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UMO化修饰融合蛋白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2020-01-07唐楚煜张耀方王英超陈曦王博张欣瑶

生物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残基泛素底物

唐楚煜,张耀方,王英超,陈曦,王博,张欣瑶

(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天津 300384)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是一类大小约15 kD的高度保守小蛋白,其结构和反应方式与泛素相似,但却具有不同的功能[1]。SUMO化修饰可以保持融合蛋白基因的稳定性,使多肽正常折叠,提高融合蛋白的可溶性[2]。SUMO化修饰和去修饰是一个可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SUMO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UMO酶可以高效地将SUMO从融合蛋白上切除且不残留氨基酸残基[3]。因此,SUMO常常作为融合基因促进外源蛋白的表达。

1 SUMO的结构及SUMO化修饰的功能

1.1 SUMO的结构

SUMO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为大多数真核细胞生存所必需,SMT3是该家族于研究中发现的第一个成员。SUMO由大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序列高度保守的低分子量蛋白[4]。SUMO主要通过对靶蛋白进行共价修饰的方式来调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酵母只有1个SUMO基因,又称SMT3,人类含有3种SUMO基因,分别为SUMO-1、SUMO-2、SUMO-3。在人类SUMO家族中,SUMO-1与SUMO-2和SUMO-3有50%的序列同源性[5]。

1.2 SUMO化修饰过程

SUMO对蛋白的修饰主要在3种酶的参与下完成。(1)通过消耗ATP使SUMO的C-端Gly被腺苷化,在SUMO活化酶E1的作用下,腺苷化的SUMO通过硫酯键和E1上的Cys残基相连并释放出AMP。(2)活化之后的SUMO被转移到SUMO连接酶E2上,形成SUMO-E2中间体。(3)在SUMO连接酶E3的催化下,SUMO-E2中间体上的SUMO被转移到底物上[6]。

1.3 SUMO化修饰蛋白表达系统的优势

SUMO作为一种融合标签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表达系统中。使用SUMO化修饰蛋白表达系统有以下2点优势。(1)提高蛋白的可溶性,使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由于蛋白含有二硫键,因此,常常因为错误折叠形成包涵体。SUMO作为融合标签,可以促进外源蛋白的正确折叠,调节融合蛋白与其他蛋白之间的作用,提高融合蛋白的溶解性[7]。(2)提高蛋白的稳定性:SUMO和泛素都能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结合,因此,SUMO能与泛素竞争,抑制蛋白的降解,提高融合蛋白的稳定性[2]。相比于其他传统标签的应用,SUMO还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SUMO修饰蛋白的稳定性、正确折叠和抗性都有提高。

2 SUMO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

2.1 SUMO蛋白酶的结构

SUMO蛋白酶又称泛素样蛋白加工酶(Ubiquitinlike protein-progressing enzymes,Ulps),是半胱氨酸蛋白酶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科学家们在酵母中发现两种SUMO蛋白酶,在人类中发现了7种SUMO特异性蛋白酶。酵母SUMO蛋白酶分别为Ulp1和Ulp2,由于Ulp1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具有切割SUMO活性的SUMO蛋白酶,所以对于Ulp1的研究较为集中。Ulp1是位于核孔复合体中由6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多肽,具有两个结构域,分别为C-端结构域和N-端结构域,前者具有催化活性而后者为非保守序列,因此具有定位和底物结合功能。Mossessova等人[8]发现,SUMO蛋白酶的氨基酸即使序列有所差别,但在其C-末端都具有一段保守的约有200个氨基酸的Ulp结构域,而此结构域的存在也正是使SUMO蛋白酶具有催化活性的原因;不同SUMO蛋白酶的N-端因序列的不同而使蛋白酶的存在位置有所不同。

2.2 SUMO蛋白酶的生理功能

在真核生物体内,SUMO蛋白酶主要行使两种生理功能:(1)将SUMO前体的C末端的-GG-ATY序列切割暴露出双Gly残基,使之成为成熟SUMO,执行修饰和运转等功能;(2)去SUMO化过程,水解SUMO底物蛋白偶合物,使之成为SUMO和底物,SUMO与蛋白结合后,也可以被SUMO蛋白酶从靶蛋白上切除,这个过程称为蛋白的去SUMO化。SUMO对蛋白质的修饰是一种可逆过程,在细胞的不同生命周期中,SUMO化和去SUMO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实验发现,在Ulp1保守C-端的404~621 aa活性片段中具有全长的Ulp1酶切活性,能够识别SUMO的三级结构,与其他蛋白酶作用不同的是,它在酶切后靶蛋白上不存在多余的氨基酸[9]。因此,可人工制备404~621 aa的活性片段用于SUMO化修饰蛋白的切割[10]。

3 结语

就SUMO蛋白酶的研究而言,虽然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其活性机制尚未研究透彻,结构和各种调控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且与其他融合标签相比,SUMO融合蛋白表达还非常低,尚有待改善,其分离纯化过程需要先分离纯化SUMO融合蛋白,再使用SUMO蛋白酶切割后再进行蛋白的分离纯化。因此,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会造成蛋白的损失,故距其规模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猜你喜欢

残基泛素底物
泛素链的体外制备、磷酸化修饰与标记方法
人分泌型磷脂酶A2-IIA的功能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基于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δ阿片受体的动力学与关键残基*
Streptomyces sp.DJ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的序列分析
泛素化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与促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残基片段和排列组合法”在书写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的应用
泛素化修饰在DNA 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对“酶具有专一性”的几点思考
泛素化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分光光度法检测酶促反应中底物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