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实训课程移动学习平台探讨*

2019-12-23卢涤非

计算机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高职教育互联网+

卢涤非

摘  要: 为解决当前高职实训教学资源短缺,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碎片化时间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在产教融合的思想指导下,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基础,探讨了高职实训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及其实训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该平台,可以不断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使实训共享平台与教师互动更加顺畅默契,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该平臺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互联网+; 移动学习平台; 高职教育; 实训资源;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12-79-02

Discussion on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in the age of "Internet plus"

Lu Difei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ortage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training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fragmentation time of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brought by "Internet plus", a platform for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is put forward, with a training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Through this platform, the latest development results of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can be continuously integrated in, to mak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ining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and teachers smoother and more tacit, gradually build a teacher team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platform discussed  provides a beneficial attem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resourc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0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是各级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使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互联网元素与教育深度融合,给高职教育带来了一场基于“互联网+”的重大变革。首先,对高职教育而言,其获取知识方式发生了变化,移动学习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移动学习不仅可以在常规教学场所进行,更可以在实践场所实时进行;其次,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互动性;最后,学校的办学模式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发生了变化。面对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海量资源,高职院校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必须利用移动互联网先进技术,不断及时拓展和更新课程内容,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

高职学生年龄轻,思维活跃,对理论学习不是很感兴趣,但动手能力强,易接受新鲜事物。高职教育侧重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针对高职的实训课程,在实践场合边学习边操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为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物质条件。学习习惯较差,专注程度不高,是高职学生的缺点,而移动学习模式恰好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1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教学环境

当前,大学生喜欢使用移动设备获取课程资源并进行交流,微信小程序的出现,实现了跨通信运营商、跨系统平台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移动互联网教学和学习环境。在设计实训教学环境时,首先需要将完整的知识分割成若干个小而精的知识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2个知识点,不同的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一般一个学习内容至少涵盖一个实践环节。多起点、开放性以及多通道是移动学习知识模块的基本原则,学生可以自主灵活地计划自己的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1]。同时,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微信小程序提供相关内容的链接以及课外扩展资源。内容的呈现将使用文字、动画、图像,以及视音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基本概念或事实,主要采用文本形式进行描述;对于直观形象或事实性的学习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形象化和过程化的知识,可以制做成动画进行阐述;对真实场景重现或模拟的内容,可以采用视频或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表现。

2 移动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以具体课程为核心的“小资源”应转变为现代移动课程“大资源”,重构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内容[2]。长期以来,在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缺乏应有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把课程资源等同于教材和讲义。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普及,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创新手段的出现,突破了课程、学科、学校、地域乃至时空等局限,为移动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互联网+移动实训课程”可以形成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将优质实训课程资源快速呈现给学生,使得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趋于多元化。在移动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中,教师可以讲述个人的“教育故事”和“课程故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上、网下处处都有课程资源。同时,要努力重构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移动实训课程资源。移动实训课程资源可以按不同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可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当前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实训课程学习的机会,移动学习不再被教师、教材和教室等因素制约,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实训课程资源重新审视、配置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知识获取和选择的效率。

可以将移动实训课程资源分为六种类型:获取类、授导类、交流类、合作类、探究类和表达类[3]。不同类型的移动实训课程资源分别对不同的转换形式提供支持(表1)。

3 实训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限制专业实践环节有效实施的一个主要因素[4]。因此,急需建立实训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学生有了动手实践的想法就可以通过平台找到合适的实训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各种硬件资源,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实训共享平台与教师沟通[5]。建立实训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由专业教师专门来管理,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实训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可以完成预约,同时,教师也可以掌握实训设备的预约情况,便于及时进行安排,必要时进行指导[6]。这样的平台一方面使得实训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方便学生的选择,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

4 结束语

本文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讨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职实训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思路,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的高职实训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可以树立教育大服务理念,不断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建立有效的需求传递机制,使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与教师之间更容易达成顺畅默契,高职人才培养从被动接受市场转变为主动引导市场。利用实训课程移动学习平台服务各方面的优势,可以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提供實践人才的培训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把该平台的建设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平台实施完毕后,尽快在同行之中推广,早日创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玉芸.面向高职院校的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5.7:61-65

[2] 余德英.”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3):28-30

[3] 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刘小群.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环节内容及共享平台研究[J].科教之窗,2017.10:167-168

[5] 罗桂琼.互联网+时代的微课程移动泛在学习平台建设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6):94-95

[6] 周苗.”互联网+”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建设.学校体育学[J].2017.7(12):104-106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高职教育互联网+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