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2019-12-17史晓静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灵活性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灵活性和实用性较高的学科,本文以鲁科版必修2《饮食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的教学为例,从处理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方法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五个维度,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灵活性;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兼具实用性和灵活性。化学课程改革以来,大大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常规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知识难以内化为素养。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过程中需要注重探究和理解。面对高中化学课堂常有的偶然性和复杂性,更加要求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精心备课,灵活调整,更好地驾驭课堂。

课改模式下,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和应用。教学过程需要创新,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力求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十分必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鲁科版必修2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的教学为例,谈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一、 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处理应兼具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对教材的处理可因人而异。但灵活和创造也不是“随心所欲”,应依据化学教学规律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不同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处理教材,形成自己的见解。

(一) 教材顺序的灵活处理

课堂教学并非一定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及课堂需要加以灵活的调整。如,在《蛋白质》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等知识点的教学,从教学顺序来看,可将其放在蛋白质性质之前或者蛋白质性质之后,都是可以的。可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自行安排。

(二) 教材实例的灵活补充

不少历史新闻事件都可以用来作为教材的补充实例。比如,《蛋白质》的教学中,就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新闻、历史事件,如“SARS病毒”“我国第一次在世界上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都与本节内容相关。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蛋白质的事例,既丰富了课前预习内容,又拓展了视野。这样的安排,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 教材外延的灵活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拓展教材的外延。如蛋白质的教学与生物学科有着很大的联系,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而学生在生物学科中对氨基酸的结构、性质,肽链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的了解。适当的拓展相关内容,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跨学科知识的联系。

二、 教学情境创设的灵活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好的教学情境既能体现教师个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灵活、随机的教学情境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民主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统一的模板,它是教师用心的体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优美的诗词歌赋、熟悉的名人名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引人入胜的小视频,或是可爱的动画,都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三、 灵活运用各种化学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使课堂教學多样化的重要方法。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利用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把枯燥的化学理论化抽象为直观。拓宽了知识体系,加深了高中化学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当然,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不可完全取代的地位。所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寻找各种化学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才可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蛋白质》教学中,讲解氨基酸结构的时候,可利用FLASH动画演示氨基酸的组成,演示官能团的替换。化静为动,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演示,既帮学生巩固了氨基酸的结构,加深了对羧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的理解,又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蛋白质》这一节的教学中,以往的教学一般通过课堂随堂练习,来达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目的。而笔者在这堂课的设计中,加入了“迁移应用”环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场景,以及小道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四、 化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化学教学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蛋白质》教学中,“蛋白质的组成和生理功能”这部分知识点较为简单,相对于教师直接讲授,笔者设计了另一种方法。以启发建构为主的“自学——讨论——建构”组合方式。先布置课前思考问题:1. 蛋白质的存在?2.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3. 蛋白质的组成?4.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是如何被吸收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课前预习。并以化学小报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在课堂一开始,就先展示了学生的化学小报,并请两位小组代表上台,分别讲解了“蛋白质的组成”和“蛋白质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获取知识,结合自己的预习、思考过程,从而构建知识体系。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而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蛋白质的性质这部分教学流程设计中,灵活的把课本中的“观察思考”实验环节,设计成了“活动探究”环节。因地制宜的改变学生桌椅排放,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现象、感受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现象能力。并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在实验探究之后,教师适当提问,小组发言,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蛋白质的性质有了更直观的体会,理解更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好了。

五、 教学语言的灵活性

每个教师自身特点不同,在教学语言方面也会有各自的风格。可抒情、可逻辑、可诙谐幽默。可渲染气氛,可推理演绎。当然,教学语言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变化。例如,《蛋白质》这节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贴近生活。引入新课时说:“吃货,古而有之,而为今更甚。”在过渡到蛋白质生理功能时,说:“吃鸡肉长肌肉!”这种幽默诙谐的调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然的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六、 结语

课改模式下的高中化学课堂灵活性教学,已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将给化学课改和化学的学习带来广阔前景,同时也给每个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机遇。

参考文献:

[1]罗晶.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5(10):12.

[2]高秘娅娜.谈如何从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13.

[3]瞿晓凤.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J].地理教学,2007(1):20.

作者简介:

史晓静,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灵活性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