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络腧穴学单元测验形成性评价教改实践

2019-12-22江锦涛曲姗姗张继苹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腧穴测验经络

江锦涛,黄 泳,曲姗姗 ,杨 路 ,张继苹,钟 正

(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学的入门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主干课程,是临床实践的基础。因此,经络腧穴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理解、记忆,因为课程学习内容繁多,相关经络、腧穴概念深奥,且内容多以古文为主,学好这门课程无疑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对于穴位的局部解剖不熟悉,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加之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故在学习经络、腧穴时常感觉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指出,大学必须追踪国际学术前沿,树立全新教学理念,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关于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授课方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2],也要进一步探索考核方式相关的改革实践。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针对经络腧穴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一系列改革,开展单元测验的教学实践,通过考查所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现将相关单元测验改革实践总结如下。

1 单元测验的设计

1.1 设计理念

“单元”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内容与阶段性考核的有机整合。其中,单元测验还可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平台[3]。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十二经每四条经为一个学习单元,总论、任督与奇穴各1个单元,总共5个单元。单元教学和单元测验的模式契合当前研究型教学的改革要求,充分利用记忆的一般规律,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改革目标。

在单元测验的改革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一体化,夯实专业基础,在低年级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使学生学有所获。本次改革实践不仅依托线上的教学平台开展,还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设计理念,培养科技时代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1.2 设计目的与意义

单元测验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改革实践有利于解决传统测验针对性不强、模式固化等的问题。通过借鉴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引进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

在培养人才方面,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多次考核,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枯燥繁杂的知识点,梳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测验形式

一学期共设置5次单元测验,每次测验考查范围为1个学习单元。关于十二经和任、督脉的单元测验,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经脉循行原文、经穴歌、穴位的归经、定位、主治概要、针刺注意、特定穴属性和临床应用等,穿插总论内容,如特定穴概述、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取穴法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和深入,测验难度也会随之加大,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采用理论性和实践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均采取小组合作答题与个人独立答题的形式。单元测验还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如爱课网站、蓝墨云班课等,实现环保、便捷、灵活的无纸化测验。

1.4 测验改革

传统的考试范围以单纯的书本知识为主,试题设计较为直观和线性,学生死记硬背即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测验频率不高,只设置一次期末考核,不利于教师根据考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也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题库未能及时更新,某些学生可能会产生投机心理,通过作弊获取高分;考核形式单一,模式固化,重知识轻能力,以理论性的考查为主,缺乏实践性的操作,不利于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以个人独立答题的形式为主,仅以个人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情况,不利于营造小组内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手段依赖程度低,主要采用耗能耗时的纸质测验,测验后还需要教师批改试卷,加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改革后的测验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国家相关政策、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国家新标准的变化,结合临床应用经验,针对专业培养要求制订试题;注重实践科学性,结合教师临床实践经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培养临床思维,改革后的测验试题穿插分析病案;本门课程与已学课程、课外拓展相结合,例如试题联系中医诊断学四诊与辨证的知识点,古文献穴位的主治证,以此帮助学生回顾中医知识和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性,时刻跟踪学生学习进度,适当调整试题难度、题型;注重趣味性和创新性,考题以教师自创试题为主,利用诗歌等形式穿插相关穴位进行考查,避免学生作弊,加深学生对于经络腧穴学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注重阶段性,每学完一个学习单元就进行测验[4]。

2 单元测验改革的实施

2.1 竞争氛围的体现

传统测验以个人为考核单位,测验成绩“自负盈亏”,难以形成“传、帮、带”学习氛围。

改革后的测验以5~6人为一个小组,将全班分割成若干组;采取打分连带制,主要应用于小组合作答题的考核,整组分数代表个人分数。如在理论测验中,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试题,轮流答题,后一名学生可补充或纠正前一名学生的答案,互相查漏补缺;在操作测验中,从组内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分别进行考核,这两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即为全组成员的成绩;同时结合个人平时表现,可适当加分,如上课积极发言、提问,在蓝墨云班课或爱课网站上积极发帖答疑、讨论。由于改革后的测验成绩并非只属于个人,为避免短板效应,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得以提高。

2.2 测验题目多样化

传统测验在考查内容上,重知识轻实践,拘泥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在评分方式上,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任课教师出试卷时必须附交“标准答案”[5]。在题型设计方面,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对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

改革后的测验试题设计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辅以实践性操作、创新型试题和临床应用技巧;以目标单元为主,兼以回顾已学单元。个人独立答题的题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原文默写题、名词解释题、病案分析题、创新题等;小组合作答题则以主观题为主,基本不涉及客观题;实际操作测验则要求学生在限时3分钟内说出5个穴位(包括重点穴和非重点穴)的归经、定位,并在模特身上点出所在位置。改革后的测验题型多变,知识点难易程度合理,评分细则详尽,有利于激发学生多维思考,鼓励学生横纵对比知识点、灵活运用知识点。

2.3 测验过程

传统测验考试组织方面,教师在考前告知学生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学生只需把教师口中的“重点”提前复习好或者刷考试题库,就能取得高分。考试地点常设在教室,学生只需闷头写题,在限定时间前交卷即可。考试过后,学生对试题无过多的讨论和思考,只是单纯地等待考试成绩的公布;教师对考试结果不进行质量分析,只是单纯地给个分数。

改革后的测验在测验前,学生自行根据学习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也可发帖至爱课网站或蓝墨云班课,集思广益。小组内自行组织点穴操作练习,指出其中的不足;测验中,因理论测验地点设在教室,实践测验设在实验室,小组合作答题时,一名组员答题,其他组员可在教室后面讨论,以完善答案,取得更好的成绩;测试后,开展组内总结,探讨测验反映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任课教师会在全班针对考试结果和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质量分析。

3 单元测验改革的反思

授课教师认为,经络腧穴学设置单元测验是很有必要的,一学期多次的测验不仅能督促学生学习,还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改善,能及时巩固教学的成果,及时反馈该阶段学生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通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考核,能更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

形式多样的单元测验,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个人团队不同组合,题型变换,注重思维和能力的锻炼。这样的单元测验,更加贴近形成性评价的体系,更加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学生认为,阶段性的单元测验有利于做到及时复习,减轻期末考试时的备考负担;及时找到该阶段学习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还可利用学习小组,请教学习好的同学,共同合作,共同进步;小组成员之间也可利用空闲时间互相点穴,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通过登录网上平台时刻跟踪自己学习的进度,进而调整学习方法和寻找学习规律。

在单元测验备考时,学习时间短,任务重,学习压力加大;相比于大一的课程,学习难度增大;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减少,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易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综上所述,单元测验的改革实践要真正要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考试的内涵,必须保障考试内容、题型结构、难易程度、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而测验的创新形式有利于构建学生视觉、听觉、触觉三者合一的记忆模式;有利于发挥小组团队协作和适度竞争的作用,使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记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不可否认,单元测验的改革实践还存在不足的方面,例如某些小组内成员个体化差异大,基础较差的组员易产生依赖心理;单元测验形式耗时过长,加重教学任务;学生前期知识面狭窄,教师试题设计过难等。因此,经络腧穴学单元测验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未来要不断创新测验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达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腧穴测验经络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数字测验
你知道吗?
《易经》养生法
你知道吗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