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2020-01-09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高月华

天津教育 2020年2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法治

■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 高月华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注重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理解,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注重以学生为生活主体,对教学目的进行有效转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及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这一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拉近小学生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距离,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加深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感受知识魅力,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联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结合,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开展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程知识进行结合,能够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及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来看,其注重对生活经验进行把握,联系生活情况,对基本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现生活与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从而借助于现实生活,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思考,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及不足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现状来看,虽然生活化教学模式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结合,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及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的滞后性

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虽然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教学结合方面缺乏有效整合,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同时,生活化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改革没有有效契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二)教师过度干预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过度干预学生学习及理解学科知识。在这过程中,教师联系教学重难点知识,对生活知识进行利用。但是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三)教学反馈不足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有效把握,没有对学生的反馈问题做好把握。受此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把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无法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改善。这样一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会对学生学习及运用知识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来看,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进一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立足生活化教学理念,做好课堂教学安排

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结合,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例如,在开展让《让家园更美好》一课时,联系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让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污染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生活污染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二)发挥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生活化课堂构建,要注重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及思考,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小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例如,针对“校园规则”问题,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就规则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并让小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交通规则、法律知识,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及理解。这样,通过发挥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三)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结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转变,加强教学反馈,从而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发展,联系生活化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内涵,做好课堂教学反馈,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法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