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2020-01-08何飞龙

科教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媒介政治

何飞龙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1 现状分析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改革和创新,为现代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全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勇于接受挑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 机遇

全媒体时代已经全面铺开,这是一个全新的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抓住时机,深入分析全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

(1)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没有进入全媒体时代时,由于时政信息具有时效性,而且传播媒介受限制,传播速度慢,进入全媒体时代后,互联网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时政内容随时更新,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里,每一条信息不局限于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学习。

(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要,灌输教育的重点是强制学生被服从,思想、价值观不同于普通的知识可以靠灌输得来,思想、价值观是要潜移默化的,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认同。全媒体时代,在各种平台和应用软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不仅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3)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度。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原来的单向的,而是双向学习的过程,学习不仅是学习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评价老师上课内容,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提出建议。老师可根据一些应用软件,了解学生的兴趣及需要,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出建设性建议,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增加了师生间的信任度,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1.2 挑战

为了顺利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现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2]

(1)高校教育方法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需要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全媒体时代下,信息资源丰富多彩,真假难辨,虽然全媒体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政治知识,但是由于丰富的信息资源真假难辨,虚实不定,高线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目标是否能达到,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全媒体对大学生如何进行教育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甄选辨别能力,这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2)关于教育内容的挑战。不得不说,全媒体时代,网络的虚拟化成为了不少人发泄自己放飞自我、实现自己不现实的追求以及侵犯法律等行为的重要因素,比如匿名攻击他人、发布虚假信息、侵权、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虚假交易等行为,既是违法行为,又是有失道德的行为。面对网络中的失德行为,不断整合,规范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确立合理的全媒体网络道德规范,正确引导大学生自我约束,减少网络失德的现象发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3)对教育工作者的挑战。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成为了全媒体的受众人群之一,大学生会通过全媒体在第一时间掌握丰富的信息,甚至比教育工作者所掌握的信息要早,掌握的信息量也更多,导致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 策略

我们应该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并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合理的改进,更好的提升及教学效果,让学生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到更好的引导,实现健康全面发展。[3]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媒介素养,创新工作方法。[4]

2.1 创建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1)需要净化网络空间。高校要熟悉了解全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遵循全媒体自然发展规律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确立高校的网络管理机制,对高校的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进行约束和管理,净化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

(2)创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不仅要融合校内的媒体资源,还要积极扩展校外的优质媒体资源,为学生选择并提供优质网络课程,也可以选择知名学者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比如慕课教学等。

(3)整合校内媒体资源。高校内的已有的媒体资源多种多样,并不是每一种媒介平台都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校可以选择被大学生认可程度低的媒介进行解体或改造,结合传统媒体的优点以及新媒体的特点,创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媒体领域,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与素养

(1)扎实基本功,提高理论水平。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育工作者有主导地位,具有权威性,大学生接收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课本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基础,对于教育工作者传授的知识都是盲目的认同,哪怕有一个不明确的观点,大学生也很少会探讨辨别和反驳。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接收不同的知识,也可以对知识有全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大学生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教育工作者就要掌握更多更可靠更扎实的知识,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好典范。

(2)学习全媒体网络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不学习必定就会落后,所以要学习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并运用自如。教育工作者要能为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健康的信息资源,能在网络上与大学生互动,能创建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课堂,能通过全媒体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3)创新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国情,关乎社会,关乎思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一时间了解时政,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通过全媒体技术向大学生解说、传授知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做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人。

2.3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全媒体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丰富。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介的受众群体之一,他们对网络上的事件的关注度更高参与度更高,由于大学生的活动天地主要是校园,他们对社会的真实现状缺乏了解,也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每个事件的真实度,不能分辨信息的真假虚实,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非常情绪化的发表网络言论。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只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是大学生实现终身学习进步的基础。[5]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1)高校教育。从高中备考走到大学的自主学习,可以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在解除高考限制后,有很多大学生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因此,这就需要学校的相关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网络安全与教育的必修课堂,加强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辨别、评价和制作的能力,使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思维习惯养成及行为方式塑造。[6]

(2)自主学习。高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很重要,同时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更重要,大学生通过全媒体技术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的应用,网络信息也很广泛,高校内也有很多运行的网站、程序等,大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网站建设,参与到每一步骤的运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积极学习媒介知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3)家长支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可以说家长的行为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所以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认识和素养,为孩子提供积极健康的正能量的指导。帮助孩子通过全媒体技术学习,帮助孩子分析、分辨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 结束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适应社会的时代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教育方法,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媒介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政治攀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