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12-05杨艺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习惯交流中职

杨艺凤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阅读和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探索如何利用学生喜爱的电子阅读和网络社交平台,结合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有效辅助课堂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传统阅读;电子阅读;网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84-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運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的课程目标,要求中职阶段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但长久以来,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语文阅读教学也处于低效的状态,原因为何?笔者试着结合教学实践加以探究。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探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阅读是从文本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整理和处理信息、认识整个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审美体验的过程。但就目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与职校学生的基础较差有关,另一方面也有教材和教师方面的原因,种种原因造就了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耗时、低效的状况。

(一)客观环境的影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

网络、电视、广播对传统的纸上阅读产生强烈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据笔者观察,学生阅读的书籍或刊物主要是卡通、漫画、八卦杂志、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主动阅读经典的学生少之又少,课后完全不看书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

经常阅读这些书,学生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驰的口头禅:“哇靠”“哇塞”,能把他“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之类的经典台词倒背如流。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经典文学著作就没精打采,无兴趣阅读。

(二)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薄弱

由于高考的连年扩招,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是“分流生”,学生的中考成绩普遍不理想。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加上长久以来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学生多有厌学情绪,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平时更无阅读的习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

(三)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重教轻学现象依旧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主动地问,学生被动地答,当学生答不上来的时候,还有教师的自问自答。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已经失去了交流的真正意义和功能。在阅读教学中,只有知识的灌输,缺少方法的引领;只有被动地听与答,缺乏主动地思与学;只有技能的训练,缺失习惯的培养。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探究

(一)活化课内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厌学情绪使阅读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据笔者调查,全班大约有5%的人曾经阅读过经典文学著作,却有50%以上的学生有阅读娱乐八卦杂志、报纸的习惯,剩余30%左右的人群上课根本不看书。显然,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开展课外阅读不太现实。既然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把握,那我们就先从课内的阅读抓起。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单调,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如何让课内阅读灵动起来,让课内阅读不再仅仅是文字的机械解读,这是我们在课内阅读中需要注意的。

1.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书

学生只有充分地读书,才能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才能感悟到优美词句的语言魅力,才能培养自己的语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朗朗的读书声应是阅读课不同于其他语文课的重要标志。个人自由朗读、小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交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反复的朗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了一些诵读APP,这些APP提供朗读的背景音乐,还有滚动的内容提示朗读的节奏,生成文件后还可以转发给同学、老师、朋友聆听,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朗读兴趣,提升阅读的质量大有裨益。

2.走出教室,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自由

笔者曾经试着在所任班级开展课内阅读活动,即每周拿出一个课时的时间,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期刊等资源,对学生开展课内阅读教学。当然,课内阅读需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主题,制定相关的学习任务开展,这样才能避免课内阅读陷入无序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升,但由于学校资源的限制以及开展课内阅读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课内阅读教学最终没有长久进行。尽管实践的时间不长,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对阅读的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内阅读教学实践结束后还能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这就是一次进步。毕竟,对中职学生来说,重新建立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十分不易的。

(二)借助网络平台,养成阅读习惯

新课标指出:“应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可靠平台。2016年4月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电子阅读以它资源丰富、搜索快速、携带方便的优点获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电子阅读这一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主题。

对“00后”的学生来说,微信不仅是学生交际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学生普遍都有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习惯。微信平台上有许多优秀的阅读类公众号定期推送美文佳作。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我们给学生推荐了几个适合他们阅读的公众号,如十点共读、微信读书、拇指阅读、读书会等,学生从中挑出一到两个喜爱的公众号,然后选择合適的书目,同步共读。以十点共读为例,它选择的阅读书目多为经典书目,如《追风筝的人》《飘》《巴黎圣母院》《长恨歌》等,还能紧跟时代的潮流,选择当今的一些热门书籍进行阅读,如电影《芳华》热映的时候,它也同步推出严歌苓的小说《芳华》进行阅读共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天二十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恰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每天坚持阅读。这样下来,每个学生每学期平均可读十本书,日积月累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三)线上线下交流讨论,提升阅读深度

1.提供阅读帮助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提升阅读的深度和质量,我们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以书会友”阅读分享交流会。阅读分享交流会以学生共读的一本书作为研究的对象,每个小组上台分享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学生会对人物的评价、情节的设置以及作品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太理解的文段也会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作为教师,这个时候要引导学生观察、回忆作品的一些细节,提供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和作品特点等材料,或者提供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作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共赏阅读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线上交流更加方便,学生在微信群或者QQ群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就会得到其他同学的回应。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学生也会自觉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自主地学习,然后分享交流。这种实时的交流虽然零碎,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提高阅读效率

便捷的网络打破时空的限制,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索取共享的网络资源,也可以把自己不太成熟的观点分享给大家。这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能给其他学生带来启迪。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根据阅读作品进行即时的口头交流,倘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就会产生“短兵相接”的讨论氛围,未能尽兴的,闲暇时间也可以互相切磋。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他人理解、思维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修正认识的启示,进而取长补短,凸显个性。

(四)阅读能力培养情境化

对很多用人单位来说,在阅读过程中锻炼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能利用互联网对信息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摘要和分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刻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深层含义,仔细研究用词炼字的精细程度,更主要的是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教《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一文时,我们把课内学习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整理归纳文章介绍的主要纳米材料,概括特点以及找出相应的说明方法;课外我们让学生上网搜集最新的纳米科技,上台介绍最新的纳米科技发明。在学习《我的母亲》一文时,要求学生简单和详细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都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概括和整理能力;课外完成胡适的同题作品《我的母亲》的比较阅读。此外,我们也经常让学生完成互联网上的资料检索任务,比如课前三分钟训练之“介绍我的专业”“我们的专业达人”,学生在互联网检索、筛选的基础上向全班做介绍,这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材料收集整理能力、判断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专业学习的认识。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就业需求的作品阅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再认为学语文“无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资料的搜集和理解能力也在这情境化的阅读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傅卫莉.中职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2).

[2]黄菊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0(12).

[3]何刚,陆晓梅.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习惯交流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如此交流,太暖!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好习惯
交流平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交流平台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