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吸收能力研究

2019-12-06李凡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3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

李凡

摘要:文章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两种能力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液态金属;吸收能力

一、引言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创新各方面都涉及获取利用新知识及更迭淘汰旧知识,企业如何根据内部知识需求,快速识别、捕获外部新知识,并在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将其与内部知识相融合,最终应用到新产品商业化进程中,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保持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吸收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刘劲等认为开放式创新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在于企业较强的吸收能力。艾志红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适应知识全球化并从开放式创新中获益的最快方式。

中科院理化所刘静教授团队的液态金属技术系全球首创,申请并获得200余项专利授权,已从最初的冷门发展成国际重大科技前沿。液态金属项目于2014年落地云南宣威,将全球原创技术与地区特色金属资源相结合,如今已建成“政产学研贸媒金介”八位一体的发展平台,取得了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高水平突破性创新成果,是推动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云南省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开展区域合作。具体而言,液态金属企业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有什么关系?企业如何提高吸收能力?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构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为企业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基于Zahra 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模型,本文将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吸收能力定义为:在开放式创新的经济背景下,液态金属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获取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新知识,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将其与现有知识相互融合,转化为新知识并进行商业化应用的能力。此外,本研究中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指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液态金属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新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实际吸收能力是指这些企业转化和利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

(一)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的影响

刘晓明发现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艾志红认为,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其实际吸收能力将更强。总之,企业获取和消化新知识是新知识转化和商业化应用的前提条件,即潜在吸收能力是实际吸收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企业获取和消化的外部新知识越多,潜在吸收能力就越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最终提升了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假设:

H1: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二)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调节作用

Zahra和George认为,具有高潜在吸收能力的公司不一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得出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缩短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差距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崔志等认为,组织内部管理因素在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之间起着调节作用。Bosch认为,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吸收能力,职能式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的吸收能力,而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不确定。Nonaka等认为组织内部沟通机制能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新知识的产生。崔志等认为高效率的知识共享机制有利于外部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陈劲等认为开放的组织文化及学习机制对实际吸收能力有显著影响。艾志红认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可有效促进外部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充分流动,进而提高员工对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能力,最终提高实际吸收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假设:

H2: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构建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吸收能力理论模型(如图1)。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深入云南液态金属相关企业发放问卷共340份,其中获取纸质问卷30份,问卷星平台310份,有效问卷302 份。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变量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来度量,吸收能力量表参考艾志红、贾生华等的测试项目,组织内部管理机制量表主要参考刘劲等以及崔志等的测量题项。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数据统计可知,每个测量题项均值都介于3.43~3.99之间,标准偏差在0.975~1.325之间,偏度介于-1.070~-0.129之间,峰度介于-1.069~0.987之间,偏度和峰度都满足正态分布条件,说明样本数据符合后續检验要求。

(二)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1. 吸收能力的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吸收能力量表进行KMO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0.874>0.7,Bartletts 球形检验值显著(Sig.<0.001),表明问卷数据符合因子分析要求。进一步提取得到2个因子,总解释能力达到了72.911%>50%,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5,交叉载荷均小于0.4,均属于相应的因子,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 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组织内部管理机制量表进行KMO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0.913>0.7,Bartletts 球形检验值显著(Sig.<0.001),表明问卷数据符合因子分析要求。进一步提取1个因子,总解释能力达到69.094%>50%,表明所选因子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5,交叉载荷均小于0.4,均属于相应的因子,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整个问卷的指标构建效度合理。

(三)信度检验

本研究对每个测量题项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信度良好。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1. 吸收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对吸收能力执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表2和表3。由表2可知,CMIN/DF为1.836<3, GFI、AGFI、NFI、TLI、IFI、CFI均大于0.9,RMSEA为0.053<0.08,每个拟合指标均符合一般研究标准,因此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配适度。由表3可知,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0.6,残差均为正且显著,无违犯估计。各个因子的组成信度均>0.7,平均变异萃取量均大于0.5,均达到收敛效度标准。

2. 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对组织内部管理机制执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表4和表5。由表4可知,CMIN/DF为1.829<3, GFI、AGFI、NFI、TLI、IFI、CFI均达到0.9以上,RMSEA为0.052,小于0.08,每个拟合指标均符合一般的研究标准,因此该模型具有不错的配适度。由表5可知,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0.6,残差均为正且显著,无违犯估计。各个因子的组成信度均大于0.7,平均变异萃取量均大于0.5,均达到收敛效度的标准。

(五)结构方程模型

本文运用amos23.0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影响关系,执行SEM得到图2,结果显示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β=0.558,p<0.05)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成立

(六)调节检验

以潜在吸收能力作为自变量,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实际吸收能力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6,模型1中R方为0.199,实际吸收能力可解释变异为19.9%;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组织内部管理机制,R方为0.280,实际吸收能力可解释变异为28.0%,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交互项(潜在吸收能力X组织内部管理机制),R方为0.310,实际吸收能力可解释变异为31.0%,交互项对实际吸收能力(β=0.179,p<0.05)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着实际吸收能力,而组织内部管理因素两种能力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云南液态金属企业应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建设。首先,可建立分权组织结构,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其次,要促进组织成员间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可通过职位轮岗尽可能使每位员工接触到不同职位的专业知识,促进知识流动;可通过培训教育扩大员工知识存量,营造组织学习氛围;此外,要注重各部门成功经验的推广,为员工提供较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建立学习型组织。最后,领导者要倡导开放思维,重视外部知识,容忍创新失败,注重团队合作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1(05).

[2]艾志红.创新网络中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02).

[3]Zahra, S.A. &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02).

[4]劉晓明.组织结构特征对吸收能力转化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

[5]艾志红.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6]Reagans, R. & Mcevily,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3(02).

[7]Inkpen, A.C. & Tsang, E.W.K.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transfer[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01).

[8]崔志,于渤,崔崑.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9]Bosch, F.A.J.V.D. & Boer, M.D.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on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05).

[10]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01).

[11]贾生华,吴波,王承哲.资源依赖、关系质量对联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7(04).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的影响研究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