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城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水土保持监测研究

2020-01-06孙晓燕

陕西水利 2020年4期
关键词:坡耕地样方项目区

孙晓燕

(海城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海城 114200)

0 引言

长期以来,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联合水利部从2010 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县)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建设,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试点、示范的目标,同时证明了坡耕地综合治理确实是我国新形势下水土流失治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为加强对试点工程实施效益的监测评价,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主要对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监测分析[1]。

1 工程概况

海城市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地形地貌复杂,海城市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4种地形地貌形式,东部为山区及丘陵地带,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海城市马风镇因李世民东征将此地赠与马夫而得名,历史悠久,也被入选2019 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马风镇距市区近18 km,吉高线、汤析线交叉贯穿全境,海岫铁路穿越镇西部,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65.4 km2,其中耕地面积2548 hm2,山地面积11333 hm2,山高地陡,耕地面积少,地貌特征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状分布。项目区内耕地均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流失强度以中度为主[2],中度流失程度以上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大多数耕地广种薄收,农作物产量低下,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项目治理措施按照“点、面、线”相结合方式进行布置。点上措施以蓄水池为主,面上措施主要以坡改梯为主,对地面坡度6°~24°、土层厚度大于50 cm、土壤质地及有机质含量满足耕作要求的地块,按照实际地形坡度,田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尽量保证一梯到头,按照坡改梯的地形变化,为保证辐射到地块,便于农业耕作运输,结合农户意愿,新修机耕道路,路面宽度满足小农机械通行;坡面水系做到灌渠连通、能蓄能排,详细做好截排水措施、与路与渠交汇处的涵管、盖板沟及背水桥等配套工程设计,做到水不乱流,排水通畅,合理排泄。

2 水土保持监测

2.1 监测目的

(1)通过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不同措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土减蚀效益的监测,得出项目区各种治理措施的效益情况和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掌握工程的质量和水土保持的总体效果。

(2)通过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及时获得水土流失参数,经分析处理,掌握项目实施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通过对小流域治理投资的使用、实施治理过程及其产出情况,获得小流域治理前后各种状态变量和指标的变化情况,反映出水土保持项目的质量及效果。

(4)探索水土流失的监测手段、技术和方法,为今后该类项目水土流失监测设计和监测方法积累经验。

2.2 监测内容和方法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本次小流域治理以坡耕地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关要求[3],并从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主要采用调查法。本次监测调查法主要从水土流失情况、坡改梯产量、典型农户效益调查等方面进行监测。

2.2.1 水土流失情况调查

根据小流域的特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主要从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流失成因以及水土流失量等方面进行监测。

在小流域内着重调查不同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的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并据此推算流域的侵蚀量;调查水土流失对当地和下游造成的危害以及流域内沟壑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本次坡改梯的水土保持配套措施进行调查监测,如:采用沉砂池调查区域水流流失量等方式进行监测。

2.2.2 坡改梯产量调查

坡改梯产量监测主要是在小流域内选取典型地块,设定样方的方式进行坡粮食产量定点监测[4]。

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并在结合本次坡改梯设计的典型图斑基础上,选取本次监测的典型地块,设定坡改梯产量调查样方。按“田”字形纵横9 个交汇点上分别各选9 个2 m×2 m的样方,测定其粮食产量,再分别推算整个地块的粮食产量,从而计算各类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2.2.3 典型农户效益调查

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并在结合本次坡改梯设计的典型图斑基础上,在流域典型图斑中选择总体上能代表生产方式和平均生活水平的一定数量的农户,对其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项目实施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情况。

根据典型农户监测的内容和要求,在小流域内选择10户典型农户作为计划监测的对象,本次监测以典型农户效益监测方案为主,监测方案具体如下:

(1)典型农户效益监测方案

①成立典型农户效益调查机构,落实好人员和经费。海城水务局成立本工程效益监测小组,由海城市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效益监测各项工作。

②确定监测目标。一是确定监测对象,包括确定典型农户和典型地块。以典型农户代表项目区生产方式和平均生活水平;二是确定监测内容,主要是监测典型农户土地利用情况、治理投入情况、经济收入情况。

③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实施前,确定监测农户名单,熟悉农户住所情况,收集农户当时人口、劳力、各项生产项目效益情况;每年一次调查农户生产项目情况,核实农户各业用地情况、生产投入情况、生产效益情况。

④建立监测档案。对每个监测农户建立监测档案,每次调查前应设置调查表格,调查时依据设计表格进行调查,调查后应及时整理调查资料并分类归档。

⑤进行监测评价。调查的最终目的是对监测进行评价,对调查收集的原始资料应进行分析、发现和评价;对各项治理措施所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作出合理的评估,并形成监测成果报告。

(2)样方监测方案

①确定耕地样方调查目标。根据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分布情况,确定耕地样方的种类、数量、位置。

②确定耕地样方调查内容。耕地样方调查主要观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土地产出情况、土壤增强抗旱能力情况。通过样方观测,主要评价坡改梯等措施在培养耕地土壤肥力、蓄水保土,增加土地产出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③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耕地样方调查结合典型农户调查进行,每年一次。项目实施前收集被确定为调查农户耕地的地面坡度、土壤平均厚度、土壤养分情况、粮食产量情况、抗旱天数等基本情况。项目实施中到运行期间的三年内,连续跟踪调查,建立调查档案,分析、评估调查资料,形成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本方案的水土保持监测均以调查监测的方式进行,同时结合坡改梯项目的特点。

3 效益分析

效益分析主要包括基础效益(蓄水保土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本项目区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为依据[5],结合实地调查分析进行,得到的效益分析如下:

(1)本次对项目区内的坡耕地适宜坡改梯的全部进行坡改梯,坡耕地治理度到达到90%以上,对坡改梯地块进行配水,灌溉覆盖率达到91.84%,并改善项目区的交通条件,为提高施工和耕作的机械化程度创造条件,整个区域布设机耕道路和修缮原有道路,结合原有道路后,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的密度达到6.6 m/亩。

(2)对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采取坡改梯、配套基础设施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为92%,经济计算期内项目区年减蚀量达0.73 万t,年蓄水效益达20 万m3,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2054 t/(km2·a)降到462 t/(km2·a),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全面提高流域内蓄水保土能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3)通过坡改梯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大幅增加项目区基本农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水利化程度,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提高,总经济效益、人均年纯收入比以前都翻2 倍以上,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4 结论及建议

水土保持监测是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海城市坡耕地综合治理在2016 年~2019 年基本完成实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坡耕地样方项目区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冬季鸟类生境选择研究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