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及其消解路径探析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群体性消极群体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济宁 273165)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场域。在正常的大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倾听、质疑、讨论与老师进行思想与观点的充分交流与表达,师生互动对话从而达到思想的交流。当大学课堂中学生出现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必然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割裂师生关系。在运用母语的可以言说的课堂上,在鼓励自由表达的大学课堂上,消极的群体的沉默行为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常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深思。研究从教育社会学视角认识分析大学生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大学课堂学生群体生存现状,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探索。

1 大学生群体性消极沉默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教育社会学而言,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是社会大体系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个小系统。本文将研究视角锁定于本应最具活力的“大学课堂”,将之与大学现实课堂现状相对比,发现课堂中学生存在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正如刘向前把课堂沉默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活动”,课堂沉默有积极沉默与消极沉默之分。因此,我们这里需要重申的是,本研究指向的是学生这一群体的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群体性消极课堂沉默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中表现出的不关注、不言语、不参与的行为状态。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坐在远离教师的位置、避免与老师眼神接触、拒绝表达自己的想法、沉默以赞同他人观点、回避代表小组发言和课堂讨论等行为。

2 教育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出现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的成因探析

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出现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文化、学校课程与任课教师施加于学生的符号暴力

社会文化中沉默是金、祸发齿牙、言多必失等文化因素彰显着国人少言讳言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形成对沉默行为的认可。长期以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我国一直盛行的是“听话教育”。教师、家长灌输给学生“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文化教育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信奉沉默的价值。事实上,这样的文化熏陶与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学生们在当前学校教育体制与教师教育方式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要求收敛好奇心、怀疑精神,接受他人观点、思想和态度,放弃自我而顺从主流。在大学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持续稳定发挥,更因其比之中小学阶段教师更为强势的学术权威、遥远的师生距离而无形地辖制大学生课堂话语空间。大学中陌生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选择沉默。学生们害怕被老师提问,又更害怕他们的沉默被视为对教师权威的一种挑战,恶性循环,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言语表达,部分学生出现沉默式课堂焦虑。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模仿标准答案,自然就使学生专注于听课,而忽视了课堂言语表达。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学生主体能动性被忽视漠视,是大学生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出现的症结所在。在规训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唯上”、“唯师”和“唯书”已经成为一种合理的文化符号和思维定势,沉默成为部分大学生的课堂常态。伍兹将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适应分为八种不同模式,即逢迎、屈从、仪式主义、机遇、逃避、开拓、不妥协和叛逆。学生与忽视其主体性、创造性的学校教育目标的矛盾与对立在大学课堂中集中表现为学生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大学生生活在这种符号暴力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被这种“沉默”同化着。

2.2 班级组织与群体话语对个体的话语支配

学校是由相互间分工合作的群体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学习的主要发生地。在大学课堂中,特别是公共课堂,其班级组织较为松散,班级规模较大。当多人在场时,大部分学生依赖于别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在这种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群体性消极沉默。就像有的学生说的那样:反正总会有人回答老师的问题,一个人就算不举手也没什么,不幸的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种依赖性和惰性。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教师进行互动,但是他们不愿意在“大班级”群体中成为“出头鸟”,不愿意“出风头”,最终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不参与课堂教学。

正如勒庞所言,处于群体中的个体的个性必然受到群体、他人甚至自我无意识的压抑。在大学课堂中,学生即使没有受到任何可见外力的强制,他也会情愿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并在大学课堂中突出地表现出来。正如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产生倾斜,当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时,哪怕有少部分愿意发言的学生,他们最后也会保持沉默。究其实质,是因为他们处于话语的“被支配”地位。“沉默是一种集体的默契”,在课堂中,一旦沉默属于大多数人时,一般人都会选择加入沉默者的行列。当教师或某个学生提出一个观点后,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赞同,那么很难会有人提出异议。沉默具有传染性。

2.3 学生个体于群体中生成的极端应激性心理惯习

在大学课堂中,学生自然地聚集为“讲台之下”的受教育者群体,形成群体的气质。勒庞提出,当个体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行动的目的而聚集成一个群体时,仅仅从他们聚在一起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除了他们原有的特征之外,他们还表现出“一些新的心理特征”。换言之,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深度的学习困境,引起横向比较、能力归因,产生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超低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又反过来影响新知的习得。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恶性心理循环的状态下,逐渐形成极端应激性心理惯习及特定的行为方式——为维护尊严,在公开学习场合拒绝发言。

一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恰当,引起他人的嘲笑而使自己“失败”,因而选择沉默、不参与课堂,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与观点。另外,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自己的外貌、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存在过度自我关注。于是,他们对课堂交往中的偶尔失误、轻微劣性刺激等都会浮想联翩,无限夸大后果,从而产生负面情感,引起长时间的不安与焦虑。当教师在课堂中再提出互动要求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持沉默,自觉或不自觉地避免任何可能会影响自身形象的风险。

3 教育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的应对与消解策略

学生们自身很难在真正意义上打破课堂群体性沉默的局面。对学校教育来说,为学生提供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课堂环境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责任。因此,高校应从不同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大学生打破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的魔咒。

3.1 高校要积极改革管理模式,创建开放校园环境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黄金时期。然而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与课堂组织方式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或纵容了大学生消极性课堂群体沉默行为的产生。因此,学校应力行改革,营造多元课程环境,落实学分制,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将课堂更多地让渡于学生,给学生以真正的课堂学习自主权。

3.2 教师要主动调整课堂教学,让渡课堂话语空间

教师要自觉优化教育行为,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和主体能动性。“学校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心灵接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渡话语空间,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交流中消解学生课堂群体性消极沉默行为。

3.3 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与情境,纾解极端矛盾心理

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过度自我关注与强烈的自我形象管理要求。很多人对自己的失误无限放大,耿耿于怀,甚至迁移他人的挫败体验于自身,逃避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学生要正确自己,自觉调整因学习环境转化所带来的不适,纾解自身于群体中生成的极端应激性矛盾心理,发展合理的自我认同与精神纾解能力。

只有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协调一致,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打破大学课堂中学生群体性沉默的魔咒,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创造良好的环境。总的来说,引导大学生自觉改变消极性课堂沉默行为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这里,我们鼓励教育工作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多种活动,协同努力,消解大学于课堂呈现的消极众默行为。

猜你喜欢

群体性消极群体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