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表现的影响

2019-12-20张敏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关系写作阅读

【摘要】在二语习得领域,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而且相关的专家和研究者在此方面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相关理论出发,综述强化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表现的影响。关于阅读与写作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涵盖三种理论假设:泛读假设理论,认知理论,定向性理论,本文第一部分将对以上三种理论假设进行详细综述,并将中国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一一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将对强化阅读教学对写作表现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其中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总结阅读与写作关系以及阅读对写作表现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写作;关系

【作者简介】张敏(1986-),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ky2018-30)。

一、阅读与写作关系相关研究

1.泛读假设理论。二十世纪早期,关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独立的学习过程,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关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开始转向实证研究并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984年史蒂芬·克拉申教授提出的泛读假设理论,成为八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阅读与写作关系假设理论。这个假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定时间内进行广泛的阅读输入会提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此外,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斯坦诺维奇和瓦格纳1996年再次验证了泛读假设理论,两位研究者的实證研究结果显示,“广泛的阅读输入会提高学习者的词汇知识,词汇流利度,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源语言知识和对世界的广泛认知”。斯坦诺维奇进一步验证说“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可变的,但是要实现阅读和写作间有效的关联需要将广泛的阅读输入和持续的写作练习相结合”。

此外,中国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都印证了史蒂芬·克拉申教授的泛读假设理论。1998年黄景教授提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在文字和情感方面的交流过程,因此,“阅读和写作联系紧密并相互促进”。此外,2001年陈立平教授对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对范文的有效讲解和模仿可以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它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外语教学领域,教学一线的英语老师们也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结合起来,比如,2005年刘海和郑友杰教授曾提出:“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存储大量的语言知识,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并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写作素材”。

2.认知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阅读和写作过程都有同样的认知模型。当学习者在读和写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费勒德和拉普兰1987年就提出了写作者写作过程是建构的过程,它始于字母,单词,句子,段落,最后是语篇,然而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属于解码过程,这个过程会解码一系列的文字等信息。从认知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总结为阅读是从上至下的过程,写作是从下至上的过程。不管读者和作者经历的过程是否一样,阅读和写作过程都是动态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

国内的学者对阅读和写作的认知过程也有诸多研究,1994年谢薇娜对阅读和写作的认知过程做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阅读和写作的关联性为0.51,显示为二者紧密相关。她在研究中发现,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受其阅读水平的影响,写作过程的中心点集中在读者方面,因为写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受众读者是谁,换句话说,目标读者是谁。此外,写作过程中也要考虑使用何种语言风格目标受众能够接受。总之,“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模仿阅读的过程并且受阅读影响的过程”。而且,阅读过程也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必须努力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解构写作内容等信息,因此,阅读受写作影响,写作也受阅读影响。

3.定向性理论。近几年定向理论在成为研究阅读和写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阅读促进写作提升;(2)写作促进阅读提升;(3)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4)阅读与写作之间无直接联系。该理论是由格拉比教授2003年提出。大部分学者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但是柏雷和弗拉海教授的研究发现,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性并不高,根据他们的实验工具测评,相关性仅为0.12,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差异较大,一个好的写作者并一定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反之亦然”。从此角度来看,阅读和写作并不是直接相关联的。

中国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也发现阅读和写作的非直接相关性。1999年文秋芳教授和马广慧教授对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性为0.19,这意味着写作与阅读并没有明显的紧密相关。2004年许峰教授对200名实验对象进行了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关性的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相关性为0.183,相关性低,跟文秋芳教授和马广慧教授的研究结果近似。

二、强化阅读教学对写作表现影响的研究

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在阅读对写作影响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但是在日常的外语教学课堂中强化阅读输入是否对学生的写作表现有较大的影响,这需要外语教学实践者进行试验并进一步研究。在写作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输入是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必备练习之一,一般认为,阅读分析代表性文章能帮助学生掌握有用的写作技能。史蒂芬·克拉申教授1984年曾提出:“写作能力和二语熟练程度的提高都需要有可以被理解的阅读输入的铺垫”,他进一步提出:“写作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大量的自主阅读输入,而且这些阅读都是基于自我的兴趣和愉悦进行的”。斯托斯基教授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肯定了阅读输入对写作技能提高的积极影响,并认为学习者进入大学之前阅读水平较高,进入大学后会成为写作水平较高的写作者,他提出以下假设:

1.阅读与写作相互作用,写作水平高的学习者阅读水平也较高。

2.通过问卷等实验发现,写作水平高的学习者要比写作水平低的学习者阅读量大。

3.学习者的阅读水平跟本人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关系紧密。阅读水平高的学习者能产出句法更成熟的写作水平。

国外的很多二语习得研究者都认同以上假设,而且英国,巴基斯坦,日本的学者都进行了此方面的实证研究并证实了以上假设,并提出:“阅读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技能,写作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出技能”,因此,要提高学习者的产出技能,必须有足够的输入才能有输出。综上所述,要保证写作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写作输出,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足量的阅读输入获取大量信息并能理解文章。

在中国的外语教学领域,一線教师们也对强化阅读教学对写作表现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践和研究。2005年张省林教授在外语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将英语水平类似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的老师只要求学生被动的阅读相关文章,不给予任何的辅助指导,二组的老师除了给予学生阅读输入外,并给予辅助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并从词汇,表达,文章结构方面进行指导,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写作表现不同,二组的写作表现更出色。盛一英教授也对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学期结束时发现,学生在写作内容的组织,结构,词汇以及写作技巧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这些研究都证明了阅读对写作的积极影响。

三、总结

本文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相关理论出发,综述强化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表现的影响。总体来说,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研究综述中,存在两大类观点。一种观点是阅读输入对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还有学者认为,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的相关性较低,大量的阅读输入并能预测写作表现的提高。关于强化性阅读教学对写作表现的影响观点众多,可能因为不同的研究人员研究的角度和使用的实验工具不同,导致得到的研究结果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外语教学中对阅读和写作的重视,并将二者在课堂中结合起来,保证学生阅读与写作同时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平.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42-49.

[2]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英语写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32-37.

[3]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38-42.

[4]黄景.论阅读写作相关性及其教学意义[J].外语学刊,1998(5),52-54.

[5]李俊.论词汇的深度和广度与阅读理解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0 (2),21-24.

猜你喜欢

关系写作阅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