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策略

2020-01-06俞松敏

科学咨询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实验课生物实验

俞松敏

(福建省古田县第七中学 福建古田 352200)

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经十二年,整个课程已经教学很多遍了,虽然说每一次授课都比前一次更加细致。但学生的成绩总不见变得更好。想必是缺少一种“练功心法”。思考良久,可能这种心法就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下面将对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建议进行论述。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①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以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由教师控制,满堂灌输,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为学生划重点或者归纳重点,督促学生背书。通过题海战术,去提高成绩。导致生物课变成死气沉沉的“死物课”[1]。成了学生的负担。背会了,学过了,但不知其为何物。教师在跳舞,学生在煎熬!

②生物属于“副科”,和语数英相比,所占比重小。生物课一般安排在上午末节或下午,学生疲劳,思维能力下降,效率低下。

③学校缺乏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导致学生少实验。班级学生数量达45个以上,学生在实验课中上课纪律差,学生到实验室,不是这边动一下,就是那边碰一下,有些学生实验课甚至偷吃东西,教师难管理。有些教师因为实验复杂嫌麻烦,实验现象不明显等原因,索性就放弃做实验。

二、培养生物学习兴趣的意义

生物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比较多知识又比较抽象,需要试验和生活去了解知识。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靠学生死记硬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受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兴趣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可以对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2]。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学生们精神愉快,精力集中,效果显着。二是学生们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生动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有趣

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导入。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速学生进入本堂课的状态。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通过视频、动漫、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抽象知识。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这节内容时,学生见过种子,但想象种子的萌发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种子萌发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每一个细节,把需要很多天才能进行的种子萌发,浓缩到3分钟的视频中。增强了学生体验感,使得学生感受到种子萌发过程中系统逻辑和真实感[3]。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能够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这节内容时,学生很难以理解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而教师也没有办法给学生进行实验。如果制作一个血液循环的动画。将这些循环同时放入,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些过程。以及让学生看到血液循环的全部过程。

在学习微观世界时,图片更是不可缺少。在学习细胞这章节,以为教师会用到各种挂图,模型。而多媒体可以很轻松的用图片来表达。既简单,又方便。

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将知识一目了然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呆板,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氛围沉闷,在这沉闷的环境中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动物细胞”这节课内容时,学生对细胞的各部分结构认识不全面。如果让学生亲手去制作一个细胞模型。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认识各种细胞结构[4]。

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课可听。当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后,就会很容易投入课堂中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后,就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找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

由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完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相互交流,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回答过程,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还可以检查到学生学习情况。比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卖菜的要不断给蔬菜晒水。

(三)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兴趣源头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广泛地联系生活,能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教师可以联系当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学生感到生物知识有用,就会认真学习生物,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人体结构。这个和每一个人都是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教师充分满足每个学生对自己身体好奇的提问。同时教师应当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后去寻找答案。

根据当地地方特色,结合课堂进行教学。古田县是食用菌之乡。例如在学习“真菌”这一节课时,进行课外活动认识古田县一些菌类产品。使学生不仅认识真菌的种类和结构。还让学生对真菌的种植和生活史进行学习。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很多学生对身边的生物学一窍不通, 名称说不出, 习性结构讲不出。对生物学的文盲就是对生活的文盲。感知生活的情趣,缺少细心观察不行。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思维活跃起来,学习的兴趣将能持久。

(四)加强生物实验课,培养学习兴趣

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引起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对实验课不重视,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学校实验室条件不够;实验比较复杂教师嫌麻烦;实验课堂不易管理。导致部分教师为了实验会考才去做实验。

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即可。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做好实验课前准备。在实验课中要求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修正实验结果。注重探究活动中的表达与交流的环节。例如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很多学生对实验感兴趣,觉得好玩,有意思。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的时候,好奇心驱使她们什么都放显微镜下看。包括头发、指甲、口水等。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不仅在实验课中给学生使用,也可以让学生课后使用实验室。给学生一个锻炼能力,加强实践,验证所学知识的机会。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展好,以此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为了更高质量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针对那些复杂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制作相关的微视频,将具体的实验过程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反复的观看及详细的观察,这样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再出现各类操作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灵活,也更加具有实效性。另外,由于生物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还可以将实验延伸到课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观点,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所提出的观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及小组实验操作的方式,利用手机将实验过程录制下来,之后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师生共同来探讨存在的问题,既能够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又能够强化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及效果。

(五)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他们付出努力之后,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时,获得愉快的情感。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设置目标。没有目标或者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激发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是和谐而友善的。教师要上善于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引入游戏和故事形式,增强兴趣

引入游戏教学形式。初中生普遍对游戏十分的感兴趣,生物教学教师可以对游戏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既能够契合寓教于乐教育思想,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障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体的呼吸》内容之时,如果仅讲解,学生只会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产生厌烦之感,课堂根据本节课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内容,向学生展示课前制作好的六只对应小帽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每组学生对号入座,让学生对这六个器官的准确位置进行掌握。之后,要求学生们分别介绍这几个器官,一学生介绍之时,其他学生需要认真倾听,待介绍学生介绍完毕后,其他学生补充。本节课教学之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

引入故事教学形式。初中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此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研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引入到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食物链》之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猫抓老鼠”等熟悉的故事生动的讲述给学生,由于这是学生熟悉的故事,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会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轻松理解故事中的捕食关系。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无论是生物教学中游戏的设计,还是生物教学中故事的设计,都需要契合主题,切不可出现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引入的情况,那样只能事与愿违。

(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强化学习兴趣

初中生在生物学习之中,其喜好方向不同,教师可以成立不同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课外小组活动之中,学生们通过共同参与学习,会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生物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逐渐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小组之中的活动内容可以围绕实际生活来推进,或者是对已学过实验内容的改进等,要对其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保障兴趣小组的开展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上, 本文已经做了上述七个方面的论述, 使得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积极主动的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对于初中生物教师来说,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意识到此点后,需要持续加强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途径的探索,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实践及优化,促使学生生物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实验课生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有趣的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