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噬在高尿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2019-12-20陈元椿张创良吴清权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染色荧光

陈元椿 张创良 吴清权

(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海南省老年病医院重症监护室,海南 海口 57110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冠心病及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1,2〕。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一些城市较发达的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检出高达5.0%~23.5%,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3〕。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AS等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及早期环节〔4〕,有研究表明〔5〕,尿酸(UA)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可以引起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及细胞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因此炎症反应在高UA致心血管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自噬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个动态过程,主要用于维持并修复自身代谢。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自噬能够参与AS的发生发展、炎症反应及代谢应激〔6〕,有研究报道〔7〕,自噬可以通过负调控炎性体,进而限制IL-1β 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噬在高UA导致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细胞株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购于美国ATCC公司。

1.2试剂和仪器 RPMI 1640培养基(GIBCO公司);小牛血清(FBS,GIBCO公司);FITC标记羊抗鼠二抗(life公司);UA,3-甲基腺嘌呤(MA),丹酰戊二胺(MDC),吖啶橙(AO),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β-actin单克隆抗体购自(Sigma公司);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检测试剂盒、细胞内黏附因子(VCAM)-1检测试剂盒及IL-6检测试剂盒(CUSABIO公司)。荧光倒置显微镜 (IX53,OLYPUS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 公司);生物超净工作台(life science公司);电热恒温水槽(Yuan More公司);凝胶成像系统,电泳仪(Tanon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Thermo公司);96孔板(costar公司);酶标仪(Bio-Rad 公司);CountessTM自动细胞计数仪(C10281,Invitrogen公司)。

1.3细胞培养和分组干预 将HUVEC细胞于37℃,5% CO2条件下,用含10% FBS的1640培养基培养,待细胞瓶内细胞生长回合度到达85%以上后,用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胰酶消化液消化细胞并进行传代,使用CountessTM自动细胞计数仪将HUVEC调整为1×106/ml后平铺6孔板,同时按实验分组,加入UA及自噬调控剂处理(UA终浓度为0.25 g/L,3-MA终浓度为10 μmol/L),实验共分为3组,即对照组,UA组,UA+3-MA组(每组平行设立3个复孔)。

1.4HUVEC自噬染色 将对数生长期的HUVEC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后,以每孔1×106细胞数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汇合达到85%后,将UA加入含HUVEC的培养基内,培养24 h后进行自噬检测,PBS洗3遍,弃上清,以4%的多聚甲醛,4℃下固定20 min,PBS洗2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 μg/ml的吖啶橙(AO)避光染色15 min后弃去染液及终浓度为 50 μg/L丹酰戊二胺(MDC),37℃孵育 60 min,PBS洗2遍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1.5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和LC3I/Ⅱ的表达 将不同实验组HUVEC收集并提取总蛋白,蛋白定量后按3∶1的比例加入4×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样缓冲液,用涡旋仪混匀后于100℃沸水中煮沸5 min,以30 μg蛋白每孔进行SDS-PAGE,转膜完成后用(TBST)洗涤液清洗3次,每次5 min,5% 脱脂奶粉的封闭液,37℃封闭2 h,用TBST洗涤3次,一抗4℃孵育过夜(LC3,beclin 1,β-actin单抗以1∶1 000倍稀释),TBST洗膜3次,孵育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鼠免疫球蛋白(Ig)G 抗体(二抗体稀释度1∶5 000),室温摇床振摇1 h,通过成像系统检测Western印迹结果。用Image Lab软件读取分析各蛋白条带的灰度值,以空白对照组为参照,计算实验处理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黏附因子及IL-6和TNF-α表达 经UA及自噬抑制剂处理后,实验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IL-6,TNF-α和细胞内黏附因子(VCAM)-1的变化,通过酶标仪检测样本的OD值,波长采用450 nm,并绘制标准曲线,将实验样本检测到的OD值带入标准曲线计算公式即可算出标本中的浓度。

1.7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HUVEC培养及镜下观察 使用CountessTM自动细胞计数仪将HUVEC调整为1×106/ml,接种于6孔培养板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HUVEC呈贴壁生长,形态呈多边形鹅卵石形镶嵌排列,细胞轮廓清晰,折光性较好,生长约至48 h,细胞汇合度达到85%以上。见图1。

2.2HUVEC自噬染色 AO荧光染色在蓝光(502 nm)的激发下,酸性自噬体发橘红色荧光,碱性物质则为绿色荧光。MDC是自噬的特异性染料,荧光染色为亮绿色(355 nm)。通过自噬染色并对自噬泡进行计数得出结果(见图2、表1),在培养24 h后,对照组HUVEC内自噬体数量较少,荧光强度较低;UA组的HUVEC染色后,自噬泡数量明显增加,荧光强度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7.61、8.49,P<0.01);UA+3-MA处理组自噬则被明显抑制。

图2 吖啶橙和丹酰戊二胺荧光染色检测HUVEC自噬的变化(×400)

组别AO染色MDC染色对照组2.04±0.073.24±0.11UA组12.36±1.951)14.28±2.131)UA+3-MA组6.45±1.528.12±1.17

与对照组比较:1)P<0.001;表3同

2.3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和LC3Ⅰ/Ⅱ的表达 经灰度值计算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以浓度为0.25 μg/L的UA处理HUVEC 24 h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比值明显增加了4.64倍,beclin 1 表达量增加3.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P<0.01),而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LC3 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同时MCP-1表达也明显被抑制,见图3、表2。

图3 Western印迹检测HUVEC自噬蛋白LC3,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

2.4UA对ICAM-1,VCAM-1及IL-6和TNF-α表达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的UA刺激HUVEC 24 h后,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ICAM-1、V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t=62.58、18.44、25.75、46.15,均P<0.01);在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细胞炎症因子及黏附因子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和LC3I/Ⅱ的表达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01;与UA组比较:3)P<0.05

表3 ELISA法检测HUVEC细胞IL-6,TNF-α及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

3 讨 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8〕,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出血性脑损伤、代谢综合征、肾脏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高尿酸血症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9〕,目前已被公认是A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主要研究的机制包括:UA直接易从血液中析出并沉积于血管内皮上,造成损伤;参与炎症反应,刺激内皮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内壁。

研究表明,自噬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0〕,通常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细胞自噬情况下,能够维持血管功能和形态,由于自噬过程中的溶酶体能够降解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从而降低患者AS发生的概率及阻碍发展进程〔11,12〕。细胞自噬被阻滞或者过度激活都会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并且易引起纤维帽变薄,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从而导致AS斑块的不稳定。本研究结果提示UA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自噬。

AS发生发展的机制非常复杂,现有研究认为是由于细胞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活性代谢产物等多重因素作用所导致,其中MCP-1因其对单核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活性,进而介导其黏附并迁徙入血管内膜下层。本实验研究结果提示自噬在调控UA诱导HUVEC分泌MCP-1蛋白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AS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已经被公认是AS形成的早期重要标志〔13,14〕,多种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在AS早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快AS的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在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去稳定性〔15〕。本研究结果提示自噬在U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和黏附因子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自噬参与并调控血清U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细胞自噬可作为研究靶点,作为防治AS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染色荧光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魔力荧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