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探讨

2019-12-22王航宇刘青广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系化药学开放性

王航宇,唐 辉,刘青广,唐 婷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

药学专业实验课内容覆盖面广,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化学等多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内容,以及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门专业实验课程内容[1]。设置这些实验课程是众多高等院校开设药学专业以来形成的共识。即使目前大多数高校药学专业90%以上的实验为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不足10%,大部分实验内容近5年都没有多大变化[2],这种现象也是符合高等药学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院校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应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勇于创新的意识[3-5]。把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引导性相结合,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颠覆传统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面[2],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6]。开放性实验已被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考核内容之一,其作用和重要性显而可见,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7]。但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开放性实验教学,这些实验课程最大的特点还是各自独立,存在实验分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的问题[1,8]。药学院校若采用增加实验课时、减少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与开放性实验等手段,是不能有效解决以上现实问题的。

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多年的设计性实验教学经验,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实施了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并优化了2009年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于2012年付诸实施。基本思路是选择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4门核心实验课程,结合开放性实验教学增设一门新的必修实验课程:药学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该集中实践教学包括4个实验训练单元,以药物合成为基础单元,在此基础上,设计药剂制剂、药物分析、药理活性3个实验单元。每个单元一周,总共占用4个教学周。具体安排在学生完成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学习后、开展毕业专题实习之前这个时间段(第7学期第1~4教学周)。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合成原料药,之后用合成的原料药制作制剂,然后按药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合成的原料药和自制制剂,最后用原料药或自制制剂做动物药理学实验(同时与市售药品做对比)。4个单元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名称:药学专业集中实践教学)。通过完成4个实验单元的训练,使学生经历药品生产、检验等完整的体系化专业实验训练,对药学专业产生整体认知,解决传统实验课程内容分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的问题。经过8年的实施,结合每年对带教教师、学生的调研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创新、探索信心,推动了我院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我院就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临床药学专业进行了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并将其列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以推广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以我院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为例,现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介绍如下。

1 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

1.1 管理问题

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2 经费不足问题

每年针对一个专业的学生,增设学时为4周的开放性实验,涉及4门实验课程。反映的问题:学生常用仪器设备的配套问题及实验所需试剂、原料等耗材的消耗问题。

1.3 实验场所、配套设备不足问题

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实验室不足以及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如HPLC、薄层色谱等)不足。班级人数越多,对实验场所、配套设备的需求就越大,问题便越突出。

1.4 带教问题

对带教教师的带教要求及相关规定。

2 解决办法

2.1 管理问题

学院是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因此,对于如何取得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还是要靠学院自己。把体系化开放性实验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记必修学分,不安排补做实验,并制定实施办法,构建评价体系。实施办法要明确各训练单元的运行秩序、训练环节和基本要求,体现体系化开放性实验的宗旨。评价体系包括考勤、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撰写实验报告、个人总结等环节的赋分标准、单元成绩及其在总成绩的占比。

学院教务部门协调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带教师资,对带教教师进行动员,给学生介绍集中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和基本要求。学院教务部门按实施办法的要求,根据学生专业、班级及人数提前统一安排,做到合理、有序、可行。通常是一名教师带教16~18名学生,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内容,将学生分成6~9个小组,并进行单元训练。

每天10~22点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务部门安排实验准备人员协助带教教师进行带教及实验室管理,为开放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实验准备人员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原材料等,负责实验室安全、卫生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等工作。

对于学生在开放性实验中的管理,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学生考勤管理,二是实验规范管理方面。这两方面包含考勤、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等所有评分环节。通过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改变学生实验课迟到、早退、无故请假等不良习惯。通过在原始记录本上签字、规范实验操作等,改变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对实验教学的错误认知。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改变其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局面[2],达到教学改革目的。

2.2 经费不足问题

对于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配套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一次性购买解决。对于试剂、原材料不足问题,确实需要投入足够多的经费才能满足学生对试剂、原材料的需求。可将经费问题计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预算管理方案,保证开展实验所需经费。

以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为例,传统实验课上每组学生需要10 g水杨酸原料,10组学生也就需要100 g。开放性实验对水杨酸的用量不同,仅考虑物料比、反应时间、温度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合成工艺,就至少需要做9次实验,还有预实验、验证实验,在保证次次成功的基础上,一组学生的水杨酸用量超过实验课10组的用量,试剂、原料等消耗量巨大。我院在第一次实施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时,一个月仅购买试剂和原料的费用便超过以前药学院全年的实验维持费,第二次亦是如此,这还不包括带教教师的课时酬金。最初我院是依靠多年实验维持费的结余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实行经费预算管理后,经费就有了保障。

2.3 实验场所、配套设备不足问题

实验场所、配套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不足是直接影响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最大因素。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设更多的实验室,购买更多的大型仪器设备;变通的办法是设定各小组人数、调整实验内容、实行实验单元轮转制。对于实验室数量充足、常用仪器设备配套完善的训练单元,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个别环节要求单人独立完成,要求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不宜过多,过多内容可能导致其无法完成整个实验设计;对于实验室数量不足的训练单元,学生4~6人一组进行,要求学生设计较多的实验内容,这需要小组学生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整个实验设计,小组学生共享数据和实验结果。通过安排部分小组使用大型仪器、部分小组学生使用常规设备,解决高压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不足的问题。对于同一年级多个班级,只能采用训练单元轮转方式进行,这也是不得已采取的方法,有违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初衷。

2.4 带教问题

开放性实验不仅要求带教教师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带教能力[9],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选择有责任心的高年资教师承担带教任务,并对其带教过程做出明确要求:提前到实验室、不能无故离开实验室等。结合学院主管领导每天查岗、听取学生反馈等措施,加强带教管理,同时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量和课时酬金等做出具体规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药学专业体系化开放性实验教学不仅可行,还能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实验内容分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此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体系化药学开放性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揭开面纱,审视三角形开放性试题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快推动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