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DL-C、胱抑素C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2019-12-20杨红艳韩卫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原发性动脉高血压

杨红艳 韩卫星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合肥 230032;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地上升,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体重以及精神状态有关〔1〕。原发性高血压是诱导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相对较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脑动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ysC是对肾功能的敏感评价指标之一,与高血压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能够反映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化程度,而且测量方法无创、简便〔2,3〕。本文对HDL-C、CysC和PWV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第九○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原发性高血压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5~70〔平均(48.2±15.3)〕岁。同时选取在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健康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3~68〔平均(45.8±12.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比较中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原发性高血压分期:收缩压(SBP)140~159 mmHg,舒张压(DBP)90~99 mmHg时,为一期;SBP 160~179 mmHg,DBP 100~109 mmHg时,为二期;SBP 180~209 mmHg,DBP 110~119 mmHg时,为三期;SBP高于210 mmHg,DBP高于120 mmHg时,为严重高血压。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再将原发性高血压组分为一期组、二期组、三期组和严重高血压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心、肺、肾等重要器官衰竭者;排除内分泌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提取两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至抗凝试管中,使用离心机以2 500 r/min的速度进行血清分离,离心10 min后提取两组患儿样本的上清液,-20℃冰箱冷藏待测。

1.2.2主要仪器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北京泰林东方商贸有限公司),VP-1000型动脉硬化检测仪(欧姆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2.3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检测HDL-C水平表达 酶标仪预热30 min,将波长调节至240 nm,蒸馏水调零,将CTA检测工作液37℃反应5 min,提取已采集的血清样本,加入190 μl工作液,在酶标仪上振动5 s开始计时,记录240 nm下初始吸光值A1和1 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公式A=A1-A2。

1.2.4胶乳比浊法检测CysC水平表达 提取已采集的血清样本,加入85 μl的被CysC抗体包被的聚苯乙烯胶乳溶液,充分混合并快速插入到散射免疫浊度分析仪中,每10 s自动记录光强度值,直至反应杯移除比浊计。记录从10~70 s的光强度值,将差值带入标准方程计算CysC水平。

1.2.5PWV检测 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测量,首先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腰围,然后将数据输入到机器中,使机器自动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所有受检者在25℃的室温环境下,安静休息20 min,然后将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上肢袖带下缘距肘距离为2~3 cm,双上肢袖带下缘距内踝的距离为1~2 cm,然后四个袖带同时充放气,然后动脉硬化检测仪会自动测量出受检者的PWV,并输出分析结果,最后取双侧臂的PWV平均值为最终统计值,并进行组间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HDL-C和Cys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相关性 如表1所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DL-C和CysC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但与患者的抽烟、喝酒情况及BMI、冠心病史、血尿酸水平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HDL-C和Cys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相关性

2.2各组血清HDL-C和CysC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原发性高血压一期血清HDL-C水平>二期>三期>严重高血压,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C水平,则为原发性高血压一期<二期<三期<严重高血压,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血清HDL-C及CysC水平比较

2.3所有研究对象PWV和心率比较 如表3所示,PWV与心率均呈现趋势:健康组<原发性高血压组一期<二期<三期<严重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PWV和心率比较

2.4HDL-C、CysC与PWV相关性 HDL-C与CysC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41,P=0.016),与PWV呈负相关(r=-0.564,P=0.032),CysC与PWV呈正相关(r=0.632,P=0.029)。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程度极高的全身性疾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心、脑、肾器官及视网膜等器官的病变,经常性的存在大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是发病前期造成血管改变的生理病理基础〔4〕。原发性高血压约有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其特点是患者有不明原因的慢性血压升高,这样的患者约占95%〔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并没有什么典型症状,约1/3的患者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血压升高,只有约一半的患者按时接受诊治,但是几乎不能根治,需要患者终身服药,来维持正常生活〔6〕。高血压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但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一些因子的表达水平会发生变化,而且患者的PWV和心率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7〕。除此之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同时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脂代谢紊乱情况及平常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都可能一定程度地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顺应性和僵硬程度〔8〕。这些因素的变化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HDL-C的指标水平检测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的HDL-C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解代谢增加和产生减少。林小凤等〔9〕在其研究中也提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或者正常人的HDL-C水平会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结论一致。而且HDL-C对机体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HDL-C具有抗血栓、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同时HDL-C也参与了胆固醇在肝脏部位的逆转录过程,能够对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起到抑制作用。HDL-C是一种密度最大的脂蛋白,能够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降解起到促进作用,预防胆固醇大量沉积于血管内壁部位,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且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向肝脏部位转运胆固醇〔10〕。有研究表明,HDL-C的低表达能够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不良预后,而且随着患者HDL-C水平不断降低,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同时与原发性高血患者的发病程度呈负相关,HDL-C降低对细胞内胆固醇额转运作用及摄取作用便会显著降低,造成胆固醇水平的上升〔11,12〕。

CysC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参与了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过程,能够保护细胞不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的蛋白酶水解影响。而且Cys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CysC水平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24 h平均血压以及尿白蛋白分泌率相关,当患者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时,血清中的CysC便会明显升高〔13〕。所以通过对CysC的测定能够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判断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4〕。而且CysC与脉压和收缩压密切相关,在本文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CysC水平明显升高,与PWV呈正相关,说明患者血清中的CysC不仅反映出患者身体中可能出现血管硬化和炎症刺激等应激反应,还可能影响到了患者SBP和左心室质量,与赵娅等〔15〕在其研究中的结论一致。

原发性高血压能够引起血管功能的异常,随着患者血压的不断升高,增加动脉僵硬度,降低血管壁的扩张性,同时也使动脉弹性降低,长期下来可能会使患者血管内膜增厚或者发生结构性改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和患病率与动脉壁的损害有关,而患者动脉壁功能和结构的改变甚至在患者发病早期就已经出现。脉搏波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流速度、血液压力和血流量的脉动和血管壁的震动和变形在血管系统传播所形成的,对这种压力波动在血管上传播的速度的测量就是PWV,也就是脉搏波在动脉系统的两个既定点间的传播速度,能够反映出患者中动脉和大动脉之间的系统弹性〔16〕。对PWV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血管几何特征,也就是腔径与壁厚度、生物力学特征和血液密度,但是血液密度和腔径与壁厚度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所有PWV的大小最能反映出患者动脉壁硬度。大中动脉管壁主要是由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组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内压力的逐渐增高,动脉弹性便会减小,使僵硬度增加,PWV切实反映出这种变化。相关研究发现即使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PWV也会随着SBP、DBP和脉压的变化而逐渐变化,且DBP与PWV的关系最密切〔17〕。而且还有研究提出,动脉僵硬是先于高血压出现,动脉僵硬程度更高的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概率更大〔18〕。在PWV变化的同时,患者的心率也会发生一致性的变化,可能与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平衡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超高等因素有关〔1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非一直都保持很高,与健康人一样也有昼夜节律性的变化,而且与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系统激素的靶器官的受损程度也有关。陈小龙等〔20〕的研究中发现,通常心率增高的患者还伴有左心室肥厚,主动脉增厚的情况,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本研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很高,心率也升高,说明患者体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脉僵硬状况,对患者的病情程度也有密切反映。

猜你喜欢

原发性动脉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