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TS理念在高职护理外科护理学围手术期的教学实践

2019-12-22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护理学外科实验组

陆 丹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2001年,丹麦Henrik Kehlet教授明确了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概念[1],即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麻醉、术式、疼痛控制、营养支持、术后康复、护理等加以优化、组合达到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等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2]。外科护理学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章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运用流于形式等问题,同时严锦等[3]研究发现,FTS组首次进水、肛门排气、肠蠕动、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传统护理组(P<0.05),足以证明FTS理念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故在此建议对学生把握不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外科护理学围手术期章节教学的难点,结合多年临床教学实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现将课堂教学设计汇报如下。

1 对象

将2017年度广西某卫生学校高职护理专业在读学生2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115人,实验组115人。实验组纳入标准:(1)完成200分钟的课堂听课任务;(2)课堂实验合格;(3)课后一周内完成并提交100篇护理文献摘要检索,同时完成一篇约500字的总结;(4)听从学习组长指挥,制订学习计划和预测学习分数。排除标准:(1)按照对照组教案受教的学生;(2)没有完成实验组要求的学生。

2 教学准备和实施方法

2.1 把握教材脉络,制订教学目标

两组教材统一为黄素梅等[4]主编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第七章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内容,设定4个课时,每个课时为50分钟,共200分钟。内容包括手术前的护理、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高职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制订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能理解并复述围手术期护理的概念;掌握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知道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2)能力目标。能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等对围手术期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并有效实施和及时评价。(3)情感目标。区分手术不同时期患者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细心、耐心及理解、关爱与尊重患者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2.1.1 两组共同集体备课(1)备课时,分配好实验组教师和对照组教师。(2)共同确定重点内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以达成教学目标。(3)要求主讲教师按照教案进行授课,每次上课准备好电子版的教案。(4)两组教师提交教案,经教研组批阅后方可授课。(5)在围手术期章节做一次课堂测试,由授课教师出题,导入学校考试平台。(6)下发教学内容和课本、理论课程执行计划及新学期的温馨提示(包括授课纪律、多媒体使用方法等)。

2.1.2 实验组教师备课(1)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熟悉临床教师,并向学生提出要求:制订学习计划,预测自己外科护理学的分数,并公示。(2)课前建立实验组学习组长群,一名组长管理10~15名学生。(3)在微信群里发放如何查找课外文献方法的课件。(4)课堂考核及格,课后提交100篇护理文献摘要检索,并完成一篇约500字的总结。课后组长负责收集学习计划、分数预测和文献阅读的总结,在微信群中提交。

2.1.3 两组课后要求 根据近五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真题出题。对照组教师随机出题,实验组则按照FTS理念的相关内容出题。

2.2 教学方法

2.2.1 对照组 按照标准教案完成课堂授课200分钟,采用近五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在课堂测试一次,最后进行综合考核。

2.2.2 实验组(1)时间论证教学法。时间论证教学法是指以时间为轴线,用时间印证,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思考训练。在讲解手术后患者护理时,以教学目标为纲领、教学过程为引导,教学目标的设定融入FTS理念,带领学生进行临床思考训练。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时间的知识背景框架下,首先普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一生进行5个时间段的划分,运用查检表表示,查检表内容涵盖每个阶段的人需要怎样的健康护理,在提及数字的地方,要与人的时间、寿命、年龄相联系。举例说明:目前的患者绝大多数指年龄大于18岁的成年人,若患者所携带的基础疾病和其选择的麻醉方式不同,则会使书中康复和准备的时间发生变化。再如,围手术期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在FTS理念的影响下,临床中手术前留给护士的准备时间变短,术后患者的康复时间会提前至回到病房的1~3天内完成。教材中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这对术前检查评估全面并且选择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成人患者是有效的,但若把成人改成患儿,那禁食时间会大大缩短。

(2)典型临床案例分析法。知识的转化最终要能在未来自如应用,因此吴种琪[5]认为临床思维方法的养成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分析临床案例是培养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途径。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对疾病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推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据此形成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逻辑方法。将教材中手术后患者体位和快速康复外科麻醉内容整合,完成临床思考训练。

(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练习法。之前的两种方法都是让学生养成临床思维,可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获得执业资格。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学生完成学校外科护理学学习目标后进入社会的重大考试,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并带详细答案辨析的题目进行练习,要求做围手术期章节的练习题不少于100道,依据FTS理念,进行题目的自由切换。

(4)查找文献教学法。文献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工具,是科学思考的结果。钟启泉[6]研究表明:能动学习是培养“思考者”,而护士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多的是在护理学专业角度去思考,并有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临床需要的是“思考者”而不是应试教育的“记忆者”。深层学习的标准是在既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考的重要原理,根据现有的证据,及时准确做出推断,同时注意逻辑,进行批判性探讨。利用数据库的围手术期相关文献,理解FTS对外科护理学的影响。通过数据库查找文献并在课后阅读,必然会让学生更愿意复习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在FTS理念的影响下,回归课本内容,并在今后见习、实习甚至工作中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3 教学评价

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病例分析题,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占30分,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问答题和病例分析题,占70分,试卷总分100分。两组使用同一难度系数的试卷。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客观题1 7.1 2±7.6 3 1 5.1 7±7.0 8 7.8 9<0.0 5主观题4 3.9 9±1 3.5 6 3 8.1 4±1 3.4 1 7.9 6<0.0 5

4 讨论

(1)前瞻性教学举措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化为接受与发现并重的学习方式[5],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课堂气氛活跃。授课后,高职护理专业在读学生(115人)的双向教学效果评价优秀,外科护理学考试中实验组客观题与主观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将教学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最优的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临床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教学任务艰巨,成果较为显著,他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从实践出发,回到理论。戎艳鸣等[7]指出,“双师”资格教育是医院要重视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护士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通过多途径、多层次的教学培训,有力地证明了能有效提高护理临床“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3)因为实践时间短暂,学生对临床教师不熟悉,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同时评价工具过于单一,没有对学生兴趣提升的评价。

猜你喜欢

护理学外科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