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12-10贾慧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沙拉双歧染色

贾慧娟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脾胃病区 周口466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多发生于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治疗难度较大,且易反复发作,后期可导致结肠发生恶性肿瘤病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治疗UC多采用氨基水杨酸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美沙拉嗪作为新型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较为常用,但单用美沙拉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反应。随着对UC病情进展的深入研究,发现菌群失调、氧自由基损伤在UC病情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本研究选取我院94例UC患者,分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UC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94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 22~54 岁,平均年龄(37.96±7.88)岁。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85±7.90)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UC诊断标准[3];经病理组织、内镜等检查结果确诊;均处于活动期轻中度;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有外科手术切除、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或疑似恶性病变者;近期接受过激素类、免疫制剂药物治疗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补充肠道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强锻炼、清淡饮食、注意休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国药准字H19980148)治疗,餐前温水口服,4片/次,4次/d,持续用药2个月。研究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国药准字S10950032)+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温水口服,2粒/次,3次/d,持续用药2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消失,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基本消失,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组织存在轻度炎症;无效: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肠镜检查示炎症反应未减轻。将治愈、有效计为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集肘静脉血,离心分离取血清,存于-80℃冰箱待检,血清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MDA采用硫代巴比土酸(TBA)比色法检测;血清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仪器均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LABOSPECT008)检测各指标。(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oll样受体-5(TLR5)、核因子 κB(NF-κB)表达情况。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清晨行肠黏膜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中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检测活检组织标本,由两名资深病理科医师评定,随机分配免疫组化切片,显微镜400倍下观察TLR5与NF-κB阳性细胞数。阳性判断标准:细胞浆内见棕褐色颗粒分布,染色积分=染色强度分值+染色细胞百分比分值。其中染色强度分值(1~3分):1分呈淡黄色;2分呈棕色;3分呈棕褐色。染色细胞百分比分值(0~3分):0%~25%染色细胞数为 0分;26%~50%染色细胞数为1分;51%~75%染色细胞数为2分;>75%染色细胞数为3分。染色积分<3分为不表达,记为阴性;染色积分3~6分为表达,记为阳性。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8,P=0.002)。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MDA、SOD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NO、MDA、SOD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NO、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N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MDA、SOD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MDA、SOD水平比较

MDA(nmol/ml)时间 组别 n NO(μmol/L)SOD(U/ml)治疗前 研究组对照组47 47 tP治疗2个月后 研究组对照组47 47 tP 133.27±22.19 132.63±21.86 0.141 0.888 56.71±9.58 83.45±13.11 11.290<0.001 9.08±1.22 9.13±1.15 0.205 0.839 5.84±0.96 7.28±1.09 6.797<0.001 1.09±0.08 1.10±0.09 0.569 0.571 1.65±0.13 1.31±0.10 14.212<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TLR5、NF-κB表达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TLR5、NF-κB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 2个月后研究组 TLR5、NF-κB 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LR5、NF-κB表达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UC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及时治疗、控制病情恶化对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4]。美沙拉嗪通过抑制结肠过氧化物酶、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分泌,清除机体损伤因子,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减轻消化道黏膜水肿,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故不宜维持用于UC的治疗[5]。而肠道内环境发生紊乱(菌群失调)会损伤肠道黏膜,引起结肠病变,加重UC病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内含双歧杆菌、肠球菌、嗜酸乳杆菌,能有效补充消化道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抑制肠源性毒素、致病菌;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抗炎因子分泌,降低促炎因子分泌[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UC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血清NO、MDA水平及TLR5、NF-κB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机体免疫反应,降低炎症水平。血清NO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而UC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健康人群;UC患者肠黏膜组织中氧自由基(OFR)水平较高,可加速炎症发展,而血清MDA、SOD可评估患者OFR水平,其中血清MDA反映机体受OFR攻击的严重程度,血清SOD反映机体清除OFR的能力;TLR5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信号传导受体,可结合细菌鞭毛蛋白,激活NF-κB传导通路,进而介导炎症因子释放,诱发肠粘膜免疫反应,与UC病情发展密切相关[7]。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应用于UC患者,疗效显著,能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猜你喜欢

沙拉双歧染色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能力
水果沙拉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三种不同脂肪染色方法的比较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