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层次任务与高层次任务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2020-01-16曾晨刚

关键词:听者工作记忆图式

孟 娇,曾晨刚

(1.河北北方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 中央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在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不仅单纯地对外界语音进行被动接收,而且还存在一个“理解”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内在的加工过程,正如Vandergrift指出:听力理解不能简单看成一种被动反应的活动。英语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除了听者从外界接受音频这一被动过程以外,英语听力理解应当还包含主动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必须具备区别不同的“音-义”联系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将整个语言段或语流整合成一个完整含义的能力。这些足以证明英语听力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而英语听力理解,对于母语非英语的二语习得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一、英语听力理解中两种层次的任务

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任务可以分成两类:高层次任务和低层次任务。其中,低层次任务主要是建立起单词的“音-义”联系,高层次任务主要是进行短语、句子乃至篇章内容的理解。

(一)低层次任务——寻音定义

低层次任务的目的是将语音和意义联系起来,即通过“音”这个线索寻找其对应的“义”,笔者称之为“寻音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语音意识的高低对“寻音定义”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直接影响。所谓“语音意识”是指人们对单词发音结构的认识[1]。单词发音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读音”中具体包含哪些音素,二是每个音素来自单词中什么字母或字母组合。这种“音-形”之间的紧密对应就是语音意识的意义所在。听者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从外界接收的“音”必须与人脑中已有单词的“音-义”格式完成匹配。Candace和Dodd提出,语音意识在以下7个方面帮助听者在连续的语流中完成单词的“音-义”识别:1.声音与单词的联系。如通过读音[buk]识别出单词book;2.单词与单词的区分。如fish和feather只是开头音位相同,其余部分发音存在差别;3.韵脚的区分。如dish和fish有相同的结尾音位即韵脚;4.单词音节的切分。如通过识别出condition有3个音节,将其与conditional区分开来;5.音位探查。如bend和bed的发音在一个音位上存在区别;6.音位替换。如pat与bat的区别就在于[b]和[p];7.音位控制。如told与old区别就在于开头有没有[t][2]。

中国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层面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听”出来认识的词汇[3]。“无法听出来认识的词汇”,是因为学生不习惯某些单词音频出现的形式,即在“声音-单词的联系、单词-单词的区分、韵脚的切分、单词音节的切分、音位探查、音位替换和音位控制”这7个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因而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识别”某段语流中原来已经记住的词汇。但英语听力理解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听者无法决定外界语流输入大脑的速度,这种需要更多时间完成“音-义”辨认的情况最终必然影响到高层次要“理解”的任务,听力结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根据工作记忆理论,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提取到工作记忆中,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不需要主动控制或者注意[4],而在工作记忆层面涉及“理解”的任务是有意识的控制过程。自动过程涉及自动提取的信息,是通过控制过程获得的,是一种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固定下来的反应,一旦反应固定下来,这种提取就成为了一种自动过程。因此,低层次任务的顺畅实现关键在于提高“音-义”识别的自动化程度。英语学习者起初在记忆单词时是通过工作记忆有意识地记住“音-义”联系,这种“音-义”联系经过多次重复固定下来并存入长时记忆,当英语听力理解需要这些“音-义”联系时便会自动辨认,且自动辨认“音-义”联系所花的时间越短,工作记忆越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高层次任务,从而更加有利于理解。

(二)高层次任务——理解文义

英语听力理解的高层次任务是“理解文义”,即听懂一句话乃至整个听力文本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在工作记忆中完成交互并实现理解。人脑中的“图式”,特别是“语言图式”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高层次任务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Cook指出:图式是人们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它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图式的激活是以“语块”为单位的,并且这种激活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低层次任务顺利完成;第二,人脑中存在这些图式。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自动激活。图式在英语听力理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听者如果大脑里图式丰富,对不同题材的听力材料都可以作出迅速的反应,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就强;反之,听者大脑里图式的种类数量较少,接触到“陌生”的听力材料时,听者无法运用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对听到的材料进行合理推论,只能通过低层次的词汇识别结果进行含义组织,其理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语言图式主要有以下6种:who语言图式表明某一个事件有几个行为主体和关涉对象;what语言图式表示这几个行为主体和关涉对象在干什么或者经历了什么;when语言图式表示具体事件、行为主体或关涉对象处在哪个时间段或哪个时间点;where语言图式表示具体事件、行为主体或关涉对象处在哪个处所;why语言图式涉及事件的起因和原由;how语言图式涉及行为主体、关涉对象和处所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了某种联系[6]。下文以一段听力材料为例,说明听者的听力过程是按照前文所述的6种语言图式开展的,听者大脑里语言图式丰富,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力较强[7]。The Ukrainian President Petro Poroshenko has called on his country's Security Council and Parliament to annul a law that grants special status to two breakaway regions in the east.根据上面谈到的理论,听者根据以下顺序进行识别,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利用图式完成听力理解:The Ukrainian President Petro Poroshenko(Who语言图式)→has called on(what语言图式)→his country's Security Council and Parliament(Who语言图式)→to annul a law(what语言图式)→that grants special status(what语言图式)→to two breakaway regions(where语言图式)→in the east(where语言图式)。在高层次任务中,正是以“who、what、when、where、why、how”这6种语言图式为线索,帮助听者实现图式激活。

二、高层次任务和低层次任务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合作模式

在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低层次任务和高层次任务存在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高层次任务→低层次任务”的合作模式,也有学者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另一种是“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的模式,也有学者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理解模式。在英语听力理解中,“这两种合作模式同时在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并且都对英语听力理解产生积极影响。

(一)“高层次任务→低层次任务”合作模式

“高层次任务→低层次任务”的合作模式是以听者大脑中已有图式为基础的听力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允许高层次任务中的图式信息在低层次任务的“音-义”加工过程中发挥作用。当听者在听一段音频时,由于某些干扰因素的存在,会听不清甚至没有听出来一些音节,此时高层次的图式信息可以帮助听者对这些听不出来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测,如:The Ukrainian President Poroshenko(未听清)has called on his country's Security Council and Parliament to annul a law that grants special status to two breakaway regions in the east.其中,“The Ukrainian President Poroshenko”是一个表示who的信息片段,如果听者对乌克兰当下政局有一定了解,只要听到“The Ukrainian President”,就可以推断出“Poroshenko”是乌克兰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名字读音,从而完成对文义的理解。

这种“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笔者认为在以英语为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并不能起到重要作用,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要想顺利完成这种理解方式,就必须要求听者具备大量的以英语为存储语言的背景知识,对于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而言,除了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难度不小;其次,如果在一句话乃至一个语段中出现了多个“听不清”的单词,即使英语二语习得者的背景知识再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理解。

(二)“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的合作模式

“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的合作模式是以听者接触到的听力材料为基础的听力模式,这种合作模式遵循“语音→词义→句义→篇章”的理解过程。如果低层次的“音-义”辨认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动化辨认,那么工作记忆就可以专注于高层次任务,这就意味着英语听力理解可以顺利地进行。相反,如果低层次的“音-义”辨认出了问题,就会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如何在英语听力理解的低层次任务中迅速完成“音-义”辨认,即如何熟练运用语音意识的7种处理方法,在连续的语流中“挑拣”出单词的“音”并与相对应的“义”完成联系,是“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这种模式能否顺利过渡到高层次任务阶段直至顺利完成听力理解的关键。如果低层次的“音-义”辨认能够完成自动化辨认,那么工作记忆就可以专注在高层次任务的完成上,这就意味着英语听力理解可以顺利进行。

因此,教师如果能集中更多精力帮助学生强化“音-义”辨认的能力,将会有助于英语听力理解的顺利进行。

(三)外界语速与低层次任务自动化的关系

与阅读、口语和写作不同,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听力文本的内容和语速都由说者决定,外界语音材料像流水一样,通过听觉器官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听者的大脑里,这就是英语听力理解“稍纵即逝”的特点[8]。这些输入的信息是通过稍纵即逝的声音传入听者大脑,要想顺利完成英语听力理解,就要求听者大脑对这些外界语音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速度不能大幅度低于语速。因此,听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低层次和高层次这两个任务,并且还要保证大脑信息及时处理的速度与外界语速大致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顺畅的英语听力理解。

实现低层次任务的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实现语音意识7个方面的自动化。低层次任务自动化的程度越高,“音-义”辨认所占用的时间就越短,它可以实现两个好处:首先,工作记忆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控制过程即高层次任务的处理上,从而加速高层次任务的顺畅进行;其次,可以使听者适应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理解包括以完成单词音义辨认的低层次任务和以理解听力材料内容为目的的高层次任务。在低层次任务中,语音意识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低层次任务能否顺利进行,而在高层次任务中,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主要依靠激活储存于人脑中的图式。这两种任务存在两种合作模式,即“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和“高层次任务→低层次任务”、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低层次任务→高层次任务”是一种主要的英语听力理解模式。由此,在教学或个人学习中,要强化“音-义”辨认的能力,从而实现低层次任务自动化,并进一步完成高层次任务,实现听力内容的全部理解。

猜你喜欢

听者工作记忆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劳工(外二首)
工作记忆与多种因素相关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工作记忆容量对理工类院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