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CL教学法的“注射给药法”教学设计

2019-12-22陈玉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法内容护理

陈玉婷

(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注射给药法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点。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熟练掌握注射给药法尤为重要。SCL(Student-Centred Learning)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及课堂的主导者[1]。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注射给药法时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运用到护理学基础“注射给药法”教学中,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教学设计介绍如下。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内容

1.1.1 选用教材 选用古海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第2版《基础护理技术》。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课程也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1.1.2 本课地位与作用“注射给药法”为本教材第十一章“给药”第四节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护理工作需掌握的知识,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学生已经在第二章学习了“无菌技术”,具备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技能。通过对此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将之前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也为后面的“药物过敏试验”“静脉输液”等知识学习奠定基础。该内容教学课内计划两学时,课外计划10学时,用两周时间完成。

1.2 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了解注射给药法的定义、优点、缺点,熟悉注射用物和常用注射法的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法的目的、注射部位、持针手法、进针角度和深度。

1.2.2 技能目标 能将注射原则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学会各种注射用物的使用方法。

1.2.3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注射原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注射原则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注射原则、注射部位的定位、持针手法、进针角度和深度。教学难点:注射部位的定位、注射原则的应用。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已经学习解剖学、组织学及一部分护理学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动机及态度:学生对专业课程特别是注射部分内容感兴趣,但又怕打针,存在既想学又害怕的心理。

3 教法分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语道出了“学”是重中之重。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指导思想[2],基于授课内容的特点,本次课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包括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完成教学。

4 教学过程

4.1 课前准备

(1)教师对学生分工、检测题、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设计。

(2)学生分组,收集资料。第一阶段:教学前两周,教师布置任务,向学生说明本内容的学习方法及评价方法。学生不分组,收集注射给药法相关内容,如图片、例子、视频、微课等。第二阶段:教学前一周,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按学生组织能力和基础水平分组,保证各组整体水平接近。每组自行安排一名组长。分组后,组长可分配组员继续到图书馆查阅文献或者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收集注射给药法相关内容,补充本组所需要的资料。

(3)制作海报。各组在进一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海报,制作时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有分工、有合作。工作内容包括对课本内容的提炼与海报版面的设计、调色、写字、绘画以及制作过程的记录(拍照或摄像)。

(4)小教师备课。各组推选一名组员代表本组参加课堂的成果展示,该组员要认真“备课”,做好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4.2 课中展示

(1)复习旧课,时间为7分钟。通过知识竞赛“谁敢应战”进行,答题以抢答形式进行,各组自荐一名代表答题,学生到抢答区之前不公布题目。所有小组代表到抢答区后教师读题目,学生抢答,抢答正确的小组加分。通过知识竞赛,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胆量、勇气和自信心。

(2)导入新课,时间为3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以问题情景诱导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目标展示,时间为1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说明课堂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参与课堂。

(4)讲授新课。①教师讲解。教师通过启发式讲授、举例说明等方式,介绍注射给药法的定义、优点和缺点,时间为4分钟。②学生代表介绍课程内容。首先各小组派两名学生展示海报,再派一名代表作为小教师,将自己组准备好的内容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向其他组学生进行介绍。学生代表介绍完毕后,其他组同学若有疑问可以提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代表回答,或者教师补充。每组用时约10分钟,5组约50分钟。然后教师口头评价各组展示情况,为了公平和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表现,所有组介绍完毕后教师给予口头方式的评价,指出不足与闪光点。教师口头评价和主持时间约15分钟。

(5)课堂小结,时间为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等进行总结,并解决导入新课时案例方面的问题。将注射原则高度概括为“八要八防一回抽”,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采用实物展示法,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表格对比4种注射法,深化学生对注射给药法的理解和记忆。

4.3 课后延伸

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完成作业和测试,测试内容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实现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

根据海报制作效果、小组展示情况,各组(14人)进行投票,每人有两票,一票可以投给自己组,另外一票必须投给其他组。根据学生投票、教师评价结果,形成各组成员的平时成绩。

通过蓝墨云班课,完成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互评,让学生更了解同学,更懂得如何和他人合作。

5 教学反思

SC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学生接到任务后,为了完成任务,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反复通读教材,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完成任务要处理的问题,并与同学或教师讨论,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SCL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进度、思维方式等不受限制[4]。海报制作没有标准,学生可以自由地讨论交流,大胆地创作,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制作海报时需要提炼课本内容,这能锻炼学生总结能力;海报要做得精彩,学生还要在海报版面设计、画画、色彩调配、字体搭配、创意等方面下功夫,从而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以外的一些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SCL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随机访谈发现,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法,觉得这种教学法有趣。小组集体备课和制作海报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注射给药法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讲课对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锻炼。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胆量、口头表达能力。

SCL教学法重在学生的参与,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对课堂的掌控[5]。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中活动开展,教师应全程跟进,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适当给予指导,以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SC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关注所有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时间可控性不一。SC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甚至跨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法内容护理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主要内容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