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保证课堂评价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课堂评价效果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课堂的效果和效率,评价必须做到客观、明确、丰富、坦诚。

1.课堂教学评价要做到客观和公正

客观、公正的评价性语言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积极思考做出调整,这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不盲目的赞扬或者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公正而简洁的语言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加以点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公正、客观的评价性语言也可以使其他同学避免出类似的错误,而学会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课堂教学评价语要丰富多样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普遍存在单一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打开思路,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当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人文性,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凡是不脱离文本的、符合客观事实的想法与看法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认可。此外,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口语和多种体态语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通过满意的微笑、肯定的手势、赞赏的眼神等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用个人的预设去限制学生,而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展示空间,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样课堂气氛才会很好。

3.课堂教学评价情感要真诚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信任学生,善于运用真诚、适度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习。特别是针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更要予以关注与鼓励。让课堂充满情感、个性、灵感与活力,这必然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用温暖、有情感、有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这样的评价语就会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4.课堂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准确而又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但是他们有自己的长处,即思维活跃,善于发表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和能力,通过富有魅力的评价语言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理解的偏差予以指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错在何处、应该怎样理解,这样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劳动,发扬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四、结论

在职业教育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基础语文课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还要掌握必备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就是课堂教学评价这个平常的教学环节也不容忽视。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教师教学的无目的性,评价的随意性、忽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等,这些还要引起高度重视。撰写本论文,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与材料,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经历,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成因以及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论析与整合,以此帮助更多教师重视教学评价的标准与艺术,转变教学评价的观念,改进教学评价,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与反馈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提高课堂教育与教学的质量。也许本文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还不深透,对误区与成因分析得不够具体;提出的改进的对策不够全面,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深入研究、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取得创造性成果,为边疆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评价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