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2020-01-06程彩虹甘志凯周冬兰仇满珍

科学咨询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廖 丹 程彩虹 甘志凯 周冬兰 仇满珍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提出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修订,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进行教学改革。

一、新能源专业“双师型”师资力量的现状

“卓越计划”的实施,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要求教师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光伏材料制备、光伏系统设计等专业知识。然而在新能源领域,仍然存在学历分布结构不合理、年龄分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我校的新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不足40%,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则不足20%。光伏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所用材料、生产工艺、制备技术等年年都有新进展,在校教师多数是研究生毕业直接上岗执教,并没有实践经验,只能拿着资讯过期的教材照本宣科,既不利于学生对光伏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指导。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成熟经验,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九个职业教育试验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关的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1]。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因素,使得教师的双师素质与水平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是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主要障碍。

二、“双师型”教师稀缺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受传统观念限制,人们普遍认为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才会从事一线技术工作,这也影响了相关专业教师的自我认知,尤其是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他们认为只要考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就能算作“双师型”教师,从而忽略了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而高校中真正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因此更容易被其他企业以高薪待遇挖走。

(二)内在因素

各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举措规划各异,或是缺少整体规划,或是双师培养的经费、场地、政策保障等不到位,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奖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出于自身生产发展的考虑,不愿意参与教师培养,而高校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要求,许多校企合作流于表面,不能真正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平台。

种种原因导致在高校中真正具有“双师”素养的教师越发稀缺,而新的“双师型”人才供应不足。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的优化

(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各高校与企业进行的校企合作多数是建设学生的实训实践基地,可进一步推进合作程度,与企业联合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同时鼓励专职教师与企业携手展开横向科研,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010年我校新能源专业的教师队伍被确立为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为了进一步建设师资,我院与横店东磁集团建立了校企合作项目,一方面引进集团的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定期开展讲座,为在校学生介绍光伏企业产业链及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假期派遣任课教师进入集团考察学习,与产线工程师交流学习,联合开展横向科研、技术攻关。2017年,我院教师申请了江西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光伏双玻组件的改性研究》,为东磁集团解决光伏双玻组件大规模生产工艺中的技术问题,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该项目现已结题。

(二)“1+X”证书制度试点与教师技术技能的提升

2019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即“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今年5月,我院获批光伏电站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始试行1+X证书制度。面对这项改革,学院积极派出新能源专业授课教师参与培训研修,提升双师双能素养,以培育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为在校学生的证书考级提供师资力量,为光伏产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养专业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项产业对于高素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年年增加,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升级,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院校应及时出台各项规划安排,为提升教师的双师素养提供平台和保障;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学习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之能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