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福》与《为奴隶的母亲》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2019-12-24罗静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祝福女性形象母亲

罗静

摘要:《祝福》是鲁迅《彷徨》文集中的第一篇,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鲁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被封建束缚的传统女性形象,在现代历史的女性形象长廊中,祥林嫂这幅画像永远闪耀着光辉,经久不衰。而柔石作为左翼代表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也是柔石的代表作,经过近90年漫长时光的考验,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现代文学的经典。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柔石能创造出“典妻”这样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实则早已大大超过了左翼文学的范畴。本文将致力于探讨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比较她们身上的异同之处,找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这样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形象;母亲;原因

一、祥林嫂的悲剧色彩

《祝福》一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讲述了“我”在还乡之后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时对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追忆。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在几个场景中清楚的知道祥林嫂的一生。文中一开头祥林嫂便像乞丐似的出场了:“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最大的,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减,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1]这是祥林嫂的出场描写,“我”见到祥林嫂时惊讶于祥林嫂这巨大的变化,五年之中不知道祥林嫂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使得她变成了现在的乞丐模样。接着便出现了祥林嫂主动向“我”询问,人死后有没有魂灵一事,我含糊其词的回答祥林嫂,也为“我”不能给祥林嫂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苦恼。没过多久,“我”便听到了祥林嫂去世的消息,也使得我深感自己的无用,也将祥林嫂的部分死因归结到自己的头上来。“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是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2]

随着“我”慢慢的了解,祥林嫂这短暂而又悲苦的一生仿佛已经浮现在我的眼前了。五年前的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人,……”[3]祥林嫂在东家做事手脚十分麻利,从不懈怠,赢得了主人的好评。可是好景不久,祥林嫂的婆婆出来寻她,要捉她回去,祥林嫂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到船上,卖给了山里的一个男人。祥林嫂拼命的抗争,在新婚之夜碰伤了自己的额头,还留了一块疤痕。此时的祥林嫂像极了一种“流通物”,鲁迅曾经在《我之節烈观》里写道:“只有说部书上,记载过几个女人,因为境遇上不愿守节,据做书的人说:可是他再嫁以后,便被前夫的鬼捉去,落了地域,或者世人个个唾骂,做了乞丐,也竟求乞五门,终于惨苦不堪而死了!”[4]祥林嫂悲苦的一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她是处在神、鬼、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四面都是强大的敌人,而她只是孤苦无依的一个妇女。祥林嫂悲剧展现在她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祥林嫂作为妻子的悲剧,她嫁了两任丈夫,而两任丈夫都死去了。这样的一位寡妇在当时的社会中,尤其是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落后的环境中是何其艰难。他人的闲言碎语使得祥林嫂在求人无果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在神身上。祥林嫂也曾经激烈的反抗过自己的命运,但是她这样一个弱势的群体又如何能够反抗的了自己的婆婆呢?其次是她作为母亲的悲剧,在嫁给了那个山里男人后,祥林嫂的日子似乎有了盼头,男人勤奋,更重要的是祥林嫂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样祥林嫂为数不多的幸福日子里又增加了许多快乐。但是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女人,在承受了丧夫之痛后,自己的儿子很快的被山上的狼给吃了。祥林嫂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她终日念叨着自己的孩子,见人就讲述孩子被狼叼走的事,她这样记挂着自己的孩子,就像生怕自己有朝一日会忘记这个孩子似的。起初人们在听到这个故事时还会与祥林嫂产生一些情感共鸣,与她一同哭泣,但是时间久了,祥林嫂的故事已经人尽皆知,没有任何的新鲜感了,众人开始在祥林嫂讲述这段伤心的往事之前就对她敬而远之。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就像被人抽掉了灵魂,祥林嫂出现终于越来越麻木。文中反复写她相同的外貌,每一次的着装都相同,唯一改变的就是她的眼神。“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5]祥林嫂的第三重悲剧也就是最严重的悲剧则是她作为最基本的人的悲剧。祥林嫂第二次在东家帮工时,四婶这也不让她拿那也不让她碰。而这一切竟然还是发生在祥林嫂去庙里捐了门槛之后,祥林嫂天真的信了柳妈所说的话,去庙里捐了门槛,回来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些神气。可是四婶依旧不让她忙祭祀的事,“四婶依旧异样的眼光使祥林嫂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热,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犹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下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记性尤其坏。”[6]这是祥林嫂对自己的人生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刻,当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都没有了,人人都把她视作不祥之物,那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在这样的重重压迫之下,祥林嫂选择了走向死亡,死亡也没能真正的解脱她,她相信鬼神之说,担心自己死后灵魂不能与自己的家人团聚。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的原因,也有祥林嫂自身性格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中封建社会以及传统礼教的束缚使得女性的命运呈现出悲剧色彩,女性被视作可以流通的商品,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鲁迅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社会才创作出了“祥林嫂”这样一个形象,祥林嫂个人的悲剧命运恰恰就是当时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从她的命运发展中线索中,深刻揭露生活的本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作家的美学思想——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痛苦。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与强暴。”在所有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中,祥林嫂的个人性格原因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她的第二任丈夫和孩子相继去世之后,她可以选择留在自己的家中,靠劳作过活,也可以去别个地方去谋生。但是她没有选择去其他的地方,而是选择了去知道他所有故事的鲁镇继续在原来的主人家做事,这代表她的痛苦又将要重新来过。她不仅将自己的悲伤向鲁镇的每个人吐露,还被柳妈用鬼神之说吓唬她,闲言碎语是可以杀死人的,祥林嫂就是在这样人、鬼、神的三重打击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7]最终祥林嫂在这内外打击之下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离开了。

二、《为奴隶的母亲》的悲剧色彩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创作的最后一篇小说。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女性先后为他的妻、春宝娘、妇人、婴儿的娘的故事。小说以典妻为主要人物,讲述了典妻先后生下两个孩子,但却只能选择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故事中的典妻个人遭遇十分曲折。因為他们浙东典妻的风俗,她被丈夫典卖到秀才家为妻,要他们浙东典妻的风俗,她被丈夫典卖到秀才家为妻,要为李家生育儿子。在李家生了儿子,典当到期,她回到原夫家。而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她只能待在一边陪伴一个孩子的成长。[8]母亲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称呼,而当母亲被冠上“奴隶”二字后其意味之深长耐人寻味。柔石作为左翼代表作家有不同于众多左翼作家的独特之处,他的小说格局和人物形象大多没有太直接、明显的意识形态的概念化和公式化模式。他以典妻为缩影,控诉宗法制度下对人性的摧残。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不由己的母亲形象,在她还未出场时,作者就对他进行了一次买卖,著名学者刘俐俐在论文《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中认为:“毫无疑问,《为奴隶的母亲》是典型的亚里士多德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悲剧产生的情感共鸣可以使人产生一定的恐惧情感是理想化的悲剧的本质。我们之所以对典妻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先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占据了我们的心。”[9]我们还是从三个方面探讨典妻的悲剧色彩,首先是她作为妻子的悲剧色彩,家庭的贫穷使的她的丈夫不得不将他典卖给秀才家,这里的她作为妻子没有话语权,她的丈夫可以任意处置她的身体,使她沦为生殖的工具。在面对这毫无人性的要求时,妇人竟然也没有丝毫的反抗。她只是在话别她的孩子时流下眼泪。这位未出场就被他人左右命运的妇人竟是这样的逆来顺受。成为第二任丈夫的妻子之后,她更没有作为妻子的权利,在秀才家他有正经的夫人操持一切家事,而典妻除了要为秀才家生孩子之外还要做一些下人才做的活,仿佛生孩子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两任丈夫都没有将妇人看做自己的妻子,一个将她当作商品随意出售,一个将她当作生殖工具。只不过后者在温饱之余给了他些许温存,偶尔的情感流露使得她似乎得到了些许温暖,但现实又很快将她击败。其次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悲剧,她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女儿被自己的丈夫活活地用开水烫死,她无力保全自己的孩子,连最起码的生命都给不了;当她是春宝娘的时候又因为被丈夫典卖,便再也没有机会陪伴自己孩子成长;在地主家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又因为自己的大儿子生病而被迫与秋宝分离,最后将自己的孩子不情不愿的过继给了大太太,从此自己的孩子见到自己根本不能叫她一声妈妈,而换称为婶婶,与自己的秋宝分别之时,伤心不已却又惦念自己春宝。这种令人两难的处境使得她无法完全的成为任何一个孩子的母亲,要么是生了他不能陪伴其成长,要么是给了他生命却要让自己的孩子转与他手,活在别的女人的名下。妻不能为妻,母不能为母。最后连她最后为人的权利都被剥夺,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典妻先后离开自己的孩子,最后选择回到春宝身边。

柔石在塑造典妻这一形象时,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使我们全方位的了解到主人公所处的处境。造成典妻悲剧命运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典妻身上逆来顺受的个性是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造成的。典妻在得知被自己的丈夫典卖之后,虽然难以割舍但还是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命运。这种性格不仅表现在他被丈夫典卖后,也表现在她去了秀才家之后,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典妻是“聪明的”,“她知道她现在所出的地位她可以听见房外的大娘的声音在高声地骂着什么人,她一时听不出在骂谁,骂烧饭的女仆,又好像骂自己,可是因为她的怨恨,仿佛又是为她而发的。……她知道这个老妇人是猜忌多心的,外表虽则对她还算是大方,可是她的嫉妒的心是和侦探一样,监视着秀才对她的一举一动。……”所以在秀才每次对她稍有感情时她总是沉默不多说话,同时又能兼顾着大太太的威严。鲁迅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将典妻的母性、妻性通通撕碎。与其他左翼作家不同的是《为奴隶的母亲》应该说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了不同于一般左翼文学固有模式的高度,其原因在于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具备了“人之常情”,典妻在与秀才的朝夕相处之中与秀才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秀才在那个家中常年受到大太太的压迫,没有正常的情感,而典妻的到来给他的情感生活带了一些光明。秀才会暗中给典妻一些礼物,这样典妻也在秀才潜移默化的行为中有所感动。[10]这也是柔石的温情所在,人都是有情感的,典妻在秀才家中受到了秀才的优待,使她感受到了几丝温情。秀才将自己的传家玉石赠予她,悄悄地给她零花钱,与她灯下闲谈。

三、同为悲剧,有何不同

同样是写女性的悲剧命运,为什么鲁迅笔下的女性是那样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而柔石笔下的典妻虽逆来顺受但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同时还能展现作为人的正常情感?

笔者认为鲁迅塑造这样一位女性形象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祝福》写作的年代,是经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个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敢于正视现实,但是作为一个革命主义者,鲁迅又是“彷徨”的,他摸索着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但又无法认清革命的前途,塑造这样一位形象,他就是要启发民众的革命觉悟,批判国民的孽根性,让群众看到自己的落后面。面对旧中国妇女群体的痛苦,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将自己的笔触碰到女性的痛苦、女性的屈辱、女性的悲哀之中。通过不断的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心灵的重塑寻求女性解放的机会。祥林嫂受尽了世间的折磨,经历了非人的经历,是千千万万个悲惨妇女命运的“代表。”[11]鲁迅对妇女的解放与地位一直都是密切关注的,他十分同情女性的地位。在探讨女性地位时,鲁迅十分侧重于挖掘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将她们的悲剧命运大多归纳在自身的性格软弱和无力抗争悲剧的命运之中。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她们的奴性地位,显示了一种不反抗的现世意识。[12]而“意识形态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内容进行‘折射的过程,是对来自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作家创作过程中,作家本人的意识形态立场会不自觉地变成一个视野,成为处理生活材料的模式,从而使现实生活的材料变成艺术结构的内容。作家柔石的童年生活非常贫困,是他的母亲将他含辛茹苦的养大,他们艰难的在乡村谋生,也是在那个时候,柔石亲眼见证了许多女性的悲惨命运。这些女性的故事成为了柔石日后创作的源源不断的素材。

四、不幸的人生有相同的不幸

纵观祥林嫂和典妻的命运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她们都勤劳踏实,面对命运给她们带来的不幸时都选择了承受这一切。祥林嫂在四嫂家幫忙时力气堪比一个男人,所以四老爷在知道祥林嫂是寡妇的情况下还将他留在家中帮工。而典妻到了秀才家中不仅要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还过着下人般的生活,家里的杂货累活她都没有怨言的做。即便这样,典妻也没有在大太太的眼皮下过上安生日子。柔石给典妻的身份是“奴隶”,读者不禁要问这个奴隶到底是为谁而奴隶,是为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吗?是秀才的奴隶吗?是孩子的奴隶吗?一个经典的文本存在多种阐释空间,许多批评家在面对《为奴隶的母亲》探讨的都是她的阶级性以及超出左翼文学的美学价值,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左翼文学代表作不如说是人学的代表作。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之中,鲁迅的文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其中柔石便是一位,许多学者探讨了柔石对鲁迅的继承,笔者认为这两篇文章便是最好的代表。总而言之,柔石笔下的典妻遭受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摧残,因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逆来顺受却坚韧的女性形象,正是在这样的生存语境之下,中国的妇女的解放意识才一步步苏醒。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不仅遭受了心灵的摧残,更遭受了身体的摧残,她的逆来顺受更多的则表现为麻木不仁,对自身处境的浑然不知与被动接受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的一生。

随着社会思想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女性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解读这样的女性形象对我们了解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典妻这样的体裁在现当代文学史中更是屈指可数,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典妻就是“代孕”,任何事物都有源头,经典作品就是这样,它拥有不朽的艺术魅力,为我们读者创造了无尽的阐释空间。

专著:

[1]鲁迅.鲁迅全集[M].第六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2]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参考文献:

[1]马霖霞.简约而不简单——浅谈鲁迅短篇小说《祝福》的行文特色[J].学周刊,2018(32):190-191.

[2]马文聪.柔石式的阶级批判——以《为奴隶的母亲》为例[J].名作欣赏,2018(11):84-85.

[3]魏巍.谁害死了祥林嫂?——《祝福》再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03):151-160.

[4]吕成.从《祝福》到《二月》:论鲁迅对柔石创作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7(09):10-11+155.

[5]张琳琳,党洁.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J].新西部(理论版),2016(24):105-106.

[6]杨舒婷.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还是个人命运?——浅谈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的内在成因[J].文教资料,2016(21):24-25.

[7]祝林辉.以女性民俗视角重读《为奴隶的母亲》及其女性命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4):44-47.

[8]谭莉.论鲁迅笔下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以《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07):59-61.

[9]刘岩.洋溢着情感色彩的理性书写——简论蓝棣之评柔石《为奴隶的母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5):25-26.

[10]刘丽宏.理性映射下的感性——《为奴隶的母亲》情感化倾向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1):29-30.

[11]乔以钢,宋声泉.《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04):102-106.

[12]孙育群.浅谈柔石后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读《柔石选集》[J].教学与进修,1982(01):24-30.

猜你喜欢

祝福女性形象母亲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