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演唱中的审美价值

2019-12-05褚黎明

艺术评鉴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原生态

褚黎明

摘要: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的研究由来已久,建国以来各地区政府、文化部门加大挖掘本地区民歌资源的力度,在传统的音乐品类中,原生态民歌不仅地位重要,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大,不仅仅音乐学者对于民歌具有很大的喜爱之情,而且也逐渐将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内容融入到自身后期的研究领域当中。

关键词:东北地域   原生态   民族演唱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16-02

一、东北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主要内容

在东北地区当中,原生态的民歌一般包括山歌、歌舞,也包括萨满调,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风格活泼、生动,在内容表现形式上都能够凸显东北区域的风格特点,而且具有很高的一种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音乐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东北地区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原生态民歌,能够从不同方面对东北地区居民的豪爽性格进行体现,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快速发展,东北区域原生态民歌在全国都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带有东北区域特点的一些歌曲,在发展和传送当中被人们所喜爱,虽然这些歌曲都来自于民间或者是本地区的民族当中,但已经流行于全国,我们对东北区域当中生态民歌内容予以传承及后期的发展,同时也是演唱者的重要责任。进一步提升和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专业人才,将东北区域当中的民族歌曲传播到全世界,也是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文化、东北民族风情、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东北区域生态民歌所独有的一种演唱风格进行把控,并且开创一种全新的发展区域,让东北区域当中的原生态民歌,在世界发展过程当中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在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方面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并与传统的民族唱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融入到民族声乐演唱的范围过程当中,而这就是一种特殊的发展矛盾化,原生态民歌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特点极为鲜明,特别是在这发展过程当中,融入了极为浓郁的地方传统原生民歌元素,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域都会在自身的演唱技巧、风格表现、演唱特点等表现有所不同,如果在此时轻易去转变其中的差异性特点,这样也能够解决相应的难题。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当中,主要是针对东北地域当中的原生态民歌演唱技巧进行融合,进而进行新的尝试,保持东北地域独有的原生态演唱特点,又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对演唱内容进行丰富,以此来把新的演唱技巧补充到民族声乐演唱中去。

二、研究内容

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随着时间的进化和演变中,它反应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东北劳动人民生活的基本状态,东北原生态民歌一直以欢快、激昂的节奏向前迈进。东北原生态民歌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是多民族地区,东北原生态民歌也融入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东北地区包含了很多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民歌反应的是不同的生活状态,通过原生态民歌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生活,东北有着很多特有的风俗及民俗,有的把原始的状态保留至今,东北原生态民歌很好的反应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内心活动。

东北地区作为多民族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当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并且能歌善舞可以说是他们在此地方居住当中所共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到这一区域的时候随处都能够看到民歌的身影,不同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也为民歌在此地域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积淀。风俗、信仰进而使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原生态的民歌也正是立足于他们的原本与纯粹,是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最为重要的内容。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的体裁多种多样,民歌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小调,这种体裁分布很廣、数量很多,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中衬词的使用为渲染气氛、增强情感的表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旋律流畅上口。节奏非常规整,并能与歌词紧密结合,体现出前密后疏、字多腔少的状态,这种节奏形式对于推进旋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作品充满活力,且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针对东北地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原生态民歌技巧上的特殊性,进而对东北地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民歌特点以及特殊的生态民歌演唱技巧进行研究。

东北作为一个极具民族特殊性的区域,在这一地区当中,少数民族人数众多,而且在生活习惯、民族风情、风土人情等都有着其特殊性,同时也是依托于社会当中传统的民俗形式,都是依托整个社会民俗所表现的形式,凸显当地原生态的民歌特点。由于社会变迁许多少数民族礼俗正走在逐渐消亡的路上。

在东北的这片黑土地上,东北传统礼俗中的原生态民歌资源广于流传,是东北地区文化资源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待开发的艺术宝藏,他们体现着永恒的民族精神及审美与理想的追求。

东北区域当中,少数民族的人数非常的多,在这一区域包含了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在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具有特点的则是蒙古族呼麦、长调、短调;朝鲜族的民谣、盘索里;达斡尔族的“扎思达勒”“雅德根调”;赫哲族的假声高腔演唱技巧。

针对东北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原生态民歌演唱技巧及特点进一步对歌者实践舞台内容进行丰富,并且促使整个民族音乐当中的演唱内容更为丰富,提升了演唱者的整体水平以及演唱能力,进而促使民族声乐演唱者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得以完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标准,提升了社会当中的演唱文化各方面的需求,拓展了民族声乐演唱模式的进一步改进。

通过这种演唱模式,把声乐理论技巧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大胆的尝试,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回归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最终形成有驾驭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而为实现培养合格人才,快出人才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为承担此课题的实施基础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科研需求,需要充分利用我院科研设备资源及现有的教师。

声乐系硬件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科研使用,能够促进科研质量的全面提高。

(1)音乐厅:声乐系拥有国家级标准的专业音乐厅供学生展演与实践。

(2)现代剧场:拥有设备完善的现代剧场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活动的空间。

(3)录音棚:国内外先进的录音设备,为学生演出、比赛的音乐制作及录音带来了方便条件。

(4)视听欣赏室:影像资料齐全,丰富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

(5)音像资料室:拥有国内外各种丰富的音像资料,为学生查阅带来便利。

(6)图书资料室:方便学生及时查阅音乐相关书籍。

(7)主任工作室:基础教学设备齐全,为声乐系提供了优越的办公环境。

(8)教师琴房:为每名教师配备一间专属琴房。

2.结合不同时期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及社会需求,通过考察和实践进一步掌握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

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学习,深入到东北及少数民族地区,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民族、民间艺人,虚心请教所掌握的演唱技术、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多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少数民族文艺团体,通过整理,将真正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到演唱中去,丰富科研内容。

3.将原生态演唱技巧的这种科研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融入到演唱中去,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注重实践,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将东北地域原生态演唱技術及形式,通过研究与实践,真正的融入到科研当中去,为弘扬振兴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做贡献。

三、研究价值

此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是通过掌握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特殊演唱技巧,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的演唱技巧加以创新,并融入到民族唱法之中,此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同时对声乐教师的演唱技巧模式、创新理念、思维及角度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为发挥地域特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够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上挖掘地域特点、地方特色,将民族、民间的演唱技术、演唱特点纳入到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去,摆脱长期的模式化、单一化,使演唱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这一课题符合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地方艺术院校提供值得借鉴的演唱模式,因而此课题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原生态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净化心灵,回归本真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