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澹归今释和尚年谱续补

2019-12-3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年谱

赵 铁 锌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 310028)

一、澹归禅师今存五种年谱

澹归今释禅师(1614-1680)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浙江仁和人。出家嗣天然和尚,名今释,字澹归,号蔗余、甘蔗生、冰还道人、借山野衲、舵石翁等。明清易鼎,遗民多聚岭南。澹归即其中之一,交游遍及当时之名士,如王夫之、钱谦益、瞿式耜、陈子龙、朱彝尊、曹溶、屈大均等,多有诗文往来。澹归著作今所见者,有诗文集《徧行堂集》、奏疏《岭海焚余》《丹霞日记》和平南王尚可喜史事《元功垂范》。此外,澹归还有《梧州诗》《今释四书义》《临清来去集》《梦蝶庵诗》《行都奏议》《粤中疏草》《金堡时文》《遍行堂杂剧》等,今已不传。澹归行年早有学者关注,目前,他的年谱有五种,今录如下:

(一)《遍行堂集残本跋》

1919年1月6日,容肇祖作,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六集第七十二期。跋文实即“金堡年谱”,开头考证澹归生卒年,以下是其生平编年。这是最早为澹归编写的年谱。

(二)《越秀集》

颙园老人选明末清初岭南僧人十几人诗结集,诗选前列诗人小传并简谱。澹归即其中之一。集前有盛鹏运序,署“廿五年冬日”。故此集虽然出版于1987年,编选时间应该在1936年。颙园老人陈融,字协之,号有颐庵、颙园、秋山、松斋等。原籍江苏,迁居广东。精通诗文,雅好藏书。其藏书部分归中山大学图书馆,部分归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今广州博物馆)。著有《颙园诗话》《读岭南人诗绝句》《读岭南人诗绝句及拾遗》《竹长春馆诗》《黄梅华屋诗稿》等。

(三)《澹归大师年谱》

王崇焕编,自1945年始,历时五年编成,又用两年时间校定。崇焕为王懿荣少子,字汉章,署娱堪老人。年谱前有编者手记,略述编写过程。有“汉章”“齐东野人之记”“汉章手抄书籍”等印章。王氏卒后,稿归天津人民图书馆,一直未出版。

(四)《澹归禅师年谱》

吴天任先生著,1991年出版,有作者1988年自序。此谱在诸谱中最具规模,最为详尽。

(五)《金堡年谱补录》

2011年安徽大学郑丹硕士论文《金堡生平著述考论》所附。郑丹所见澹归年谱有《越秀集》《澹归大师年谱》《澹归禅师年谱》三种,大体补《澹归禅师年谱》之缺。其中,郑丹可能没有看到《越秀集》,她误以为《越秀集》编于清代。

以上五种年谱中,前三种颇简,吴天任先生《澹归禅师年谱》较为完备。遗憾的是,吴先生没有看到《遍行堂集》前集,年谱尚有可补之处。郑丹《金堡年谱补录》据《遍行堂集》前集及《岭海焚余》《永历实录》等文献对吴先生稿做了补充。

二、年谱续补

近日,笔者检相关文献,得澹归《徧行堂集》遗文数篇,文章多署时间,可考澹归之交游,又可补五种年谱之阙。

(一)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 二十八岁

冬,接吴弘基信,校订《路史》。

《路史叙》:“《路史》者,故宋庐陵长源罗氏之书也。先生学博而才弘,识高而文伟。遐览载籍,侈游典坟。玉版金匮之章,海上名山之旨。赤文绿字,河篆龟图,罔不载之清衷,递为心极。辟若望衢者罕窥其术,观海者莫际其澜。使之端委大学,论道紫宫。垂纵玉阶,错综先典。扶皇纲,勷日驭。辟雍封禅着其仪,井田封建修其制。礼崩乐坏,而正诸太始;系讹氏乱,而辨夫繇来。大业起,歇功张,诚东序之秘宝,瑚琏之茂器矣。惜也怀奇毓秀,挺河岳之上灵,不得见诸行事。乃搜集百家,辑而成史。始自邃古,有夏之后,勿传其间,事迹洪诞。详众之略,略众之详。阐皇初欲坠之精,传后此未谋之秘。宁独争奇侈富,蹈怪诡荒迂之习哉?盖其耽志古风,栖情醇治。见后世之頖宫废,封禅繁,阡陌开,封建绝,礼求原,乐求野。谓他人宗,谓他人祖,子孙不知其自,日失厥序也。且藉周伊之摄,篡逆滋开。假尧舜之传,禅位蜂起。子擅父兵,弟图兄祚,变乱棼纭,难更仆数。以故谭上帝之政,纪太荒之风,深信而乐传也。然而频蟪蛄之吟,不足欣黎黄之韵;閟带索之乐,难与豁云台之观。滞途窔僻,未睹康庄;饰蹇狐兔,妄姗麒麟。拘儒守经生之说,之死不更;达士务独往之奇,扄藏莫示。今先生之精义,或几乎息,不可深悼者哉。今天子睿明崇道,尊尚鸿文。凡九流七略,八索三坟,莫不树帜辞林,扬镳翰国。方之往代,若干羽委旷,胶序寂寥,其相去宁咫尺哉。夫紫衣贱服,犹化齐风;长缨鄙好,且变邹俗。顾煌煌明诏,宏奖人文。岩穴之下,岂无闭户自精。开卷独得,抵掌甘泉之仪,画地南宫之事。鼮鼠必对,竹书无谬者哉。而猥以《路史》,犹有题拙题踈之恐耶。堡自惭謭劣,未敢言文。而弱龄有志,耻列面廧。顾其负笈问奇,裹粮就道,实亦中心之贶也。社兄柏持吴子,妙年嗜古,发握蜚声,食鸡千距,名越任何。曩也共联风雨,以故《路史》一编,得分留览,开奇引胜,服古驱今,岂复经生故本,迄今梦寐之余,不能已已。譬之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自近之耳。巳之冬,柏持手诲,有《路史》之役,较讹订伪,考义汇评,斯已精矣。况以卧子、坦公诸有道之门,柏持就正殷殷。则堡之夙契于《路史》,而重以诸君子之齿牙,则更有遥忆心折者,属予叙之,义在无辞,千里晤言,藉兹古史。盟弟金堡道隐父题并书。”[1]

(二)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 二十九岁

为内姑丈傅一臣《苏门啸》作序。

《苏门啸序》:“青眉所作《苏门啸》十二种,种种殊观。时在吴中数日耳,天下称异敏无出其上者。异敏与不异敏异,不劳而异与劳而异者又异,敏而不竭与敏而竭者尤异。青眉以不竭之敏,抒不劳之异,无以似之。其似之,一在人,二在梦也。生人之形不可数计,必无丝毫无不相肖之两形。是奇变于模范者,欲人人而模范之,则未穷于造人形,先穷于造人具。夫杂然而成,有万不齐而巧于造物者,尽智索能,不足诘其变,造物者未尝称劳焉。造物以其不劳而异者造人,人亦以其不劳而异者造梦。一夕之间有数梦,一梦之间有数事。人不能以梦少而节其事,复不能以事多而禁其梦。且无今夕之梦,异日有可蹈袭之时。亦无异夕之梦,今日有可预拟之理。梦,天下之至变也。梦之终始,天下之至速也。一刻而百年,一人而数易世,造梦者亦未尝称竭焉。夫以青眉之才,亚于造物,使一日而成数剧,等于生人之形。一日而生一剧,等于成梦之境。则观者方将敝耳目,而作者特无所动其心思。以不竭之敏抒不劳之异,是诚惊绝不可得而似也。青眉为予内姑丈耳。其著述亦不仅此,此不具论。议贤急者议亲缓,先以是征其概云。壬午中秋,道隐金堡书于梦蝶庵中。”[2]

校订《路史》。

按:傅一臣字青眉,号无技,别号西泠野史,杭州人,大致生活在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苏门啸》是其所作杂剧集,包括《人鬼夫妻》《死生仇报》《没头疑案》《买笑局金》《智赚还珠》《义妾存孤》《钿盒奇姻》《截舌公招》《卖情扎囤》《贤翁激婚》《错调合璧》《蟾蜍佳偶》十二种,故事取材于“二拍”。

(三)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 三十岁

校订《路史》,作《路史叙》。

按:澹归在崇祯十四年冬接到吴弘基书信,校订《路史》,十五年又曾在山东临清任知州五月,下半年回到家乡。十六年,澹归经郑之俊推荐被招入京,年底北上赴任。作《路史叙》,刊刻《路史》盖在此前,即崇祯十五、十六年间,故暂系于此年下。

(四)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 四十三岁

与朱彝尊、曹溶、屈大均等游。

朱彝尊《南车草》有与澹归交往“听澹归师谭庐山之胜”诗作,诗曰:“见说庐山胜,吾师昔久留。芙蓉削员阙,瀑布洒飞流。枥下调神骏,寰中狎澥鸥。东林烟月满,何日与同游。”[3]

(五)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 四十四岁

为朱彝尊《南车草》作序。

《南车草序》:“自变故以来,诗书之气无所附丽。天下之才人,往往化为诗人矣。此诗之幸耶?抑人之不幸也?夫使诗之用,不得登于明堂清庙。顾以沉郁顿挫之致,写悲风于天末,则诗已为不幸,况于人乎?朱子锡鬯以英盛之年,赋才绝异,乃厌薄所为举子业,而放意山水。其为诗,骨高而气清,材丰而韵远。盖当方驾古贤,以之登于明堂清庙,谁能轶其上者?锡鬯且掉头不顾,则有有其人而无其地,有其地而无其人,各有所安,而未能相就。锡鬯之诗不可以用不用论,而锡鬯之诗之用,不可以幸不幸论也。唐诗人之名,莫著于李杜两人者。大言自许有康济之略,皆困阸以老。诗人自以为无命,而人或致疑于无才。使锡鬯终不用其才,将何以雪千古诗人之耻?然而,锡鬯乐取此以自托,则老氏无用之用。锡鬯亦有取尔乎?锡鬯来仙城,有《南车草》之刻,不减杜甫发泰州至成都时。此虽锡鬯大海中波澜数叠,然瀛渤全潮无有二用。人或以锡鬯之诗尽其才,以锡鬯之诗才尽其用,皆不碍于锡鬯之所自托。吾虽非丰干,亦无辞饶舌之咎矣。时丁酉二月晦日,蔗余道者题。”[4]

(六)康熙十年辛亥(1671) 五十八岁

为张岱《西湖梦寻》作序。

按:张岱自序言:“岁辛亥七日既望,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七日”当是“七月”之误,辛亥即康熙十年。是知此书完成于康熙十年,澹归序大概也作于此年。

(七)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六十六岁

为潘廷章评本《西来意》作序。

《西来意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众生各以一音演说,众生亦各各随类得解。辟支佛闻环佩声,得悟道情冥到,不离有无处所,不堕有无处所,总不使一尘阑隔。众生遇声着色,为有为无,自是根性不同,领受亦别一等。是雨,阿修罗见是兵器,龙见是珠,阎浮提人见是水。若《西厢记》,又以一音演说法,一切众生亦各随类得解。雪铠道人不为《西厢》转,更欲转《西厢》于一切众生情场热艳中,下一贴清凉散。人生有情,因地那便心如墙壁,但令热处冰销,艳时火灭,欲海茫茫,回头即岸。全副是斩关夺隘手叚,不必别立名题,一切众生亦随类得解。譬如淳于髡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说到罗襦襟解,微闻芗泽,也没甚闲言长语,能使威王罢长夜之饮,领兵杀贼,擒了王便休。雪道人代王实甫现身演说,不脱声闻不着声闻,不离缘觉不受缘觉,具菩萨心,还大觉乘。一片婆心,故是众生慈母,但有一说,路上有花兼有酒,一程分作两程行也,得便宜也落便宜。澹归者里吃饭三扒两咽,正撞着五百年风流业冤,便与他一掌,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发去旧主家作使下,众生亦随类得解。不干澹归事。(雪道人从渐处入门,澹大师从顿处下手)①时康熙己未岁八月望日。”[5]

按:潘廷章,字美含,号梅岩、雪铠道人,浙江海宁人。明亡后,他无意参加科举,专心著述,有《渚山楼诗集》《硖川志》《西来意》等。澹归于康熙十七年春杪从丹霞赴嘉兴请藏,八月抵达嘉兴,往还于嘉兴、平湖、吴门、云间、半塘等地,与好友往还酬酢。

[注 释]

①括号中句原为双行小字。

猜你喜欢

年谱
郑肇经先生年谱(续5)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成果,成长
东噶·洛桑赤列年谱初编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略谈《郭沫若年谱长编》的价值及有待完善的地方
年谱编撰、史料拓展与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含辛茹苦十年磨剑 巨著凸显丰功伟绩——《钱学森年谱》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作家年谱·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