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线上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录屏分数作家

王 昊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32)

大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得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参与式教学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参与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介入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的过程。[1]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2]笔者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工作,深感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20 年春季开学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普遍采取了线上教学,为了贯彻参与式教学方式,在熟练使用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些许经验,期望能为高校参与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阶段,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文学家及其作品,教师利用超星线上课程培训所分享的录屏工具,对即将学习内容进行10~15 分钟的要点性讲解视频,上传至学习通的视频资料中,学生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看学习。这样的讲解首先为学生勾勒出即将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其次促进学生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以便在即将开始的新课学习中做到带着问题来听讲。同时教师也会在上课伊始形成惯例,向学生去询问他们在观看了要点性讲解视频后,有什么疑问和不清楚的地方,并根据超星直播间学生回答的聊天留言,迅速掌握学生的预习状态。对于集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教师可以预想到的,涉及学习内容的难点性问题,而有些则是教师未预想到的,如唐代文学中古文运动的背景之一的儒学复兴,就由多位同学在直播间聊天平台上留言,这使得教师在讲课时,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讲解,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线上教学。当然这种问题意识,也可以在录屏时候,由教师向学生发问,比如当学习完唐代文学杜甫这一章节的时候,意味着盛唐诗歌学习业已结束,教师则在录屏时候向学生留下了一个问题,即盛唐诗歌的发展脉络是什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回顾刚刚学习完的内容。

同时,教师也将录屏工具也分享给了学生,将一直以来坚持由学生完成的作家简介用录屏来完成,根据作家简介的难易程度,教师给予录屏时间的限制,如李白、杜甫、苏轼这样重量级的作家,教师可给予6 分钟的视频时间,一般性作家的简介则控制在3 分钟内。这使得传统课堂上不容易控制时间的作家简介部分,在录屏工具的使用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在严格的时间控制下,学生对于作家的介绍,则必须做到全面而精简。全面是指将作家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之间关系密切的方面必须予以突出,精简则是指简明扼要对于作家人生给予整体性的回顾,这样做到主次分明,线索连贯。作家简介的录屏实践,首先让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录屏这一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为其今后就业、升学提供更为多元的工作技能。其次因为有了严格时间的要求,不像传统课堂,虽然教师对作家简介一直有时间限制,但是一般都会让学生讲完,所以经常出现超时的现象,也因为如此,学生对讲解内容的选择会出现粗枝大叶的状况。录屏这一教学工具的使用促使学生有效地形成时间感,这就使得他们择选材料更为精准,结合自制的PPT 讲解也更为流畅。再次录屏的成果,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和要点性讲解一起观看,不必再占用课上时间。而且在教师录屏和线上教学中,教师可将作家简介部分弱化甚至跳过,在讲解其他部分时候,适时穿插上非常简短的生平简介,以便和学生所讲解内容相互挂钩,让学生在观看两个视频时候,能够相互联系,加深印象。如在讲解晏殊的词艺的时候,教师就直接进入,分析其词作含蓄淡然、圆融平静、富贵气象的艺术风格,随后会再次简单提到晏殊台阁文人的身份。

2 课中奖惩

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但通过学习通点名回答,教师则可以立刻给予分数的回应。较之传统课堂回答,虽然教师都会强调回答问题与平时成绩相互挂钩,但是不会马上说出分数,而学习通点名回答则可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立刻给予分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认真听课和主动回答的积极性。对于回答特别好的学生,教师一次可给予5分的奖励。特别是由于提问的随时性,对于问题无回应和基本回答不出来的学生,教师也会立刻给予扣分,完全无回应的学生将扣除5 分,基本回答不上来的,则扣除3 分,这样可以比较迅速掌握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减少了因无法直面教学,而缺乏对学生课堂教学状态的直观把握。对于多次回答问题不理想的同学,课后教师会通过QQ私聊或者学习通私聊和学生进行谈话,督促学习,并在第二天提供生成的线上教学的视频链接,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

之前虽然教师也在教师手册中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记录,但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一般不给予扣分,仅仅记录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而且学生对教师手册平时成绩记录无法及时掌握。教师在学习通上立即给予分数的奖惩则能够激发学生瞬即产生所谓的面子问题和个人荣誉感。当老师在线上教学反复点一位同学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回应的时候(这种点名通常会持续十秒),教师则会点下一位学生的名字,这对于在线听课的学生也是一种警示,督促同学们能够更加认真听课。这一教学效果要比传统课堂要好很多,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个别上课分心的学生时,因为周边同学总会示意,一般不会出现不应答的现象,加之不会给予平时分数的扣除,所以教师提问仅仅起到了旁敲侧击的作用。线上课堂,每位同学都是单独的个体,这种分散性使得学生不可能实现迅疾的联系,从而让教师迅速掌握学生的听讲情况。

这种奖惩激励的方式,还会使用在主题讨论的环节。讨论问题一般由教师当堂留下,而讨论则由学生自主在课下完成,改变传统课堂讨论在课堂完成的环节。讨论在课堂完成的效果一直拆强人意,很多同学或者轻描淡写对于文学文本或文学现象进行评价,或者直接念教材。而通过学习通留下主题讨论的题目,一般学生可在1~3 天内回复,教师根据学生回复内容,进行给分评价,分数为1~3 分。对于那些很优质的回复,教师可以点赞表扬,比如隋唐代文学绪论的主题讨论为“胡风胡韵对长安社会的影响”,有的学生就在此结合了“一带一路”,很多同学都提到了陈凯歌电影《妖猫传》中的胡月楼。对于敷衍的讨论,则可通过评论指出其缺点,并将两类中有代表性的讨论截屏,在上课时候,针对学生发布的主题讨论,指出优缺点,这样极大提高了讨论的效率,增大了讨论的学生覆盖面。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平时成绩积分之间的差距已经渐渐拉开,有的学生得分只有十多分,有的学生却已经达到了四五十分的积累,教师适时在超星线上课堂教学中截图优秀学生的积分成绩进行表扬,因为平时积分以40%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从而产生相当的激励机制,并给学生们树立起追赶的榜样。

3 课后巩固

袁世硕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每章节后,都有思考题,此外教师为了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补充部分题目。传统教学一般采取指定学生,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最后由教师重申的方法,学生仅对自己被抽取的题目关注,对于其他题目并不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班中学习成绩难免参差不齐,这使得学习处于稍落后的学生,并不能给题目以较好的回答。而本次线上教学,则采用分组任务的方式,有意识将成绩不等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小组内,由同一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共同答题,而在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则给予同样的分数。此外学习通的分组方式,还能让教师与学生就答案进行互动,教师看到不全面或者不正确的答案时,可通过互动对小组答题提出意见,督促小组成员继续完善答案。分组任务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外,还可以设计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可以互相看到彼此小组的回答问题的情况,这种互视和互鉴,有利于督促学生进一步学习。

这一分组方式在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收到了很不错的复习效果,首先,为了更好的成绩,小组内部成员非常通力合作,虽然小组内仍对题目进行分工,但对于答案,小组成员仍然保持着互相商量的态度,以求更好。其次,因为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习稍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他们能够更为努力地去理解教师和教材所讲授的内容,而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或者组内请教,或者直接向教师请教,尽可能去维护小组共同的荣誉感。再次,这也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虽然同处一班,但是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使得教师了解到,即使同班同学,某些学生之间在四年间的交往都是极为有限的,特别是各个方面的差距和不同造成了同学之间交往的屏障,而将参齐不齐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可以有效连接小组内的各个成员,使其更好的形成集体感。

此外利用学习通的群聊,教师还开展了语音品评诗词接龙活动,即由教师从唐初作家作品开始,抽取名家名句发布在学习通上,点名指定学生结合教材和个人体悟进行语音品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分数,而被提问的学生再提出另一名家名句,指定下一位同学进行回答,并根据同学品评给予评价和分数,由教师使用选人方式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的活动,一来活跃了班级的学习气氛,二来也使得学生们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且教师可以从这些品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学习中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次讲解和强调。还有利用测试题的学生互评方式,每两个到三个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会就基础性知识出一些填空或选择题型放在测试题目中,比如填空题初唐四杰是指哪几位诗人,因为考察知识点答案明确,可以使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做题和互评,对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就进行了两次巩固。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突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强调实践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等认知目标。[3]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2000 后出生的学生,非常注重自我个性,敢于表达独立观点,获取信息能力强,这使得改变单向传输的灌输式教育成为必然。科技发展更是助推教育改革,在这次大规模的网课教学中,数字化信息技术,智能化网络使得多种线上教学呈现出异彩丰呈的状态。笔者也曾担心线上教学是否能保证教学效果,但经过十多周的教学后,教师通过问卷及与不同学生的线上交流,发现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下,学生不但对线上教学全然接受,更呈现出较之传统课堂更高的参与性,实现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4]线上教学较之传统课堂,为师生在共同参与、积极互动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因之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和师生相长,这也正是教学的真正价值和参与式教学的真谛。

猜你喜欢

录屏分数作家
作家的画
分数
——分之有“术”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视频、音频剪辑类APP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Camtasia studio 在教学视频制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