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

2019-12-10宗振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左心桡动脉国药准字

宗振方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一科 安阳4550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多发性的特点。慢性左心衰竭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病死率较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针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手术创伤较小,可有效重建冠状动脉,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2]。股动脉入路、桡动脉入路为既往临床PCI术常用手术入路,不同入路临床效果不一。本研究对比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桡动脉入路组与股动脉入路组,各43例。桡动脉入路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0~69岁,平均(65.13±1.91)岁。股动脉入路组男23例,女 20例;年龄 60~69岁,平均(64.75±2.08)岁。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年龄≥60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不符合手术适应证者;血小板计数严重低下者;存在全身性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行PCI术治疗,术前均采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42020747)300 mg、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33212)300 mg口服。

1.3.1 股动脉入路组 采用股动脉入路。患者取平卧位,在右侧腹股沟探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于股横纹下约2 cm部位穿刺。用1%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57816)局部麻醉,18G穿刺针行Seldinger穿刺,置入6F动脉鞘,经鞘输注100 U/kg肝素(国药准字H20163484)。采用6F Jndkins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结合患者血管病变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导管、导丝、球囊支架,行常规PCI术治疗。术后采用纱布、弹力胶布压迫止血。

1.3.2 桡动脉入路组 采用桡动脉入路。患者取平卧位,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2023258)局部麻醉,于右侧桡动脉穿刺。使用Cordis公司桡动脉穿刺针于患者右前臂桡骨茎突近心端约1 cm处行Seldinger穿刺,置入6F动脉鞘,经鞘注入100 mg利多卡因、100 U/kg肝素,使用5F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结合患者血管病变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导管、导丝、球囊支架,行常规PCI术治疗。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两组术后均予以抗凝、抗血小板常规干预。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 手术前,两组LVESd、LVED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LVESd、LVEDd均较术前降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cm,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桡动脉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入路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入路组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股动脉入路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住院时间(d)桡动脉入路组股动脉入路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穿刺时间(min)术后卧床时间(h)43 43 tP 62.16±8.74 63.27±9.01 0.580 0.564 5.06±1.05 11.67±1.93 19.728<0.001 14.98±3.06 21.69±3.24 9.873<0.001 6.13±0.74 8.26±1.03 11.013<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易引发左心衰竭,PCI术可挽救濒死心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老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多伴有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且血管迂曲、狭窄,对PCI手术入路要求更高[3]。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入路PCI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LVESd、LVEDd均较术前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桡动脉、股动脉入PCI术路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入路方式不同不会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股动脉入路手术操作简便,且直径较大,可降低血管畸形发生风险,但股动脉血管解剖结构较深,毗邻重要血管、神经,经股动脉入路穿刺行PCI术,术后易引发穿刺部位动静脉瘘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桡动脉解剖位置较浅,穿刺周围无重要血管、神经,可避免神经损伤,降低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风险;且桡动脉入路术后对患者体位无特殊要求,术后无需严格制动,可促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避免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有利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5~6]。本研究中桡动脉入路组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股动脉入路组短,并发症发生率4.65%较股动脉入路组20.93%低(P<0.05),与股动脉入路PCI术相比,桡动脉入路PCI术穿刺时间更短,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出院。在行股动脉入路PCI术过程中应注意:(1)由于老年桡动脉多迂曲、狭窄,穿刺难度较大,术者必须具备娴熟穿刺技术,选择较细介入材料;(2)手术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可适当延长手术时间;(3)手术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抗痉挛药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7]。

综上所述,桡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PCI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但与股动脉入路PCI术相比,桡动脉入路PCI术可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左心桡动脉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