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的影响

2019-12-10杨伟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脑室开颅清除率

杨伟科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450006)

脑出血属临床常见急性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其中丘脑、尾状核出血均易破入脑室,增加脑部机械性压迫及脑组织损伤,还可引起脑积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加大手术难度,提高致残率与致死率[1~2]。目前临床对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脑室置管引流手术,但血肿清除率较低,且易造成血管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3]。因此应联合其他手术方案,以促进血肿清除,缩短置管时间,缓解继发性神经损伤,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取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6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男18 例,女 16 例;年龄 45~71岁,平均(57.76±5.83)岁;发病时间 0.9~7.2 h,平均(3.92±1.37)h;出血量36~71 ml,平均(55.22±7.31)ml;昏迷程度轻度昏迷19例,中度昏迷12例,重度昏迷3例。联合组男19例,女 15例;年龄 47~70岁,平均(59.08±5.63)岁;发病时间 1.2~7.5 h,平均(4.35±1.05)h;出血量40~73 ml,平均(56.45±6.79)ml;昏迷程度轻度昏迷17例,中度昏迷13例,重度昏迷4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昏迷程度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脑部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有高血压史;在发病后8 h内入院接受治疗;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不耐受手术;外伤引起的脑出血;合并其他脑部疾病;重要器官受损或功能不全;濒临死亡患者;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均行脑部CT检查明确出血位置及血肿体积,并予以降颅压、降血压、降血脂、脑保护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1 参照组 采用单纯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取仰卧位,予以全身麻醉,于额角处作长约3 cm切口,扩开颅骨,保持开窗直径约2 cm,置入脑穿刺针,引出脑脊液;利用注射器将血肿吸出,脑室内积血较多时注入2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与2万U尿激酶混合溶液灌洗,直至清亮;置入一次性硅胶脑室外引流管,缓慢退出脑穿刺针,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

1.3.2 联合组 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术治疗:体位、麻醉同参照组,根据CT影像图选择经额入路,额部开颅,颅骨钻孔,铣刀铣开颅骨,去掉骨瓣,骨窗大小约3 cm×3 cm,剪开硬脑膜,显微镜下额叶造痿,尽可能避开颅脑表面主要血管区域及功能区,到达脑室,清除血肿及血凝块,严格止血,无需强行清除与周围组织粘连牢固的小血块;使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血肿腔,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对活动性出血处实施电凝止血,降低脑内压力,并于脑室内留置引流管,接入引流袋,逐层关闭颅腔,持续引流。

1.3.3 术后处理 术后1 d行CT复查,若未出现新鲜出血且血肿体积较小,可于术后2 d拔除引流管;若血肿残留严重,则用尿激酶进行灌洗,闭管2 h后开放引流,2次/d。CT复查结果显示血肿体积明显缩小后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手术前后血肿体积。(2)术后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体积-术后血肿体积)/术前血肿体积×100%。(3)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两组恢复情况,总分1~5分,评分越高则恢复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 术前两组血肿体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血肿体积小于参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ml

表1 两组血肿体积比较(ml

组别 n 术前 术后联合组参照组34 34 tP 23.87±4.69 24.73±4.31 0.787 0.434 3.21±2.04 15.85±3.14 19.683<0.001

2.2 两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联合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表2 两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组别 n 血肿清除率(%) 引流管留置时间(d)联合组参照组34 34 tP 86.55±3.81 35.91±3.25 58.963<0.001 2.24±0.76 5.97±1.88 10.726<0.001

2.3 两组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联合组GOS评分为(4.02±0.45)分,高于参照组的(3.6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8,P=0.004)。

3 讨论

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属特殊型脑出血,除原发性损伤外,还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引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进而形成继发性损伤;同时可液化分解产生毒性物质,对脑神经功能及周围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加重患者病情[4]。因此,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有效清除血肿,恢复脑通路,保护脑神经意义重大。

置管引流术是目前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常用手术方式,操作较简便,对设备要求低,可充分引流脑室内积血,降低颅内压,且无需暴露脑组织,对正常脑组织损伤较小,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同时可用于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治疗,但需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增加慢性脑积水发生风险[5~6]。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在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颅内减压效果显著,但需使脑组织暴露,可对患者正常脑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操作繁琐,对医师手术技巧要求较高[7]。本研究将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联合应用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术后联合组血肿体积小于参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可有效清除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脑内血肿,血肿清除率较高,同时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可能为,脑内血肿可使颅内压升高,影响脑脊液正常循环,进而造成代偿性脑室扩大,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可有效消除代偿作用,加快脑室内出血流动,促进血肿清除[8~9]。值得注意的是,反复注入尿激酶灌洗脑室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颅内感染、颅内继发性出血等情况发生[10]。

综上可知,开颅血肿清除术+置管引流治疗可提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加快血肿清除,缩短置管引流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脑室开颅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