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在公共雕塑设计中的运用

2020-01-09廖安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仿真技术设计者雕塑

廖安顺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衡量一座城市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中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和对于文化生活的品味,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城市公共艺术事业。城市公共雕塑是城市公共艺术下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是城市形象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公共雕塑甚至凝聚了城市发展历程,在潜移默化中对城市发展的节奏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雕塑事业,对公共雕塑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推动城市居民精神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3D数字雕刻、3D扫描、3D打印及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近年来发展迅猛并逐渐运用到城市公共雕塑事业中,一大批与公众生活水平和精神世界贴近的城市公共雕塑应运而生。同时也暴露出传统城市公共雕塑在设计手法方面的诸多问题,一场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城市公共雕塑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城市公共雕塑方案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共雕塑越来越重视,很多地区甚至将城市公共雕塑建设视为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随着我国对城市公共雕塑越来越重视,其在风格、题材、制作方法和选材用材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全国呈现出一片“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但总体上而言,我国城市公共雕塑设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缺乏系统的规划

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属于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其建设在整体上应当同城市规划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对城市公共雕塑制作进行设计规划,各地区个部门应当切实加以重视。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雕塑作品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雨后春笋”般的景象很容易导致有数量、无质量的问题,于是其中不乏造型随意、主题低俗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1]。另外,跟风建设导致雕塑作品同质化现象也十分普遍,不仅拉低了公共艺术水准,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建设规划,阻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缺乏对精神文化的创意和凝练

虽然近年来城市公共雕塑在我国各城市规划建设中发展迅速,但在整体上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设计和制作时还需要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摸爬滚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城市在设计公共雕塑时对其它城市的雕塑作品借鉴太多,导致很多公共雕塑作品看起来大同小异。而事实上,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城市精神文化截然不同,体现在公共雕塑作品中的文化创意也应当保持本质上的区别。一味的模仿不仅不能体现出自己城市的文化内涵,还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为人们带来错误的思想引导。例如,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是四川广安人,在广安市为邓小平同志塑一尊雕像无可厚非,一方面表达了人们的邓小平同志的纪念好尊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深外来游客对邓小平同志和广安这座城市的认识。试想如果将邓小平同志的雕像放到其它城市,就很难达到相同的效果了,并且很容易错误的引导邓小平同志的籍贯归属地为其它城市。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文化缩影,因此某些雕塑也只能在特定的城市中出现。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将城市公共雕塑为城市带来的时尚感等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只有深入的了解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并设计出合理的雕塑作品对这种历史进行文化精髓的提炼,才能从源头上避免面子工程的现象。

城市公共雕塑在设计中应当遵循造型独特和新鲜感的原则进行创作,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公共雕塑设计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很多雕塑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部分城市公共雕塑变得模式化。在我国传统发展中,没有纳入城市公共雕塑建设这个板块的内容,因此很多设计者“现学现卖”,对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最终导致对其它国家或其它城市公共雕塑作品的照搬照抄,表面看来好像城市的公共雕塑工艺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是却存在更大的问题,最终被证明只是一只纸老虎,外强中干[2]。这种过度重视“面子”的思想正是设计者没有认识到城市文化差异导致的,要改善这种面子工程现状还需要积累起符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的文化经验,才能设计制作出更好的城市公共雕塑。

二、3D技术在当代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的运用与体现

我国在开展城市公共雕塑事业中使用数字技术相对较晚,3D技术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开始兴盛的的一项辅助技术。起初,一些雕塑家开始尝试借助计算机和软件进行3D数字绘画和三维建模,以便通过绘图初步看到与最终成品非常接近的图像作品。与传统的草图绘制、泥浆草稿等方式比起来,3D数字技术和最终的作品成像更具直接性,精确性和美观性,与传统绘制方式比起来优势明显。

3D技术在当代城市公共雕塑制作各个方面的应用不断拓展。许多城市在制作雕塑时都要求以3D立体方式呈现,并在真实场景中渲染效果,甚至模拟不同的背景元素,如白天、夜晚、灯光变幻和周围景色变换等,以便增加最终雕塑作品的灵动性[3]。重庆市的《青青山城》以及《圆缘园》都是3D技术参与城市公共雕塑的成功案例。

3D技术在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中的使用,为我国城市公共雕塑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传统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可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最终的成效却收效甚微。3D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规避上述风险,为雕塑作品锦上添花,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公众对城市公共雕塑作品的需求,充分发挥城市公共雕塑在公共资源中的审美职能,因此这种技术在我国城市公共雕塑中得以应用以来就受到广泛的青睐。

随着3D数字技术在城市公共雕塑中的深度应用,其价值已经不单单体现在一种模拟工具,同时还为城市公共雕塑设计者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艺术语言,有效拓宽了雕塑作品的多样化发展之路。例如,3D技术下对动态意象的捕捉,可以让事物的动态美凝固成为静态美。例如可以让流动的波浪、飞溅的水花等定格在一个静止的瞬间,最大程度突出公共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再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输出打印,最后按照雕塑的实际建设需求进行放大、选材、建设等,让这种艺术性与雕塑作品进行有机融合渗透[4]。在3D技术正式投入使用以前,雕塑作品设计只能通过用笔画的形式大致展示一下效果,随着3D技术的大面积使用,雕塑作品在前期能够更加鲜明的呈现在设计者面前,有利于从工具和裁量两个角度完整设计者的艺术构思。此外,3D数字技术还未城市公共雕塑的设计者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验空间,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对雕塑作品的最终效果进行试验,在正式的建设施工前就能将根据打印出来的3D效果渲染图对雕塑材质进行评估,在不需要实体构架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数字技术机型雕塑悬空等细节的处理,并且还未设计和施工同时提供了可逆的可能性,通过对效果渲染图进行逆向修正,让最终的雕塑作品达到完美的状态。

三、虚拟仿真技术助力城市雕塑设计与制作

传统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使用二维方法来呈现三维物体。然而,由于二维信息通常被简化,因此雕塑成像往往更加精简和抽象。因此,这就导致传统城市公共雕塑与设计存在明显的视觉误差,不能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效果。另外,最终的实物模型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渗透感和真实感不够等。而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中的运用,能够将设计工作最大限度的达到“灵活”,同时能够让公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意境,设计师再根据公众对雕塑作品的实时感受调整设计方案,让最终的作品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一面。

借助计算机实现虚拟仿真,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城市公共道速设计与制作中,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充分彰显出我国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高度渗透融合。日前,在日本某大学工程研究所的相关研究中,一套虚拟的雕塑实操系统横空出世,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雕塑作品进行创造、重造和改造,该系统主要是利用测定装置来连接系统终端和参与者的手指,捕捉人的手指动作,并且在系统中及时显示手指的位置和动作,形成现实与虚拟同步的雕塑创作过程。这套操作系统一经面,便很快在周边国家中引起剧烈的反响,加快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运用。由此可见,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在新时期下正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这种高度发展,为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带来更加直观的进步。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公共雕塑建设中参与设计与制作能够很好地满足公众对城市雕塑的审美需求,以虚拟的建设环节促进提升雕塑作品与环境更好的融合的可能性。这样有利于对公共雕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进行有效的鉴别,让设计者、公众欣赏到更加赏心悦目的雕塑作品,通过核心的虚拟仿真技术,将城市公共雕塑与公共环境进行细致的刻画。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与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城市公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雕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城市的一种对外展示和文化凝聚体现,公共雕塑时城市人文精神的浓缩,对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下,只有充分明确了3D数字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等在公共雕塑领域中的突出贡献,才能够推动我国城市公共雕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设计者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2020德国iF设计奖
模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电工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写实雕塑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电工维修中电子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