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2019-12-11张荣霞临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节能与环保 2019年7期
关键词:耕种科学化植被

文_张荣霞 临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1.1 对土壤资源的危害

土地资源开发首先危害到的就是土壤资源。土地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土壤原有的整体结构。不科学的资源开发使土地结构受到破坏,降低土壤的肥沃程度。另外,土地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土壤的黏和力,从而缩短土壤的寿命。部分地区重视土壤的产出率,所以无节制地进行荒地的开垦,最终使得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荒地的过度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其对应的生产力不断下降。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土壤的经济效益,选择连作的种植方式,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越来越低,作物的产量将逐年下降,连作造成的土壤破坏是不可逆的,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可见,土地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土壤破坏,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必须考虑承载因素,需做到适度开发,并及时补充土地损失的营养元素,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土地资源的持久性。

1.2 对水资源的危害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以深度渗透的方式和地表径流的方式降低水资源质量。另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水资源结构的破坏,从而使得地区性的水资源配置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人们的生活需求,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部分地区的河流流量也因此发生变化,水生生物大量的死亡,极大地消耗了水资源,形成恶劣的环境状况。另外,土地资源的开发还会涉及人们的生活领域,形成大量的污水,如果该类污水无法进行科学的处理,就会慢慢渗入到地下,从而降低地下水的质量。

1.3 对植被资源的危害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植被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表现在植被数量的减少和覆盖率的下降。一般来说,该状况会增大土地面积,但却会造成水土流失。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实施中,植被大量被砍伐,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均不断下降。

1.4 对气候状态的危害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在影响周围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气候状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表气候;二是空气气候。对于地表气候来说,其将会造成土壤的破坏和水质的降低。对于空气气候角度来说,其将会加大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最终引发恶劣的气候变化。气候状态的变化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限制经济的发展。科学化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既可以实现气候状态的稳定,又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从本质上降低水土的流失,最大化预防土壤疾病的发生,最终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2.1 重视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目前已经与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在一起,并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来说,必须重视管理意识,实现土地的科学化开发,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第一,用途管理至关重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实施合理的规划,完善土地的空间布局设计,保证农田的耕种任务,尽可能限制土地性质的变更,完全杜绝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发生,真正做到耕种土地的合理控制。另外,对土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将土地规划与农户实施签约,必要时还可以增设土地保护牌,做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第二,土地整改迫在眉睫。地表裸露是造成土地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借助农作物秸秆来实现地表的覆盖,尽可能减少灰尘的产生。在多风时期,农作物秸秆可实现土壤的保护,最大化降低水分的流失。第三,巩固农民的耕保意识。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耕种保护的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耕种的重要性。例如,到学校进行科学耕种理念的讲解;以横幅的形式在农村进行科学耕种宣传;向农民传递耕种法律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

2.2 对废弃宅基地实施科学化的整治

当前来看,国内宅基地被废弃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科学化的宅基地整治可实现土地的填充,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宅基地的整治过程必须合理,常见的模式为合并制,即将大家的土地整合到一起,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实现地区间的土地平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土地资源统计发现,近年来可用的资源不断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施宅基地资源的重新规划,以此来补充土地资源的耕种面积,这个过程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环境问题,但是只要达到生态与资源的平衡,就可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2.3 强调修建排水系统

由于地区间的地势条件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水需求量差异显著,尤其是降水较多的地区,应该考虑排水问题。简单来说,大量的降水会造成盐碱化,如果降水无法及时排除,还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因此,排水系统的科学性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地区环境的特点进行建设。在降水发生时,应采用水平排水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拥有明沟和暗道,基本上实现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向的一致,从而在降低地下水水位的同时清除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常见的排水模式为竖井排水,该模式最大的优势有三点:第一是占地面积小;第二是水量充足;第三是检修简单。综上所述,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土地的科学化整治至关重要,需重点实施。

2.4 重视生态功能和多样性的保护

土地整治的重点是生态功能的维护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既要求土地资源实现自我恢复,又实现资源利用,使得整个植被可以正常生长。土地整改前应对当地的植被物种按照年龄结构或者资源特点进行分类,根据植被的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的保护措施。植被的组成分类并非任意的,其需要考虑土壤学和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做到生态的稳定,其在重建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植被的多样性因素,为植被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植被的重建中,应挑选本地的植被物种,尤其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植被,固氮植物往往是首先考虑的品种。另外,高保水的植物也是重要的重建植物品种之一,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最后,空间格局的科学性规划被视为植被重建过程的重中之重,其最大的优势是提高了植物的景观性,尤其是大型的植物更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否则将失去了植被重建的意义。

3 结语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近年来,国内可用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科学化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可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时,应重视环境与土地的平衡,在解决耕种问题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最终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

猜你喜欢

耕种科学化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谁来耕种”之问真的无解?——集约经营之后,榆阳农民如同“甩手掌柜”
时尚耕种——种植自己服装的人们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浅谈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
耕种者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