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背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多个指间关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2020-01-02陶忠生吴清华董云飞张凤军王艳杰刘龙刚王秋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供区植皮筋膜

陶忠生 ,吴清华 ,董云飞 ,张凤军 ,王艳杰 ,刘龙刚 ,王秋生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 医院 手足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第七医院 骨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手指指间关节背侧皮下组织较薄,外伤易导致肌腱和关节外露。多个手指同时受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和关节挫伤或缺损,治疗有一定难度。回顾性总结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指间关节背侧软组织缺损13 例34 指,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 例 34 指,男 10 例,女 3 例,年龄 18~55 岁;其中,伤及 2 指 6 例,伤及 3 指 6 例,伤及 4 指1 例;伤及1 指病例不在本组统计之中。皮肤缺损伴指伸肌腱挫伤或断裂缺损,均采用近节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

1.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彻底清创,缝合损伤肌腱,如有肌腱缺损移植修复。按照创面大小在同指近节指背设计逆行筋膜蒂皮瓣,首先设定好皮瓣的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侧方0.5~1.0 cm,轴线为指背侧方中外1/2 交界处;解剖深浅层次应保留腱周组织,筋膜蒂宽保留0.5~0.8 cm,可以携带小条皮蒂,蒂的长度不宜过短,以免张力过大。切取方法:止血带下操作,在筋膜皮瓣蒂部“S”形或直线切开,沿皮下向两侧游离,切开皮瓣在腱周膜浅层掀起,蒂部尽可能厚一些,可以携带0.3 cm 宽皮蒂,切开明道旋转移位,止血,覆盖缺损区。逆行皮瓣蒂部如见粗大静脉,用5/0 无损伤线缝扎;蒂部直接缝合,供瓣区直接缝合或游离移植全厚皮片,也可利用人工真皮覆盖皮瓣供区自然愈合。如皮瓣中有可供接合的指背神经,尽量与指背创面另一侧的神经接合,重建皮瓣感觉。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2 d,抬高患肢,术后2周拆线,开始适当功能康复训练。

2 结果

本组 13 例 34 指,30 指顺利成活,外形满意;6 指出现皮瓣瘀血、水疱,换药渐愈;3 指皮瓣不全坏死,换药慢慢自行愈合,1 指皮瓣完全坏死,换药培养肉芽组织后植皮而愈。术后3 个月复查,皮瓣恢复粗感觉,皮肤耐磨,外形及功能满意。

典型病例:患者 男,52 岁,机器皮带轮摩擦伤,左手指间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断裂、关节外露,应用同指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供区植皮,术后皮瓣成活,外观良好(图1-4)。

3 讨论

3.1 该皮瓣的优缺点

握拳工作时,指间关节为突出部位,机械旋转或撞击容易造成多个手指同时受损,指背关节部位皮肤薄,容易形成皮肤、肌腱损伤和关节外露,单个手指皮肤缺损修复比较容易,两个以上手指同时缺损的创面,修复难度就会有所增加。利用同指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同时修复,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耐磨,并可恢复部分感觉;手术操作相对其他类型皮瓣简单,具有不损伤手指主要动脉、创伤小、成活率高等优点。缺点是不能修复比较大的创面,供区遗留瘢痕。

图1 术前创面

图2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

图3 皮瓣供区取皮植皮

图4 术后3 个月外观

3.2 手术操作要点

指动脉背侧支、掌背动脉终末支-指背动脉和指背神经伴行动脉,在指背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集中在指间关节平面,为指背筋膜蒂皮瓣提供丰富的血供[1,2]。所以皮瓣的旋转点,一般不超过指间关节。皮瓣蒂的长度应大于旋转轴0.5 cm 以上,蒂部牵拉会影响血供。皮瓣向蒂部移行时应附带切取细长三角形皮肤,旋转嵌入切开的明道转移切口中,减少压迫筋膜蒂;筋膜蒂皮瓣术后多数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回流障碍,而不是动脉供血不足,甚至有水疱形成,应抬高伤肢[3],促进回流消肿。水疱可以针吸渗液减压,油纱布保湿,尽量不要剪破,水疱皮撕脱后真皮受损会形成坏死性干痂,很长时间才能脱落[4]。皮瓣下血肿会导致皮瓣张力增大而影响血液循环,因此皮瓣下要放置引流条。皮瓣供区如果患者不愿意再从其他部位取皮植皮,可应用人工真皮(皮耐克,日本)覆盖创面,3~4 周后,周围皮肤可沿着人工真皮框架完成自我修复[5,6]。

猜你喜欢

供区植皮筋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游离前臂皮瓣术区闭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