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面部填充术后血管并发症62例疗效分析

2020-01-03梁云云吴伟伟黄梅秀

广州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透明质高压氧自体

梁云云 陈 艳 胡 楠 吴伟伟 徐 芊 黄梅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广州 51026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微整形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美容潮流,其中填充注射剂在抗衰老和面部年轻化方面治疗效果显著,美容填充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透明质酸、自体脂肪、胶原蛋白等[1],其玻尿酸已经成为微创整形的必需品,隆鼻、垫下巴、丰苹果肌、丰嘴唇,几乎脸上哪里都可以有它的“足迹”。目前每年接受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治疗的人次达数百万,随着其广泛应用,注射填充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备受关注,常见的并发症有瘀青、红肿、疼痛及感染,严重者可栓塞血管,并导致失明、脑梗、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2]。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在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皮瓣移植、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中效果显著,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科室,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压氧治疗注射填充后各种血管并发症的病例报道还比较少[3],且由于样本数量小,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少,为了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填充剂注射后引起的并发症患者的疗效,以及高压氧治疗的时效性,笔者选择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患者62例,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注射填充后各种并发症的最佳时机,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早期的软组织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收集因填充剂注射所致的并发症在我院高压氧治疗中心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自体脂肪填充5例,透明质酸填充57例,男1例,女61例,年龄21~50岁,其中鼻部填充术42例,额部填充术13例,颞部填充术1例,全面部填充6例,其中合并视网膜动脉阻塞16例,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1.2 方法

1.2.1 分组:将62例填充剂注射并发症患者根据高压氧介入时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48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B组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48小时后进行高压氧治疗。常规治疗综合治疗:①在手术部位透明质酸注射区域行透明质酸溶解酶1 000U多层次注射,注射后按摩使药物充分扩散与渗透;②在手术部位青紫的地方用27G针头行青紫区域穿刺皮肤,以达到减压减张力的作用;③在鼻翼两侧面动静脉走形的区域行2%利多卡因扇形注射(无需添加副肾上腺素),每侧1 mL,注意切勿注射血管内,利多卡因解除血管痉挛,可促进局部血供和促使代谢的作用,改善局部血供;④减轻水肿:静脉输液加地塞米松10 mg,连续应用3 d;⑤预防感染:静脉抗生素3~5 d;⑥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d,应用3~5 d,丹参15 g应用3~5 d。

1.2.2 高压氧治疗,采用22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1 Mpa(2 ATA)升压20 min,稳压戴面罩吸氧2次,30 min/次,中间间歇吸空气10 min,减压 20 min, 2次/ d, 12 d 为1个疗程。个别面部缺血严重的患者,为避免戴面罩进一步加重缺血,可以选择单人氧气加压舱,压力0.1 Mpa(2 ATA),时间80 min,全程换氧,2 次/ d, 12 d 为1个疗程。

1.2.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局部皮肤青紫肿胀消退,坏死皮肤结痂,局部无压痛;有效为局部肿胀减轻,仍有红肿、压痛;无效为局部肿胀及压痛无改善。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将患者发病时间与高压氧治疗显效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A组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局部皮肤缺血缺氧的,进而较早的表现为皮肤青紫红肿消退较快,并且及早结疤,且视力明显得到改善,显效率达71%。B组患者48小时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由于皮肤缺血时间较长,故而显效率较低44%,且有5例患者由于时间过长,已造成组织缺血坏死,治疗无效达15%,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 例(%)

2.2 两组患者发病时间与高压氧治疗后显效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由于发病时间短,且高压氧治疗介入时间早,故患者的显效时间较早,B组患者由于发病时间长,且高压氧介入时间48小时后,患者局部皮肤缺血缺氧时间较长,有部分患者皮肤以及坏死,故显效时间较A组长,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发病时间与显效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发表时间与高压氧治疗后的显效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A组患者发病时间与高压氧治疗显效时间呈正相关(r=0.547,P=0.03)见表4,B组患者患者发病时间与高压氧治疗显效时间没有相关性见表4(r=-0.121,P=0.503)这表明高压氧治疗开始越早越好,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3 讨 论

近年来,微创、非手术治疗发展迅速,注射填充剂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据美国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统计,2005年—2006年美国非手术填充美容治疗增长59%,在2006年—2007年又增长了35%,近几年也有平稳增长趋势[4],自2003年FDA批准透明质酸填充剂应用于临床后,因其可降解、可酶解、无抗原性等优点,迅速获得了医美业界的青睐,目前国内经CFDA批准的填充剂还较少,故而临床把填充剂的原料选择转向了自体组织和细胞,特别是自体脂肪及衍生物,具有取材和移植容易、无免疫反应等优点,有取代透明质酸成为第一大注射填充材料的趋势[5]。但美容整形机构注射技术参差不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时有发生[6],自体脂肪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也与透明质酸类似,轻微的如局部红、肿、痛,严重的如血管栓塞致失明、组织坏死等,但脂肪颗粒较透明质酸直径更大且不一,因而更易栓塞大直径血管如眼动脉、颅内动脉等[7],本组病例62例,其中由透明质酸注射引起的并发症57例,由自体脂肪填充引起的并发有5例,其中4例栓塞了眼动脉导致失明及视物模糊。

高压氧应用于美容整形外科主要是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随着面部填充剂注射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人数的增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高压氧逐渐引起美容科医师的注意。高压氧治疗面部填充剂注射术后引起的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主要有:①增加机体的氧含量和氧储备,提高血氧分压及弥散速率,增加有效弥散范围,克服组织氧供障碍[8- 9],故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皮肤缺血缺氧状况、减轻水肿,而且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与本实验结果相符;②增强微循环血液流变功能,改善缺血缺氧组织血供,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和侧支循环的形成,利于组织再生,促进患者创口的愈合[10];③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增加抗菌药物的活性[11],促进患者局部皮肤感染的愈合;④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供血[12],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本实验中16例患者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其中3例患者失明,其余13例患者视物模糊得到明显的改善。

本研究结果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无创的康复治疗手段,介入时间越早,患者的显效时间越短,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越高,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病程,及时改善面部填充剂注射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皮肤缺血、缺氧、坏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之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及早进行。

猜你喜欢

透明质高压氧自体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透明质酸酶在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