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题·扣题·点题

2020-01-06姜有荣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切题面店小胡

姜有荣

老杨小胡面店

清晨,老杨面店刚开门,一阵清香便从店里传了出来,这是胡“师傅”又在“训练”了。

胡“师傅”自然姓胡,“师傅”之称却透着客气:一个连油盐酱醋都调不好味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师傅?大概是他这未来接班人的地位谁也动摇不了,故也勉强算得上“师傅”。

今天来吃面的客人挺多。“快快快!”老杨忙得四脚朝天,小胡便在一旁给他打下手。

“喂喂,油多了!”“这汤咸死了,你放了多少盐!”老楊的责怪声响彻厨房,小胡也只得在一旁任凭老杨数落。有老杨这个“老面匠”在,生意虽然不成问题,但徒弟终究成不了气候。老杨有些着急。这天顾客不如往常那么多。烧好了水,洗好了锅,老杨正准备给徒弟“上上课”,却瞥见小胡在一旁剪起了纸。老杨窝着一肚子火:“干吗呢!还不快来擀面,你这个样子,边都没摸到!”小胡颇有些郁闷,对着老杨撇撇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咽了下去。

然而,没来由地,店里的顾客渐渐不如以前多了。老杨疑心是徒弟的表现坏了大事。他拉住客人,问:“面不好吃吗?”“没有,但吃起来总觉得怪怪的,有点不舒服。”客人回答道。“哪里不舒服?”老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胡在一旁偷笑:“这条街改造了,最近焕然一新,只有我们店铺还是老样子。屋子漆成灰色,桌椅又那么挤,这么压抑,肯定不舒服呀!多增点色彩就行了。”他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剪纸画贴在墙上,“还有厨房的窗户,正对着桌椅,烟气都冲到脸上来了,客人不呛才怪。”老杨看着小胡手里精巧的手工,再看看厨房的调料罐和大锅,若有所思:“行!就按你说的办吧。”

朴素的老面,要配上青花瓷的碗,素净又优雅;店里的桌子减了三四张,为的是不拥挤又便于清扫;厨房换上了整面的玻璃墙,食客可以看到食材和做工。真别说,这屋子经小胡一改造,立马有模有样了。这还不够,这天早上,老杨和面的时候冷不丁发现旁边多了一台摄像机,小胡说要把视频发到网上去。没过多久,老杨发现来店里的小年轻多了,他们说是来“打卡”网红店的,吃完都说这小店其貌不扬却不负盛名。

老杨对小胡简直佩服得不行。这天,他对小胡说:“我原以为面只要做得好吃,客人就会喜欢。我还以为你小子整天不务正业。看来,我这个老脑筋急性子的老杨需要你来调和调和了。”

“我也得你这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师傅来改造改造呀!”小胡摸摸头,也笑了。

“从今天起,这是一家全新的店铺了,‘老杨小胡面店。”老杨捋了捋胡子,“得了!赶紧再烧盆水去!”

此文以小见大,主旨深邃,从一家面店入手,逐层拓展开“调和”丰厚的内涵。

一  切题

在高考记叙文写作中,切题才是最大的文采。它是“1”,而考生的写作才华、才思、才情都是“0”,这些“0”跟在切题这个“1”后面才有意义。如果失去了切题这个“1”,那就“‘一失万无”“白云千载空悠悠”了。那么,怎样才能切题呢?首先在下笔之前,要舍得花三五分钟时间悉心审题,把题意想清楚,弄明白,揣摩透彻,思考深刻。只有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然后在构思过程中,要列出提纲,把主旨、情节、细节等一一落实在审清的题意上。杜绝信马由缰,必须提纲在手。

上文非常切题,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切合了材料中的“物各有性”。老杨是老一辈人,性格急躁,思想保守;小胡是新一代人,性格沉静,思想新潮。两个人各有特性,差异明显。

二是切合了材料的关键词“调和”。人因“调和”而认同,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师徒“调和调和”“改造改造”的对话透着融合;店因“调和”而出新,新店面宜人,老风味犹存,招牌从“老杨面店”改换成“老杨小胡面店”可为其佐证。

二   扣题

从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记叙文完全“走题”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跑偏”或“旁逸斜出”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题意就像菜里的盐,它融化在叙写的人、事、景、物之中,虽然往往看不到,但在文章中可以处处感知、感受、感悟得到。扣题追求的正是这种“化于无形”的效果。那么,“题”怎么来“扣”呢?抓手有六:主旨要紧扣题意确立,素材要紧扣题意遴选,情节要紧扣题意展开,人物要紧扣题意刻画,环境要紧扣题意营造,细节要紧扣题意捕捉。

上文的主体情节是面店的经营,它是紧扣题意“调和”展开的,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是表层的物化“调和”。在经营用具上有面质与餐具的调和,在经营环境上有底色与装饰的调和,在经营空间上有客容量与舒适度的调和,在经营场所上有通与透的调和,在经营模式上有线下与线上的调和。

二是深层的认识“调和”。在经营思想上有传统与现代的调和,在经营思路上有守成(旧)与创新的调和,在经营理念上有“以面为本”与“以人(食客)为本”的调和、“吃得可口(好吃)”与“吃得舒服(吃好)”的调和、“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的调和。

三   点题

记叙文的题意可以“点化”,但不宜“教化”。“点化”可以让人心有灵犀,会心颔首,而“教化”常常使人大倒胃口,索然无味。那么,“题”怎么来“点”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宜草根开口,忌名人发声。俗话说“话糙理不糙”,智慧往往在民间。它以生活化为上,而“名言汇”乃下策。

二是宜自然生发,忌强行灌输。汤是慢慢煲出来的,理是渐渐悟出来的,火候到了,妙理自生。它以“无意说理而理自生”为上,而“贴标签”乃下策。

三是宜片言只语,忌长篇大论。就事理而言,议论文是通过论述来阐发的,而记叙文则是通过人物的立身行事来昭示的。它以画龙点睛为上,婆婆饶舌乃下策。

上文的点题安排在情节结局部分的人物对话之中。从人物身份来看,均为当事草根,而非局外高人。两个面店业主,一对合伙师徒。从点化方式来看,是调侃式说笑,而非板着脸说教。师傅目睹面店变化,服气;徒弟耳闻做面真经,受教。散发着烟火气,飘荡着生活味。从对话篇幅来看,均各一句,且有变化。师傅的“需要你来调和调和了”是明点,可谓放下了身段;徒弟的“(得)师傅来改造改造呀”是暗点,可谓给足了面子。一呼一应,意趣盎然。

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我坚信,上述三法一定可以让高考记叙文紧跟题意旋律,舞出个性风采。

猜你喜欢

切题面店小胡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深夜外卖
试论如何令新闻标题更加切题并抢眼
材料作文记叙文切题策略
文武双全
浅谈高考作文如何切题
如何指导高中生写好话题作文
如此“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