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保CEO刘家明:互联网连接保险创新 解决老百姓“硬核”需求

2019-12-13陈婷婷

上海保险 2019年10期
关键词:健康险刘家硬核

陈婷婷 本刊记者

刘家明于2016年加盟腾讯,牵头建立互联网保险业务,并出任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负责整合腾讯资源,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产品,提供给微信与QQ的亿级用户。

在正式加入腾讯之前,2010年刘家明就已经与腾讯结缘,协助推动腾讯对外的大数据项目,向金融、汽车、快销品等行业输出腾讯核心能力,帮助各行业提升效率,并在2014年参与腾讯投资的微众银行的筹备工作。

刘家明在牛津大学获得工程系与经济系双硕士学位之后,先后加入花旗银行和麦肯锡公司,积累了10年金融和10年互联网工作经验。在麦肯锡就职时建立了亚洲企业金融部,随后又组建了“互联网+”团队及业务,并成为亚洲地区负责人,致力于推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

2017年11月2日,“微保”第一次出现在微信“九宫格”界面中。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目前微保的月活跃用户已达3000万人次。

为什么要在微信上做保险,微保现在主要在做什么,互联网赋能传统保险能解决老百姓“硬核”保障需求吗?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腾讯旗下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试图找寻微保的探索坚持与选择发展的那块“拼图”。

为什么要在微信上做保险?

保险两个字,听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整个行业的链条,包括从前端的招揽到中间的风险承担再到后续的理赔服务,包括后面的再保等,远比资金融通要复杂得多。

“保险业是个在问题发生之后,负责善后的行业。所以清醒地认清问题、面对问题非常关键,是开始做所有事情前的第一步。在最初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不是要解决卖保险问题,保险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如果微保做不到这点,那么互联网保险没任何意义。我们只有让保险解决问题这一点做得比之前更好,互联网保险才具有价值。”刘家明认为。

保险行业要解决的问题中,在刘家明看来,关系最大的其实是人口问题,这也是他在很多场合想和人们深入探讨的一个视角。

“人口问题是个关乎综合国力的长期、根本的议题,必修审慎面对。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红利逐步减退,随之而来的人口结构必然失衡乃至失控。我们从人口谈起,会谈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低金字塔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经济低度发展;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变为高金字塔,出生率、死亡率都下降,产生人口红利,小的、老的都不多,年轻人努力工作;再往下发展为弹头型金字塔,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就会存在长寿风险。社会真的准备好了吗?负责兜底的保险业真的准备好了吗?社会的痛点保险可以解决,这是保险的意义,互联网保险如果能做到这点,就更具价值。这是我们做微保前思考的第一点。”

他提出,许多风险的第二点隐患,来自于城乡差距与产业差距。众所周知,基尼系数代表收入分配不平均的状况,洛伦茨曲线弧度越大代表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目前中国收入不均情形虽有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在中国,地区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具体体现在城乡差异、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乡镇及以下居民获得较佳教育的机会明显不如城市居民等方面。此外,还有产业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已交叉,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中国三大类产业的GDP与就业人口占比明显失衡。从2017年三个产业从业人口占比的对比可发现,我国第一产业中,大概是三倍的人同时分享一份产出,收入很少。

“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大背景下,芸芸众生如何翻身,这不能单靠补贴,所以我们思考,保险业应该为抗险能力薄弱的普通百姓做些什么?”刘家明说。

第三点则是自然灾害。保险是社会层面抵御巨灾的核心手段,但巨灾保险需要大面积、广覆盖、长时间的准备与积累。千头万绪的准备工作才刚开始,但风险却随时可能发生。

“最后一点,是我们内部都辩论很久的医疗资源问题。”刘家明介绍说。

其实前面提到的几点,都离不开医疗问题。在国内,2003年后,政府重视并逐年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致力于回应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但即使政府加大了投入、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的自费医疗负担却仍逐年上升。特别是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患者自费负担重。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一是老龄化加剧,疾病谱发生变化,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二是我国全科医生严重缺乏,‘无序就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好的资源集中于三甲医院,人们大病小病都去三甲医院,宁可排队,也不愿依赖其他手段,形成恶性循环;第三,卫生资源增长最快的是床位,公立医院高速扩张,住院率、住院费用高速增长,过度住院形成严重浪费。没有全科医生做导流和分诊,医生更易推荐治疗或住院,”刘家明认为,“简单来说,健康保险是健康产业的支付方,天然有着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力量。但在以社保为主体、公立卫生资源垄断的背景下,许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商业健康险应当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微信做保险优势何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保诞生了。刘家明认为,保险行业任重道远,该做的、待完善的事情还有太多。比如保险产品不姓保、各种断链、信息不对称,等等。

“所以我们决定,从小出发,承载腾讯用户基础、安全基础、连接一切、数据分析的能力,携手保险行业触达渠道、核保、理赔、场景销售、产品开发,致力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实现行业共享共赢,以用户价值为依归,通过互联网赋能解决问题,而不仅是通过销售创造价值。”

刘家明带领团队全面整理了腾讯的三大能力,并将之运用到微保的产品设计和保险服务中去。

一是连结与触达的能力。微信连结了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把这些场景打通,意味着合作伙伴不需要去找所有的部门。

二是实名与安全能力。透过腾讯实名认证能力,以多方数据源多重比对,高度确保投保人即为用户本人,包含身份证信息认证、大数据实名、绑卡信息认证。

三是大数据与风控能力。举个例子,因为本身“自带”极强的大数据与风控能力,微保可以将冗长的投保流程做到更简化、将曾经令用户觉得“天书”一般的保险合同做到更友好。为了方便用户阅读,“微医保”在产品条款、健康告知、智能核保等专业、生涩的内容上做了大量细致优化工作,最终优化为仅仅几页,让用户可以极速阅读、极速投保,把保险做得非常简单,让大家很轻松接触保险。“最友好的保险购买体验”“手滑3次完成购买”“史上最简单的健康告知”“保险界的清流”等用户体验评价纷至沓来。

减掉投保手续的冗长和产品的复杂,还只是微保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上的入门级操作。微保还瞄准了保险行业长期以来更严重的问题,利用自身的大数据分析与风控能力,大力推进另一个“减法”,那就是:欺诈与骗保。

保险理赔过程中的欺诈甚至骗保问题就像是保险业“久治不愈的顽疾”,这意味着实际上“好的用户”在补贴“坏的用户”。怎样通过数据让保险理赔变得更公平?作为拥有腾讯超过10年的经验和10亿用户量级的大数据资源与应用平台,微保通过反欺诈计算,帮助保险公司用最快的方法,向没有问题的“好的用户”提供最快的赔款服务。因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微保的合作伙伴现在可以将人工审核理赔案件的比例,从以前的50%降低到现在的20%,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拿到赔款,一定程度上帮助保险行业解决“理赔难”这类老大难问题。

“微保不仅是卖保险,更是基于解决基本保障基础上的连接和支付,解决一般保险公司很难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微信这个国内最强大的人与人的连接平台,让应该得到保障的人有得到基本保障的通道;通过微信强大的社会服务入口,实现医保账户使用多元,甚至可用于挂号、洗牙等。”

刘家明始终强调,微保不是和保险公司抢生意,更不是挟流量以令保险公司。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为客户提供便捷、保障和服务。”

决定使命、确定能力后,就开始找合作伙伴。微保要做的,是通过整合腾讯的资源,把最能匹配用户生老病死风险的保险放到微信平台上。

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微保不会像传统渠道那样聚焦手续费,而是更在意保险公司的专业性——专业产品的开发能力、出险后的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合作真正能给客户及合作双方带来价值。

“当然,保险面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大太多,不如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在我们的商业模式下解决问题。我们发现人们在寻求保险产品时,所需的种类还是非常固定的。所以,微保会先排序出几个最重要的问题,然后选出几个产品,做透它们。”刘家明如是说。

WANG Xiaoli, GUO Jungang, MA Chi, et al. Study on the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llite-imitated Dushan jade[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70-72, 76.

微保也正是这样去实践的。

药神保:每月一元起,解决百姓“硬核”保障需求

“基础版每月1元,覆盖目前社保目录外的全部12种高价抗癌特药,为用户提供确诊癌症后两年的抗癌特药供药保障和服务;升级版保障期为三年,保费每月6元起,覆盖了目前国家批准引入的所有抗癌特药,将随着国家批准的特药目录同步升级保障范围,自动覆盖新的抗癌特药。”

这是微保在2019年新推的“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以下简称“药神保”),专门针对癌症患者购药贵、购药难、持续用药难的痛点尝试的一个保险创新。

放眼国内市场上的商业健康险,以定额给付的重疾险最受欢迎。尽管百万医疗类保险兴起后,市场上费用补偿型的产品也飞速成长,但这些产品基本都是事后报销类型的产品。意思是用户必须自行就诊、付费,保险公司几乎完全不介入医药健康服务,只等用户拿发票来报销。

“但我认为,费用型健康险,不同于寿险逻辑,本质上应是医疗健康服务的支付方。既然为付费方,实际上是医药健康服务的筛选者、评判者、团购者,理应发挥引导、规范、配置医药健康服务资源的作用。如果不介入服务的议价和评判,只是事后被动报销,靠大数法则赌发生率并获取利润,那能发挥的价值就相当有限了。”刘家明表示。

他强调说,商业健康险的本质,其实就是医、药服务;应该善用保险等金融工具,深入医药健康业,采购适宜、合理、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是事后的费用报销。

比如,近年国内外医药科技发展迅猛,癌症治疗突飞猛进,其中最主要的突破就是包括靶向药、免疫药等各种新特药的问世。比如PD-1等免疫疗法,已经让癌症患者从提高生存质量逐渐变为慢性病,甚至让治愈癌症等成为可能。但因这些药品研发周期漫长、投入巨大,因此药品奇货可居、价格高昂,在所难免。凡此种种,抗癌药品费用的居高不下,成了政府与百姓共同面对的民生课题与挑战,社会关注度极高。但仔细思考国内医疗市场,医疗体系以公立医院为主,医疗服务定价管制严格。罹癌时实际医疗部分的费用根本不高,癌症治疗真正贵的其实是药。

从电影《我不是药神》反映的现实无奈,到两会代表的大声疾呼,到总理对抗癌药品的关注和指示,可以说“让百姓罹患癌症时能吃得起药,吃得到药”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人权问题。

基于国内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保底层,以及国内医疗管制严格的现况,定位社保补充,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健康人群为未来不确定的患病风险提前准备,放大自己的支付能力,从而获得医疗健康服务的优选帮助和长期管理,应是下一阶段商业健康险该探索的道路,也是微保持续努力的方向。

“‘药神保’正是通过对社会基础医保进行有效补充,为癌症患者提供抗癌特药专项保障。微保,也由此成为国内特药商保的开拓者。”刘家明介绍说。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医疗费达5.8万亿元,除政府和社保支付的4.1万亿以外,仍有高达1.7万亿费用需要个人自费。医疗卫生费用的快速上涨使得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和个人压力巨大,尤其对于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重大疾病医疗费支出,更是广大普通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

另据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健康险赔付支出为1430亿元,这与1.7万亿保障空缺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我国健康险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对险企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微保要做的,是通过整合内外资源,解决基本保障基础上的连接和支付难题。微保可以充分发挥腾讯的互联网以及连接器优势,连接险企、药企、公益组织、金融机构等各方社会资源,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抗癌保障解决方案。”刘家明认为。

在以“药神保健康版+药神保患者版+药神保公益项目”为核心的抗癌保障体系下,微保创建了一幅完整的抗癌保障拼图,为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是对腾讯“科技向善”理念的积极践行。

孝亲保:小投入的长期寿险解决老龄化问题

另一个角度看,健康险理赔率逐年上升,意外险保费规模有限,唯有寿险能够提供稳定的收支,因此长期保险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或保险平台做大规模的必备商品。

微保的“孝亲保”通过微小投入,以碎片化形态面世,具体商品形态为“定期寿险+年金转换”。将年金转换的客户视为一个整体,确定年金金额,才对客户有吸引力。年金转换绑定定期寿险,搭配微保风险管理能力,保险公司风险又变得有限。

刘家明认为,“孝亲保”可以很好地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从创新角度看,应给予其一定的“实验”空间,才有机会成功。

微保认为,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发展空间至少在1.7万亿元

出行保险:场景应用变“标配”保障

亿万人次的日常与假期出行,也是微保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现有的航意险、航班延误险和旅游险市场潜在规模巨大,但面临OTA平台捆绑销售、利润挟持、延误理赔复杂等痛点。微保与航旅纵横联手,创造应用场景,类似的场景还有12306等,我们正在努力拓展中。”

刘家明说,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关注生老病死的产品之外,微保希望所谓的“场景保险”不是简单粗暴地在电商的场景里直接加入一个什么保险产品,还是要坚持做对用户有意义、有实用价值的保险,把方方面面的基础应用的保障变成老百姓的标配。

微保要表达的一个思路仍旧是:“我们希望发现问题,并利用互联网赋能传统保险,为亿万级体量的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大保险保障在人群中的覆盖面,继而从点带面,提升整个社会的保障水平。”

谈及未来,刘家明表示,希望微保能够携手保险行业创造双赢,希望互联网保险和传统保险相结合,以用户为导向、问题为导向,通过互联网思维小步快跑、敏捷迭代、科技向善。用互联网赋能传统保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保障需求,通过微保的每一小步创新和开拓,与整个行业和社会一起,积小胜为大胜!

猜你喜欢

健康险刘家硬核
硬核爷爷炼成记
羽翼
疫战中的“硬核”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健康险改革:让保险姓“保”
国外健康险什么样
聚焦商业健康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