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融合与课前预习有效性设计策略

2019-12-23翁尔谦

新一代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性

翁尔谦

摘 要:通过互联网与4G网络,把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拓展到课外,摆脱时空的约束。课前的有效预习,和预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提早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机安排,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调整教学的时间安排等将,从而达到优化课堂设计策略以至优化课堂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关键词:新技术新媒體;课前预习;数据反馈;有效性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必要反应以及形成强化刺激的条件与环境,让学生建立起刺激和反应的牢固联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和多向性思维。

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4G网络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和使用,新技术能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前、课后,使学生通过碎片和空余时间,把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拓展到课外,摆脱时空的约束,体现了新时代灵活多样化的综合交往模式。

在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有目的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中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特别是在课前预习阶段,将新媒体与课前预习融合,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的数据与信息,指导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安排,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

一、新媒体、新技术介绍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是指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通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

本文所指的“新技术新媒体”原理上可能不是最新的,但应用于新的领域,对该领域而言是新技术。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教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方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收到教师发送的教学信息,学科高新知识等图文信息。教师也可以利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发送微课、作业、测试、考卷等。学生可以通过在教师公共号中回复关键词,来获取个人所需要的学习资料。

微信公共号的投票功能或者微信小程序可以应用于平时的小型测试,学生可以利用在公交车上、课间等碎片时间,来完成一些简单的知识测试。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的数据即时的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项。

还可以通过在线表单大数据系统应用建立题库,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基本测试与测验,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方面、易错题型建立专门的题库与题型,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强化训练,提高个人整体知识结构水平。

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

预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法,指在学习某件事情之前进行自学准备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百度百科)

课前预习,指的是通过阅读、查资料、做笔记等方式,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通常分为阅读基本内容;利用工具书解决预习时候遇到的问题;预测重难点,进行标记;做相关练习,检验预习效果等几个阶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

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因此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他们能够从一般的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分析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已经初步具有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但高中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

由于高中教材分量多、难度大,教材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随着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提高而变化,光靠简单的“听”、“记”、“练”,将不能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形成物理的基本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相比于初中,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提高了要求,对物理概念、规律、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掌握不仅要理解,还要灵活运用。要求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思考的主动进取精神。

另外高中物理的内容多且难,进度快,课堂知识密度增加,课后习题类型多变,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消化。这就对学生的物理学习特别是课前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的预习活动设计策略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评价不仅局限于课堂,更注重的是过程性的评价。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评价理论、价值观念知道下,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以一定价值标准为其准绳,即将评价对象的表现欲价值标准进行比较,获得评价结论,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内容针对性强、教学内容生动、时间短等特点,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恰当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移动互联网、微信、QQ等平台发布微课及配套的课件、动画、习题等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效率。

在课前预习阶段应用微课,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堂的重难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将微课上传至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同时附上预习作业。预习作业一般设置为简单的选择题和简答题。用于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

课前预习作业的成效,传统做法是教师教学课堂当场检查或者提问,或者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后传给教师,亦或打印出来第二天上交。这就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预习情况,预习情况与别人相比又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同时,教师要把每份作业都批改一次,然后进行统计,才能知道整个班级的预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将备课情况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在时间上是有一定限制甚至是来不及的。

但是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支持下,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投票”功能,学生可以马上知道预习作业的对错情况,比较自己预习情况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并用百分比的形式体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匀速圆周运动实例分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这节课前,教师将重点与难点做成微课的形式,投放到教师的微信公众号,并在公众平台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设置预习作业。

每位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网络平台都会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即时的反馈给教师。教师最终就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确定课堂内容的详略与侧重。

在某个班级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的教学中,本人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了预习微课以及预习作业。

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并通过微信平台完成选择题形式的预习作业。学生提交完作业后,公众号平台即时就将答案反馈给学生,同时也反馈全班同学每道题的答案统计情况,这样学生就能知道自己预习情况,以及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公众号的留言功能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留言功能进行解答,或者通过图文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

通过留言板,所有同学均可以看到其他同学提出的問题以及教师的解释说明,也可以在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

在预习作业中,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光滑小球在闭合管道中运动,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判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反馈的数据,全班有20%的同学选择“速度不能为0”,有11%的同学选择“一定收到轨道外侧的挤压力”,共有70%的同学选择“速度为   时,不受内外轨的弹力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考察“汽车过拱形桥顶端时速度的情况”,信息平台给教师的的数据反馈显示,只有23位同学选择“做圆周运动速度最大为   ”。在关于“汽车匀速经过过凹型桥最低点时”的运动情况的分析中,数据显示有91%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超重”。

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的,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讲解关于“汽车匀速经过过凹型桥最低点时”运动情况分析时间大大缩减,甚至可以不讲。

但是在“汽车过拱形桥顶端时速度的情况”的问题上,教师课堂上设计了5到7分钟的时间来讲解,同时也准备了相应的试题以加深学生对于此知识点的理解。

在一节课的时间中,要将《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完全讲透彻,时间是比较紧的。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等因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确定。通过预习作业的数据反馈,教师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现状,从而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的时间分配。

五、结束语

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和预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提早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机安排,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调整教学的时间安排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设计策略以至优化课堂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变现在各个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不单单局限于课堂,可以拓展延伸到课前、课后,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淘宝、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同时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甚至将来可能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将一些新媒体新技术与课前预习进行融合的一些尝试与实践,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胡炳元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Z].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白源法等编著.新技术新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Z].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3]迟艳杰主编.教学论[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