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2019-12-21王靖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4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融资

王靖

(深圳市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引言

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提升是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而由于中小企业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其信用等级受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意愿较低,因此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不利于其技术创新等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国的整体金融环境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进行融资,以及银行等债权融资获取的难度较大,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融资约束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阻碍其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问题,只有通过整体金融环境的优化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才能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使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因此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目前存在的自身实力不足、相关金融制度建立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措施。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一)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获取难度较高,成本较大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大多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出于贷款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意愿并不高,造成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的难度加大。具体而言,中小企业的开发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回报周期较长,而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银行难以实现对贷款资金的有效监管,从而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其次,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其风险抵抗能力较弱,一旦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失败,将面临破产风险,从而使银行对企业融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一般需要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抵押资产规模不足以获取较多的银行贷款。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获取资金还面临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使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加大,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投资长周期、回报率较高的项目。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一般周期较短,使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并且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巨大资金需求。而中小企业为定期还本付息往往采用以贷养贷的方式,不仅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研发项目持续的资金,还会对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较大的隐患和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窄

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发放股权的方法进行直接融资,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大。股权融资方式具有周期较长,金额较大的特点,可以为中小企业的持续性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限制,使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取股权融资等资金的难度较大。我国上市的民营企业虽然可以进行股权融资获取资金,但由于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体制使其获取股权融资的能力不足,从而无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选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负债融资,而这些融资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三)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足

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未重视自身融资能力提升,以及融资结构优化问题,造成其实力不足难以获取更多的外部融资资金。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部分中小企业为进行规模扩张盲目进行固定资产等大额投资,造成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不稳定,自身经营风险较大,从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意愿较低。同时,中小企业在自身内部体系建设中忽视了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对企业风险抵抗能力信心的不足。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和财务体系不够完善,使银行难以获取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因此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融资风险加大,最终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中贷款率的下降。

(四)我国整体金融环境存在缺陷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过程中需要获取企业的相关经营信息,而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小企业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不足,从而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选择出优质的贷款对象。并且我国市场中的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质量较差,难以在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起到有效信息传递作用,从而无法增强外部市场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信心。另外,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力不足,使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我国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为银行,缺乏其他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从而难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资金支持。

三、缓解融资问题举措探讨

(一)中小企业应提升自身信誉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应通过提升自身经营实力、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首先,中小企业应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小企业资金使用风险,从而保障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的投资收益。中小企业应注重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度的完善规范各经营流程、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透明性,从而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及时获取中小企业的相关经营信息,减少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难度。并且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强化合作关系,实现二者的合作共赢,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减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有助于银行发挥对中小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效率。其次,中小企业应通过加大对专业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投入,强化中小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并且要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对银行贷款等负债融资实现到期还本付息,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自身的信用评级。

(二)改善整体金融环境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需要政府积极改善金融制度,完善制度建设,改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从而为中小企业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做出保障。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金融市场中的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促进金融市场中的第三方机构发展,从而使第三方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担保机构等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收集地难度,而且有助于中小企业加强信用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直接的资金支持,实现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补充。政府部门应放宽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管制,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取银行等债权融资的难度降低。同时,政府部门应扶持除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建立,从而使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金融机构范围扩大。另外,我国应完善相关融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制度规范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从而不仅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并且扩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政府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整体中小企业信用平台的构建,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取各中小企业的信用资质,选择贷款对象。

(三)金融机构理念的转变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转变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应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增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金融机构应改变只提供资金而不对中小企业实施监督的理念,通过监督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资金的配置及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保障自身的投资收益。同时,金融机构不应将过多的资金提供给大型、国有企业,而应积极支持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发挥对整体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平台的构建,对各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筛选优质中小企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实力限制,其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我国整体金融制度的规范性不足和相关政策发挥不完善,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较窄,以及整体金融环境较差等问题,探讨出有效解决上述融资问题的相关措施,从而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困境,减少融资难度提供相关建议。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融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终于中了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