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阳县博物馆馆藏青铜钵的保护修复

2020-01-07冯广丽

东方收藏 2020年12期

摘要:对淮阳县博物馆馆藏青铜钵的保护修复,依据青铜钵自身存在的病害特征和调查分析结果制定了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经过保护修复后的文物达到了博物馆的展陈要求,使其形态特征和艺术价值得以体现。

关键词:淮阳县博物馆;铜钵;锈蚀物检测;保护修复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的中心,因处于淮河以北而得名淮阳。淮阳历史上素有“四国”之称,这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淮阳县博物馆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陵庙”为馆址,是一所地方历史类综合博物馆,该馆不仅承担对淮阳地方史开展科学研究、文物藏品的征集保管工作,还担负着太昊陵古建群的保护和管理等任务。在1995年之前,周口地区的文物都收藏于该馆。淮阳县博物馆有文物3万余件,其中的600余件青铜文物,年代跨度较大,上可追溯到平粮台遗址出土的史前青铜器,下可至明清。此次拟修复的431—162号青铜钵,是该馆馆藏青铜器中一件比较珍贵的青铜艺术品,是研究中国青铜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在河南省第六期青铜器修复培训班陈家昌老师和马新民老师的指导下,学员实施了保护与修复。

●   保存现状和价值评估

1.基本信息

青铜钵:编号为431—162,汉代,该钵呈圆鼓形状,钵身外鼓,口沿内收,饼足,唇口外翻,通高12.8、腹径29、口径24.8、内口径23.8厘米,钵身素面,钵外身有大块瘤状锈蚀,内壁有较多小块瘤状锈,铜钵口沿到钵身有两处缺失,分别为4.5×5厘米、14×4厘米,钵腹和底部有小块缺失,重量1.2千克。

2.保存现状

该青铜钵由于年代久远,口沿至钵腹存在破损、缺失、变形等病害,外壁大块堆状锈蚀,内壁有点瘤状锈,口沿缺失达三分之一,修复前一直收藏于文物库房内,未做进一步的修复保护处理。青铜钵通体发绿有堆状锈蚀,以浅绿色锈蚀为主,内壁有蓝色锈蚀,浅绿色锈分布均匀且较致密,蓝色锈呈颗粒状,在器物下腹部有一块2.5×2.5厘米的正方形铜皮的补块,内外两块铜皮夹在破损处用铆钉连接,虽通体有少量锈蚀、钙化,但是色泽光亮呈绿漆古状。由于器物来源没有信息,通过外观观察和早期修补痕迹可以推断应该使用时间较长,应为传世文物。青铜钵范线不明显,应为一体浇铸,钵为饼足,实用器。青铜钵一直保存在淮阳县博物馆文物库房中,库房无恒温、恒湿调控设备,常年在自然条件下保存。

3.价值评估

钵是古代和尚用来化缘、盛饭、盛菜、茶水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青铜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通常情况下,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等南传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和尚敲钵的意思应该是向人们提醒和尚外出化缘了。

淮阳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铜钵,是古代和尚化缘乞食用的食器,器型古朴端庄,而且使用痕迹和时代特征明显,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具有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此青铜钵流传中原腹地,对我国的佛教研究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   锈蚀物检测分析

通过再前期器物外表观察、探讨和多角度照相存档的基础上,选取4处锈蚀样品,用手术刀细心剥离,样品编号分别是:编号01样品,有铜钵腹部堆状绿白锈;编号02样品,内壁瘤状锈;编号03样品,钵腹粉状锈;编号04样品,古代修补处的填充物有无胶质含量。然后标明所在具体位置、颜色,并装入自封袋内以备检测分析。

利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显微分析仪等手段,对金属器物的合金成分、金相显微结构及锈蚀物基本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检测,并根据病害分析结果对青铜器病害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依据对金属结构和重点锈蚀样品的检测分析, 绿色锈蚀是孔雀石,属于无害锈,而且它们的存在会使青铜器表面包裹一层锈蚀物保护层,使锈蚀活动不再進一步发展,所以对这些无害锈蚀不需要全部剔除,只需要对器物表面一些较大的硬结物进行去除即可。

●   保护修复技术步骤

结合观测调查分析和仪器检测分析结果,为青铜钵的保护修复处理提供了充分的方法论指导,依据文物保护技术流程图进一步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操作步骤。

技术操作流程:文物基本信息的采集→保存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清洗处理器体污染物和断面碴口→拼接→焊接→补缺→调色做旧→封护→建立档案。

1.基本信息的采集:首先进行称重,青铜钵重1.2千克,然后取样提取了四处。发现该件器物早期修补过,有一处2.5×2.5厘米的补块,它采用内外两块正方形铜皮用8个铆钉拉固,考虑铜皮与器物之间可能有密闭材料,进行了取样分析,然后对器物修复前进行了照相留档。

2.样品分析检测:依据青铜钵的收藏情况,将器表锈饰物的稳定与变化作为一个详细观测的重点,这是决定保留有益锈维持现状不变,还是去除有害锈层问题的关键所在。检测室借助精密仪器分析鉴定器物内部合金构造成分和判别锈蚀物优劣,为下一步保护修复文物提供科学依据。

3.器物的清理:提取样品后对器物用蒸馏水进行了清洗,对个别有碍文物观瞻的附着锈蚀小心清理,稳定性能好的锈蚀层加以保留;断面在地下长期受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侵袭形成一层土垢薄锈,不利于比拼接合,可用医用手术刀和超声波去除。

4.焊接补配:采用电磨打磨把口沿至钵腹缺失处打出坡口,坡口打在内侧45度角,尽量把器物的铜质打磨出来便于以后的焊接。该器物的底部小块缺失部分矿化严重可能用锡焊不易焊接,计划采用安特固AB胶加纱布进行加固。口沿外翻唇处缺失,采用粗铁丝握成圆弧用锡焊与器物口沿缺失处连接,用铜皮在砧子上打出弧度,按照缺失面铰出大小进行补配。铜皮焊接时不能高出器物表面,钵底部矿化严重,采用AB胶加纱布进行加固。

5.打磨:由于有部分焊锡和AB胶高出器物表面需要进行打磨,以便下一步上原子灰。打磨焊锡时用电磨小心打磨,避免碰到原器物表面,AB胶壳用砂布进行打磨。打磨好后用原子灰填平缺失面,原子灰凝固后用砂纸打磨,不平或弧度不够继续上原子灰,直至与原器平整度弧度一致才可以结束。

6.调色做旧:准备漆片、矿物颜色、调色板、毛刷、泥浆、酒精、电吹风等做旧工具,观察器物颜色特征,采取先浅后深的上色原则,为了确保原器表面沾染颜料,做旧前应用泥浆遮盖,留出一小部分过渡面,做旧前用毛刷弹泥点以便颜色过度集中,先做出底色再分层上色,内壁做旧方法一致。做旧结束后发现和原器光滑度不一致,做旧表面颜色厚度不平,采用细砂纸蘸蒸馏水轻微打磨,不能过度,避免露底色。打磨吹干后用石蜡擦修复处表面,然后用布打磨出光泽度,尽量与原器的绿漆古接近。

7.封护:青铜钵采用的封护材料是丙烯酸类,浓度为1—3% 的B-72丙酮溶液,室温通风处酌情刷涂或喷涂一至多遍,避免造成器表色彩的偏差。

8.建立档案:青铜钵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后,对器物建立完整的修复档案,内容包括填写基本信息表、图片、文字、病害分析、修复部位、修复材料等,归档保存。

●   总结

1.结合观测调查分析和仪器检测分析结果,青铜钵表面绿色锈蚀为孔雀石属于无害锈,而且它们的存在会使青铜器表面包裹一层锈蚀物保护层,使锈蚀活动不再进一步发展。

2.青铜钵保护修复的技术路线为信息采集—清洗—去锈—焊接补配—上色做旧—表面封护—建立档案,针对青铜钵的现状,修复重点为低温焊接,补缺修复成型。保护修复后的青铜钵恢复了原貌,不仅满足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要求,而且使其艺术价值也得以体现。

3.为了减小环境温湿度对青铜钵的影响,展览时展柜温度设定在20℃左右,湿度0-40%;在库房时,将青铜钵置入无酸纸囊匣中,温度设定为18-24℃,湿度小于45%。保护工作人员需定期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作者简介:冯广丽,文博馆员,本科学历,工作单位: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文物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