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科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10王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监护针对性循证

王蕾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科 南阳473000)

急诊重症监护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进展快,患者在相对封闭、安静、独立的治疗环境中可得到先进、安全的治疗,但多数患者在陌生环境下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等情绪,出现强烈的精神应激反应,这被称为ICU综合征。陈培服等[1]的调查显示,我国ICU综合征患病率为29.06%,且年龄>60岁人群因生理功能减退,对强烈应激反应能力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对急诊重症监护科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减少ICU综合征发生有着积极意义。我院对ICU综合征患者采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ICU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 21例;年龄 20~72岁,平均(45.82±7.15)岁;颅脑外伤24例,心血管疾病18例,恶性肿瘤3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72岁,平均(46.02±7.24)岁;颅脑外伤25例,心血管疾病18例,恶性肿瘤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精神正常、认知清楚。排除标准:(1)伴精神疾病、认知障碍;(2)存在听力障碍、沟通障碍;(3)拒绝参与研究;(4)研究期间死亡。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严格按照《重症监护学》标准行危急重症疾病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体外循环,遵医嘱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做好抢救准备,确保病房环境的安静、无菌。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确定循证问题,行循证支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既往病史、性格特征、心理情绪、经济状况等特点,分析ICU综合征发生因素,包括环境、噪音、心理状态等因素。针对发生因素,在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市级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1)环境护理。合理调整急诊重症监护科内病房内的温湿度、照明,光线充足时拉好窗帘,避免强光刺激。做好病房清洁工作,按照病情划分病房区域,使用屏风、布帘阻挡,保护隐私,防止患者之间负性情绪影响。(2)舒适性护理。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物钟,尽量将各种护理、治疗操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在患者睡眠时间内减少操作,让患者养成正常的睡眠节律。夜晚睡前2 h可播放轻柔、舒缓、促进睡眠的音乐,光线调暗;入睡30 min前停止音乐,夜间使用眼罩、耳塞,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各种护理、治疗操作时减少身体暴露次数及部位,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清理患者肛周皮肤及排泄物,为患者穿舒适、绵柔的衣服,适当使用自制手套及约束带,以免患者拉扯导管,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理、心理环境。(3)减轻噪音。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四轻”,动作轻柔,控制输液泵警报、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音量,以免噪音影响心理状态。尽量消除监护仪、呼吸机发出的单调声音,降低电话铃声、医护人员谈话声音;应急操作时保持冷静,快速处理异常情况,减轻患者恐惧及不安感。(4)心理护理。意识清醒者,适当介绍住院环境及重症监护科特点,降低患者陌生感;语言障碍者,通过手势、图片、纸上写字等方式增加交流;护理期间注意患者心理、表情、行为变化,耐心解释各项治疗、检查操作的必要性,尽量满足患者需求。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被动肢体活动,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内心想法,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

1.4 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NJSSC)[2]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共24个条目,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120分,分数越高,满意程度越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3]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该量表共7个条目,采取0~3分的4级评分法,总分21分,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采用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ASS-21)[4]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压力心理状态,该量表共计21个条目,采取0~3分的4级评分法,总分63分,评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NJSSC评分(102.36±4.19)分高于对照组的(82.15±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2,P=0.000)。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PSQI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PSQ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PSQI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45 45 t P 11.58±1.72 11.61±1.70 0.083 0.467 2.08±0.46 4.15±0.54 19.575 0.000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DASS-21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DASS-21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DASS-21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DASS-21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45 45 t P 42.81±5.16 43.10±5.21 0.265 0.792 18.54±3.25 27.15±3.12 12.820 0.000

3 讨论

急诊重症监护科作为一个收治危急重症患者的特殊单元,环境复杂,有更多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更频繁的巡视及更高的医疗费用,极易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导致ICU综合征出现。ICU综合征多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的临床表现。谵妄是ICU综合征常见表现,而程度严重者伴情感障碍、躁动不安、定向力丧失、思维混乱,无法准确辨认周围环境,出现幻觉、睡眠节律紊乱及躯体症状[5]。故ICU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应配以合理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预防ICU综合征发生,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环境需求,促使患者身心愉悦,配合各种治疗[6]。

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而开展的一系列规范、合理、科学的护理,可确保护理方案具备目的性、科学性、实证性、针对性。在急诊重症监护科护理中运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可确保护理工作的个体化、系统化,将分散的治疗护理归纳为一体,促进不同学科的合作,实现无缝隙治疗及护理操作。急诊重症监护科环境特殊,无家属陪护,环境陌生、噪音过度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感官超负荷,伴精神紧张,进而容易引起ICU综合征。因此在循证支持下进行针对性护理,要改善重症监护科病房环境,控制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生理环境;注意患者生理、躯体、心理状态,维持患者正常生物钟,各项操作避免影响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保护患者隐私,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心理及躯体舒适性;重视患者心理安慰,积极心理支持,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纠正患者错误认知。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可提高ICU综合征患者满意程度。另外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表明完善急诊重症监护科环境管理,创建舒适、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积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睡眠生物钟,可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综上所述,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科ICU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监护针对性循证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