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020-01-07林妙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林妙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理论讲解+习题练习的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育人需求,教师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等综合能力,提高小学数学启蒙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小学是学生数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空间、数据分析、数字运算、逻辑推理、建模、应用与创新等数学综合能力的最佳阶段。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素养成为当前学校数学教育的基调。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基本囿于课本,教学方式单一,侧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观和核心素养育人理念为指导,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数学思维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为例,浅谈教师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地生根。

一、深研教材文本,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最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文本是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主题、知识结构和基本信息等学习素材。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读懂教材编排者的意图,从深度上和整体上把握好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地连接起来,在准确把握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核心素养实践教学活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周长》单元的相关教学课堂中,笔者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深挖教材中关于图形的内容,结合学生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经验、当前思维拐点需求的基础上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构建和重组,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与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量感”,同时将其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思维。

教师对知识模块的重组,挖掘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学会以知识模块的形式储存知识,逐步形成关于某一知识的系统认知结构,进而发展迁移学习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以形象思维学习和思考问题的小学生而言,将数学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通过生活问题来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创设亲切、轻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的抽象思维和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三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椅、黑板等物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这些图形、学习四边形的特征,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四边形的特性。以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去近距离、真切地完成图形的认识,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还能让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当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就是要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去构建新知,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三、巧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能只是数学课或实验中的一个方法问题,但是清晰地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看待旧问题则是创造性的。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再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善问,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设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学生创造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在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元教学课堂上,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之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面积相差1公分的纸张(一张面积为5平方分米,一张面积为6平方分米,正面空白,背面画上格子,后续引出结果的时候查看),让学生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大小,设问“两张纸当中谁的面积比较大?”,引发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会发现通过观察无法轻易分辨出来,接着再设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分辨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呢?”,学生的答案有“用尺子量”“两张纸重叠比较”……“我们来一一验证到底可不可行吧”,通过动手实操验证学生们说的办法,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实操验证完之后,教师再把画了格子的一面反过来,引出除了观察、测量和重叠对比之外,还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比较。课后让学生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提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而适时、恰当的提问则有助于引发学生动脑,一边思考一边探索,发展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探索与创新思维。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核心素养实践教学中,教師要紧跟时代教育步伐,适时优化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等综合能力素养为目标,为学生未来发展赋能。

参考文献:

[1]李军田.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

[2]郑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育,2019(8).

[3]白会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8(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