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 新思维 新态度 新方法

2019-12-23仲朱颖

新一代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变化新教材思想品德

仲朱颖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新教材于2017年9月在初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新教材独具精心,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教学思维上均带来了新的改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看到教材的变化,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开启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真正适应教材变化。不顽固、不僵化、不倒退,始终以全新饱满的姿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新变化;思想品德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的全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犹如一阵春风,为原本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既然是一场全新的旅程,我们就应该用全新的思想观念、全新的态度去对待它,不要拘泥于老教材,更不能对新的改变视而不见,学会放开心胸,勇敢地接受变化,做新教材的开发者。

一、关注教材变化,做到“知变”

2017年9月,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在全国的初一年级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领导部门对这版教材的编写高度重视,新教材的编写倾注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的心血,经过反复修改,终于与大家见面。

新版教材从《思想品德》变为《道德与法治》,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行编写,紧随时代步伐,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一)突出法治教育

从教材名称的字面调整上,我们明显地看到新教材比以往更突出了法治,這也是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八年级下册是一本宪法专册,以专册的形式进行法治学习,突显了对法治教育的重视。除此之外,七、八、九年级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相应单元的法律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慢慢让法治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彰显价值引领

此外,新版教材也重视对道德的培养,特别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新版教材处处可见名言警句,读来温婉尔雅,颇具韵味;教材精选的案例中也引入了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文化韵味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在九年级上册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中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价值认同,共筑中国梦想。

因此,新版《道德与法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德法兼修”,引领学生很好地学习道德与法律这两大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法宝”,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道德与法律,知道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促进。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信仰,也要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二、尊重教材变化——“敢变”

新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适应,如果墨守成规,那么新教材将毫无意义。也许我们已经使用了老教材许多年,熟悉了所有的知识点以及教材的结构、理念,我们可能很多年都使用了同一个课件,说着同样一套话,甚至忘记了如何好好地备一节优秀的课。但是,这个时候新教材来了,教师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它们,但是心中又怀揣着不安。我们有改变的冲动,但往往在上到和老教材相同主题时,我们又使用了老教材使用的语言,又用了以前的套路。我们对那些变化视而不见,惯性、惰性让我们并未真正使用好新教材,没有实现新教材的追求。新生事物已经来了,我们就要开启自己的新思维,也许过程有些艰难,有些漫长,但是必须得“变”,只有一线教师敢“变”,新教材才有希望,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比如在苏人版《思想品德》八下第十二课涉及网络时,书本主要讲了如何认识网络对孩子的影响以及网络成瘾的危害两部分,篇幅不多,但意向偏重于网络的负面作用,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上网弊大于利。但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价值传导,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网络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使用者能否正确利用。新教材八上第二课《网络生活空间》就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网络利弊学习视野。教材先讲述了网络的积极作用,随后再阐述网络是把“双刃剑”,最后落脚在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教材内容设计符合时代要求,遵循认知规律。如果一上来就跟学生强调多上网的危害,那么处在这个离不开网络时代的中学生的排斥心理就会增加,课堂也顿时没了生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观念,但是行为上并不会有真正的改变,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得不到发展。所以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千万不能用老思想,不能一味强调网络的负面作用,应看到时代的改变、学生的改变、教材的改变,真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适应教材变化——“善变”

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遇。教师要活用教材,依托教材开发更多的新资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强化自己的专业成长,为新教材的作用发挥贡献力量。

(一)敢于呈现真实面貌

主题情景探究式教学目前广泛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为了公开课效果而用,并没有太在意实际案例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课堂表面光鲜亮丽,但是实际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帮助。《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定要摘下“假”面具,以“真”面目示人。这是一套说真话的教材,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也要“真”,要以学生为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要倾注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只有敢于呈现教学的“真”面貌,才能实现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二)勇于学习新兴内容

因为时代的改变,新版教材特别增加了一些如“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新的学习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没有涉及,教师在上这些内容的时候会有陌生,甚至很多内容要自己认真学一学才能教给学生,许多教师可能会觉得新增内容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尤其是带有时政色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国情变化,不断刷新知识体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学生。这是我们的教学使命,也是我们自身融入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三)乐于挖掘生活资源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以自己设计的八下《基本经济制度》一课为例。《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课内容距离学生远,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比新旧版教材,课文总体内容结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新版教材明显篇幅缩减了很多,没有大段大段的案例素材,取而代之的是简短新颖并贴近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不会因为冗长无聊的案例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因为教材内容较少,就留给教师更多开发创造的余地。我摒弃了书上的案例,用本地素材赋予这堂课浓郁的生活色彩。我以让学生调查父母工作单位的性质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经济形式有哪些。随后用了“发展国企,提升实力”——“茶香洞庭,春暖姑苏”——“多种经济,迸发活力”三大板块,围绕小明一家的生活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了本土教学资源。先從小明看到停电通知开始,引入“苏州国网供电公司”这一国企,开展对国有经济的教学;随后带领学生“品味小明赠送的茶叶——观看小明东山采茶——跟随小明参观茶叶合作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集体经济的有关知识;最后又带领学生了解东山民宿,从而获得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本地生活,把他们之前懵懂的了解通过课堂学习深入化、系统化,要比直接灌输这些经济形式的含义、内容、作用要有效得多。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生乐于探究,有所收获。

(四)善于培养理性思维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强迫学生用绝对的、一样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是强迫学生认同教师的价值观念,你可以有自己的认识,只要你找到支撑自己看法的依据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曾经听过一节课,课文是七上《让友谊之树常青》,开课教师在上到“如何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选择题:当朋友背叛了自己,伤害了自己,你会怎么做?她给出了三个选项:A.宽容对方,继续做朋友;B.结束这段友谊;C.给对方回击。C选项明显是错误的,同学们都不会选,但是A和B选择的同学人数不相上下。每次有同学回答选择B时,这位教师总是不太满意,一直想把学生引导到A上来。经过好几轮的失败,这位教师终于放弃了。这个环节的师生对话当时让我有些困惑,以前我们一直跟学生强调同学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发生矛盾要化解,还要做回好朋友。但是这种必须牺牲自己,继续维持友谊的选择真的正确吗?在新教材中,明明已经写明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和智慧。那么我们完全应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选择性,不能按照传统的观点继续我们的教学,对新教材的改变视而不见。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需要智慧和勇气,这些“智慧”和“勇气”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围绕“宽容”还是“结束”上的选择。学会让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学会理性做出选择要比灌输给学生应该怎么做更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环境是错综复杂的,也许简单的情况我们应该选择宽容对方,但是有些情况如果我们仍然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对双方并不是有利的。以“友谊”这一话题延伸开去,我们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哪种选择一定对,哪种选择一定错这样绝对的是非分明。

新教材开启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时代,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要乐于研究教材的改变,不要被自己的惯性、惰性磨灭教学热情,始终坚持为学生服务,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敢于开启新思维,使用新方法,“知变”、“敢变”、“善变”,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新变化新教材思想品德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