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胆汤在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2-10王楠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胆道普外科南阳473009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健脾

王楠(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胆道普外科 南阳473009)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为主[1]。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有关,同时胆汁淤滞也会引起结石的形成。患者一旦有胆囊结石,会出现典型的胆绞痛症状,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目前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大多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保胆取石术虽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但是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2~3]。常规药物治疗虽可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往往对预期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受到临床一致好评。而随着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普及和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本研究以我院70例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舒胆汤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 例;年龄 20~65岁,平均(40.45±1.11)岁;结石直径 5~20 mm,平均(11.24±1.11)mm;体质量 50~81 kg,平均(61.12±1.11)kg。观察组男 19例,女 16例;年龄 21~66 岁,平均(40.89±1.15)岁;结石直径6~21 mm,平均(11.59±1.17)mm;体质量 52~83 kg,平均(61.56±1.21)kg。两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外科学》[4]中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中医参照《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5]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主症:上腹部疼痛拒按、身热恶寒、小便黄赤;次症:口苦、脘痞、胸闷;舌脉: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18岁;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胆囊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能去氧胆碱胶囊(国药准字H20181059)口服,按体重每日剂量为10 mg/kg,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胆汤治疗。方剂组成:木香6 g、党参15 g、柴胡10 g、金钱草25 g、茯苓10 g、白芍8 g。用水煎汁300 ml,早晚分服,1剂/d。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B超下胆囊收缩功能(空腹胆囊体积、胆囊排空率)。(2)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内胃肠道不适、胆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囊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比较(x±s)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不适、胆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的结石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胆囊结石不仅会引起胆囊内压上升,还会导致胆囊增大、增厚,对患者胃肠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以往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是将胆囊切除,然而胆囊不单是人体器官,它还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胆囊一旦被切除,人体将失去胆汁贮存功能,最终会导致胆汁从肝脏直接进入肠道,会在患者进食后引起腹泻、腹胀等不良症状。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还会对胆管和周围血管、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些损害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以及“保胆”观念深入人心,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对患者来说,更多地倾向于选择保胆取石术[6]。然而有研究表明,保胆取石术患者5年内仍会有复发的可能,目前对于术后复发患者大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效果不够理想,且多数患者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

中医学认为胆囊结石主要因饮食失调、七情所伤、湿热外感、久病劳倦所致。胆囊结石的病机为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肝络失和、胆汁失于排泄。因此,“胆郁”是该病发病的关键。同时因手术治疗损阴津、伤中焦,导致脾胃虚弱,故保胆取石术患者常常会出现脾虚、胆郁现象。因此,中医治疗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以疏肝利胆、健脾益气为主要原则[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胆囊收缩功能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表明舒胆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胆囊功能,同时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为舒胆汤是健脾理气、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常用方剂。方中党参有健脾益气功效;木香可以行气疏肝、健脾消滞;柴胡具有疏郁、清热、升清等作用;金钱草具有清热利湿、主肝胆及泌尿结石的作用;茯苓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的作用;白芍具有调理血气、疏通肝部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木香具有抗菌、利胆、调节肠道运动等功效;柴胡具有保肝、抗病毒、解热等作用;金钱草具有排石、抗炎、细胞免疫抑制作用;茯苓具有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功效;白芍具有镇痛、解痉等作用[9~10]。上述多味药物共用,可以达到疏肝利胆、健脾益气的效果。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保胆取石术患者胆囊功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保胆取石术患者运用舒胆汤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胆囊功能,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