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符中流淌的传统文化

2019-12-30张社红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音乐教育

张社红

关键词:音乐教育;意境之美;吟唱古诗;唱脸谱;民族器乐

音乐,是人的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育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道德品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用音乐表现人生,经常以自己的音乐观表现其人格与性灵;荀子也有君子“以琴瑟乐心”。忽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影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从事音乐教育的我们,该如何发挥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一、在给学生教唱歌曲之前,先分析歌词所蕴含的意境之美

其实,最初的诗是用来唱的,好的歌词不但意境优美,而且有韵律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我们要挖掘出歌词的意境之美,体会歌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比如: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结合张若虚的古诗,让学生来体会歌词中的意境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若我们再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画的优美境界,让学生陶醉其中,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感染,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歌词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那么,他们的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将会共同提高,成长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音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应与其他文化携手共进,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教学生吟唱古诗词

现在有一档节目叫《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办得非常不错,在用音乐传承优秀诗歌方面做得很给力。这种形式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教学生吟唱那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不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了古诗词,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操。当然,有才艺的同学还可以随堂展示,朗诵、歌伴舞等多种形式。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节音乐课都可以成为我们传播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并且音乐的这种寓教于乐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代替不了的。

三、紧密结合音乐教材,组织安排一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各色娱乐节目粉墨登场,我们本土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流传了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自行消亡,所以,我们要动员学生,收集、整理家乡本土的音乐文化。比如:一年闹社火唱的《灯曲儿》,里面有好多是符合本土乡情的文化,我们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传唱,先民们就是这样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再比如:我们在教唱歌曲《唱脸谱》时,顺便普及一下中华国粹京剧的常识,分析歌词时,告诉学生,中国京剧脸谱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红色代表忠义、耿直、有血性,蓝脸代表性格刚直、桀骜不驯,黄脸代表性格猛烈,白脸代表奸诈多疑,黑脸代表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紫脸代表,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绿脸代表勇猛、莽撞,金脸代表威武庄严。这些集音乐、绘画、文学于一体的脸谱,承载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血汗与智慧啊,我们绝不能教教唱唱就完事儿,要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百味。当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下去以后,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绘制脸谱,在动手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积极开展民族器乐教学活动

民族器乐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乐器,辨别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从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琴、筝、萧、笛、阮、二胡、琵琶、唢呐、扬琴等,他们是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我们不但要认识它们的形状,还要鉴别它们的音色。所以,我们可以制作成课件,先展示乐器,再来欣赏一小段该乐器的代表乐曲,识记辨别音色,体会音符中流动的感情。老师再对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加以讲析。如:古筝发音如泉水出涧,柔美悦耳,华丽空灵;古琴发音如空谷传响,悠远绵长,绕梁三日;琵琶发音如珠落玉盘,浑厚圆润,清澈明亮;扬琴发音如泉水击石,泠泠作响;箫柔和典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唢呐高亢明亮,热烈奔放,欢快活泼;笙静美悦耳,胡琴音韵缠绵,二胡柔美抒情,高音阮清脆明亮,中音阮恬静柔和,富有诗意。我们要利用音乐怡情悦性的优势,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将其植根于心田,成为精神的养料,保证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音乐学科本身就蕴含著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他更有着其他学科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让我们以音乐教学为切入点,有意识地随时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细雨润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祖国以文化强国的形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题目:《学校固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立项号:GS[2018]GHB29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音乐教育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