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19-12-22

卫生软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集群辽宁

陈 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1 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波特”钻石模型”

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持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一系列有规模的研究开发、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行业的总称。它由一切防治疾病和促进、恢复及维护健康所形成的同类性质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体组织构成。大健康产业包括健康相关的生产和服务产业,即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和健康信息三大领域。

大健康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聚集的既独立又关联的健康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协同效应,具有组织特征和动态特征的产业组织。它泛指大健康产业链条上所有上下游企业,包括健康制造主体、健康服务主体、健康信息主体、和延伸主体等[1]。

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世界大健康市场竞争中,以大健康产业集群各要素 (包括健康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市场和技术等),以动态网络及层次递进关系为运行模式,能为集群带来实质性整体绩效提升的强劲竞争优势。

理论界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观点大致有3种:①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因素论”,认为集群竞争力取决于集群各因素的质量水平高低。波特指出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和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4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以及机会和政府2个变数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2]。波特指出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要素间的动态整合,该理论架构形似菱形钻石,即著名的“钻石模型”。②以Ahuja为代表的“结构论”,主要从横向及纵向来研究集群竞争力以及动态演化过程,强调产业集群不仅具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还有学习属性[3]。③Lynn和Fuvia的“能力论”,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优化集群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4]。

有关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中,波特的钻石模型最具说服力。波特将国家、产业和企业有机结合,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各关键要素纳入到模型中。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高端化趋势日益凸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英、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发展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抢占世界竞争的制高点,并在国际市场上大获其利。 “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辽宁省也相继提出“健康辽宁2030”发展纲要。在当今复杂动荡而又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格局中,探讨辽宁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就更具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对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其大健康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 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瓶颈

2.1 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辽宁省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东北老工业制造基地基础,以医疗器械制造和药品生产为代表的健康制造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辽宁省健康产业布局中,健康制造业稳居鳌头,健康产品销售业紧随其后,健康服务业顺势而上,健康产业整体呈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辽宁省大健康产业集聚趋势不断加强,已形成沈阳医药产业集群、大连医药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丹东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集群、西丰鹿及保健品等六大健康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聚区将各自彰显地区优势,发挥医药产业集聚作用,助力辽宁大健康产业整体发展。其中,大连金州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国家级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涵盖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中医药、海洋生物、生物外包及服务等主要领域,拥有新药研发平台、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研发与技术服务完备体系,150余个生物医药、国家和省市专利、国家“863”课题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在研项目。辽宁本溪石桥子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有华润三九、天津天士力、东北制药等医药百强和上市企业签约落地,投资总额达近千亿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2.2 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瓶颈

我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巨大,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5]。辽宁大健康产业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与东部地区相比,辽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如下:

2.2.1 大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尚未体现

长期以来,由于辽宁按行政区级来配置健康资源,造成健康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大健康产业活力缺乏,健康企业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健康知名品牌匮乏、健康产品较为粗放,大健康产业集群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据2018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中,辽宁省只有东北制药和沈阳三生制药2家企业入围,相对东部沿海省份,份额较低。目前,辽宁医疗器械仍然以进口为主,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出口企业多是为国外提供零件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设备。在生物医药领域,同样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如沈阳红药、乳癖消等药品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与国际医药标准还有较大距离,难以进入国际药品市场。辽宁大健康企业的新品牌市场份额小,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竞争和压力。总之,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尚未体现。

2.2.2 大健康产业融合度和集群集聚效应有待优化提升

辽宁地区大健康产业集群仍具有松散的地理集中特征,集群内部企业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大健康产业体系内主导产业不明确,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弱。大健康集群内企业分工模糊,产业结构相似严重,集群内健康企业及科研所的互动较少,健康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尚未形成依存度较高的竞合关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2.2.3 大健康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产业链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企业群体经济活动的集,即产业环。企业在寻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逐步聚集到适合其发展的优区位,即形成产业集聚现象;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环因为不同经济特点以及对优区位的寻求而在空间上趋于分散。结果是,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别布局或配置到适合其发展的地点,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大时,产业链表现出明显的完整性。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但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健康产业程度比较粗放,健康产业规模较小、健康产业链条不完整,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纵观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内,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严重,技术基础薄弱,高新技术缺乏,健康行业仿制现象频出,从而影响整个大健康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 基于“钻石模型”的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分析

3.1 大健康生产要素竞争力

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自然资源禀赋等初级生产要素和包含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由投资创造出来的高级生产要素。

3.1.1 独特的大健康产业资源

辽宁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境内本溪、抚顺、丹东等市所辖的山区是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地,共有药用动植物和矿物药物1680余种,素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库”和“生物基因库”之称,主要药材资源及市场占有量均居全国前列。辽宁本溪著有“北方乌克兰”之美誉,各类野生中药材自然蕴藏量大,本溪市拥有国家辽宁 (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另外,辽宁省有大连、锦州、丹东、营口、葫芦岛、盘锦六大港口,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外贸便利。

3.1.2 科教、人才资源集中

辽宁是教育大省,是我国高校和研发机构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这不仅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也为大健康理念的更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辽宁健康产业人才分布结构不够合理,健康产业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中小城市人才缺乏,健康产业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人才外流现象也很普遍。目前,辽宁省拥有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医药类高校。辽宁省现有高校课程已设置临床医学、护理、影像等传统医疗服务类学科,以及制药等药品生产类学科,但针对健康产业这一具体领域,尤其是智慧医疗、医疗护理咨询、养生保健、生态健身等新兴健康领域,并无具体学科专业与之对应。由此造成的健康产业高端医疗保健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缺失,也是人才质量偏低的原因之一。

3.1.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随着“一带一路”和环渤海高速公路体系的建设,辽宁在全国交通地位发生根本转变,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辽宁已发展为水路、公路、铁路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开通中欧班列14条,开展了与江苏、北京、上海对口合作,创建辽宁“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战略平台获批实施,促进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3.2 健康需求要素竞争力

健康需求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健康市场需求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决定辽宁大健康产业的竞争力。

3.2.1 消费结构升级,大健康潜在需求巨大

近年来,辽宁人均GDP快速稳定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与人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能力正在进行着全新的升级。人们已不再仅满足于医疗药品资源的获得与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健康的消费需求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关注疾病治疗外,更注重疾病预防与身体保健。同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注意生态环境与生命健康的有机联系。由此带动了健康产业众多领域的潜在需求,包括智慧医疗、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后,辽宁大健康产业的需求市场将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辽宁也将迎来大健康产业的高速成长期。

3.2.2 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为大健康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健康产业中,老年人和婴幼儿是消费的主力人群。一方面,辽宁高龄老年人口急增,老龄化问题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2017年辽宁60周岁及以上人口998.4万人,人口占比22.8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626.8万人,人口占比14.35%[6],高于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7.3%,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4%[7]。全省老年人口中,健康人数502.51万人,占老年人口52.42%;患有老年慢性病人数276.53万人,占老年人口28.84%;患其他疾病人数179.70万人,占老年人口18.74%。失能老年人口43.66万人,占老年人口4.55%;半失能老人66.51万人,占老年人口6.94%[8]。由此可以推测,人口老龄化现象逐年加剧,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这将带来相当程度的人口增长。在辽宁省生育意愿抽样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人群表示有生育二孩的计划,预测老龄人口和婴幼儿人口的增加将为辽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3.3 大健康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高技术、高投人、高回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健康企业竞争力是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辽宁大健康产业呈现出集团化、高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特点。课题组实地调研数据表明,2018年辽宁健康产业1563家,其中医疗器械制造业213家,药品生产企业657家,保健品生产企业32家,三者占健康产业总数的57.7%;药品经营批发企业337家,在整体健康产业中占21.6%;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及药品交易服务业共324家,在辽宁健康产业布局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辽宁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72%的企业集中于沈阳、大连两地,东软医疗、东软熙康等较成功企业亦位于此两市。传统医疗行业中,辽宁省共有医院1020家,省内95家三甲医院中,42家位于沈阳,17家位于大连,仅此两市占了全省三甲医院的一半以上。目前辽宁已经建立沈阳、大连、本溪、丹东、锦州、西丰六大医药产业园,六大产业集群打造辽宁大健康产业集聚优势。在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方面,涌现出东软集团等高科技企业,先后建成10个大学科技园。其中,东北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七贤岭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但是,相对沿海东部省份,辽宁大健康产业进程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行业垄断和区域封锁现象较为严重,健康企业规模还很小,缺乏强势品牌,健康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健康产业成熟的市场竞争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针对健康产业的融资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制约了辽宁大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4 政府要素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认为“政府角色正负面性要根据公共政策的表现来观察”。政府对产业竞争力作用是间接的,即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影响产业发展的4项关键要素的组合效率,从而间接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政府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虽然很大,但并不是主宰作用。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关键要素组合效率情况。2016年以来,辽宁先后出台制定《辽宁省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等多项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政策,以及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植政策。但是,由于辽宁大健康产业政府投资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比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大得多。如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的合并重组等问题上,企业自身决策权相当有限。这就抑制了大型的实力雄厚健康企业的培育和产生。

4 提升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政府战略把握和政策引导的首要地位

在大健康产业集群化过程中,政府处于首要地位。首先,政府应完善辽宁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建设规划,积极地推进辽宁大健康产业向更高层次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大健康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其次,合理规划和布局大健康产业,培育和延伸辽宁大健康产业链,发展特色大健康产业集群。再次,加大力度扶持土地、财税、融资投入及技术入股、人才引进工作,解决大健康企业融资瓶颈,推动大健康成果产业化发展。

4.2 重视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中大企业品牌效应

在大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大型健康企业集团凭借其强势的品牌扩散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吸聚效应,成为大健康产业集群的主导力量。提升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需要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通过吸聚效应带动大健康产业集群内部及周边大健康企业的发展。因此,有远见的企业家及省政府部门应加紧探讨培育大型健康企业集团机制问题,尽快培育几家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大型健康企业和强势品牌文化,并通过企业间的互助互惠平台,推动辽宁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赶超。

4.3 完善公共平台服务模式

目前,辽宁多个大健康产业集群都设有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信息平台、技术平台、研发平台、中介服务平台等类型。但由于平台管理不科学、服务水平不到位,极大影响了大健康产业集群内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使用的积极性。基于此,辽宁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投资的服务平台与政府投资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两种形式相结合,以完善服务平台管理模式的不足。同时,从服务效率、人才培养、特设服务等提升大健康产业服务平台的整体水平,以提升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4.4 构建价值链生态体系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是产业集群生命力的源泉,以此形成产业集群强劲的持续竞争优势。目前,辽宁多数大健康产业集群或大健康产业园多处于集群发展起步阶段,集群内部共生机制缺乏,资源分散、产业链不完整,难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因此,提升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竞争力,亟需构建紧密的价值链生态体系,使辽宁大健康产业集群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集群辽宁
辽宁之光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辽宁舰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