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

2019-12-10韩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苯醌胺类炎性

韩悦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473000)

脑卒中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脑卒中后抑郁症,也称“血管性抑郁症”[1],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多梦、躯体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轻生的想法,甚至自杀。所以,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临床意义较大。以往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多采用安慰剂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2]。因此探索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非常重要。已有报道明确指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本研究对比艾地苯醌与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 46~75 岁,平均(58.9±5.1)岁;病程 2~11 个月,平均(3.8±0.5)个月。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 45~74岁,平均(58.2±5.2)岁;病程 2.5~11个月,平均(3.9±0.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接受汗密顿抑郁(HAMD),量表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满足《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抑郁病史、精神疾病史者;存在认知障碍及有沟通交流障碍者;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肝、肾、心、肺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干预,第1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5020766)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56410)300 mg嚼服,此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改善脑细胞营养、微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服用艾地苯醌(国药准字H10970363)30 mg/次,3次/d;对照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片(国药准字J20100165)5 mg/次,1次/d,持续服用3 d后,给药剂量为10 mg/d。两组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治疗完成后3 d时抽取静脉血5 ml,抗凝处理后,离心,分离血清,放置于-80℃环境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 -23(IL-23)、白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判定生活质量,包含抑郁、个人卫生、社会兴趣、社会能力等方面,共17个单项,各项评分为0分(轻度)~4分(重度),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 IL-23、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组别 n 治疗前IL-23 IL-6 TNF-α治疗后IL-23 IL-6 TNF-α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P 131.54±16.65 131.55±16.66 0.002 6 0.997 9 89.86±10.44 89.85±10.43 0.004 3 0.996 6 154.55±18.63 154.54±18.62 0.002 4 0.998 1 40.52±6.85 77.69±8.92 20.902 4 0.000 0 31.35±5.61 59.85±7.75 18.840 0 0.000 0 46.45±6.71 88.95±9.02 28.909 5 0.000 0

2.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NOSIE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抑郁 个人卫生 社会能力 社会兴趣治疗后抑郁 个人卫生 社会能力 社会兴趣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P 16.11±6.01 16.12±6.02 0.007 4 0.994 1 14.22±6.21 14.21±6.20 0.007 2 0.994 3 15.33±5.62 15.34±5.61 0.007 9 0.993 7 14.22±4.51 14.23±4.52 0.009 9 0.992 1 4.15±2.33 7.95±4.01 3.763 9 0.000 3 6.13±2.91 8.69±4.31 3.113 4 0.002 6 7.31±2.61 9.22±3.83 2.606 4 0.011 0 7.01±1.61 9.69±2.85 5.178 2 0.000 0

2.3 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HIAA水平低于对照组,5-HT、N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ng/L

表3 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ng/L

治疗后5-HIAA 5-HT NE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治疗前5-HIAA 5-HT NE 40 40 tP 0.59±0.06 0.58±0.07 0.685 9 0.494 8 104.51±14.47 104.52±14.46 0.003 1 0.997 5 1.79±0.22 1.78±0.21 0.207 9 0.835 8 0.11±0.02 0.29±0.03 31.574 1 0.000 0 149.52±17.66 118.95±15.56 8.214 4 0.000 0 4.59±0.61 2.93±0.32 15.241 2 0.000 0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因病情严重、治愈难度大、家庭经济负担重等因素,极易诱发抑郁症,特别是丘脑等特殊部位病变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性更高[3]。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抑郁症,患者家庭负担和生活质量均受影响,且可能会加大脑卒中疾病复发率,患者病死和残疾危险性高。临床暂无明确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标准方法,以往多给予常规安慰剂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研究组接受艾地苯醌治疗,结果显示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生活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效果更优。艾地苯醌属于辅酶Q10类似物,神经细胞保护功效和抗氧化作用较强[4~5]。临床上艾地苯醌主要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预防卒中后抑郁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7]。此药物对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有阻止作用,可降低应激反应,避免脂质过氧化,对线粒体膜和细胞膜功能有保护作用[8]。此外,还对线粒体中磷酸甘油穿梭有刺激性,缺氧状况下,加大线粒体呼吸功能,葡萄糖利用率增高[9]。卒中后发生抑郁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异常存在关系。NGF、BDNF为人体中主要神经营养蛋白,在海马和皮质中含量丰富,不仅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且对突触再生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损害神经元[10]。支持和营养多巴胺神经元、NE神经元、5-HT神经元,神经递质合成量增高。发生脑卒中会直接降低NGF和BDNF合成量,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而NGF、BDNF指标降低会降低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性。脑卒中发病后,炎症反应参与动脉斑块性质变化、抑郁症发病,因此本研究也观察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综上所述,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苯醌胺类炎性
胺类捕收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1,2,4-三甲基苯氧化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技术进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 氧化邻苯醌发色基团的实验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着色剂中芳香胺类物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五味子木脂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自由基及胆碱能、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艾地苯醌抑制氧化应激所致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苯醌类与苯醌亚胺类在日光/Fenton体系中的光敏性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全球胺类产品市场2020年将达到140.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